長頸鹿: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長距離目前個人可以10公里多不落地, 等影片編好再上傳.

台灣有玩單輪車的同好, 請留訊給我,
正在編寫台灣單輪車名人錄喔.

不管你是玩Freestyle/Street/Trial/Muni (特技與登山單輪車等)
或者長距離, 雜技(Juggle)都可以.



文章關鍵字
好利害唷
不過請問一下
這個騎久跨下會不會麻掉阿
餃子王 wrote:
這個騎久跨下會不會麻掉阿


場地的車種都不會, 不管是拉跳, 點跳, 側跳都不會騎太久的,
但是長距離的單輪車會, 有玩家是說主要是燒襠才騎不遠,
不過我都穿貼身四角內褲+棉短褲, 沒有燒襠問題.

至於麻掉, 是一定會的, 女生我不知道, 男生就一整個麻掉, 所以座墊很重要.
目前有兩大類
1.PU自成皮: 比較硬.
2.發泡填充+繃皮: 比較軟.

國外有充氣式的改裝, 國內目前還找不到, 另外國外長距離都是以36"+把手,
麻掉的狀況應該就很少了.
沒有把手的車, 大約兩三公里要喬一下, 行進間讓屁股往後一點,
通通血路, 不過一但通過此關卡考驗, 連續騎個六公里沒問題.

順便搭個便車, 如果大人不敢學, 沒關係, 買一台給小朋友, 他們自然就會了,
上車腳位方法, 以六點鐘方向先上車比較容易, 但小朋友會自己抓到最好的上車腳位.

按這裡檢視外部影片 (按這裡在新視窗中開啟影片)

入門小秘技
http://www.unicycle.com.tw/news/index.php
公告
http://www.unicycle.com.tw/news/index.php?func=detail&id=53
之Word文件.

大人如果真的想學, 應該1~2週就會了"自由上車"(不藉輔助上車並前進)了.
想看更多技巧請自行點閱相關影片.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zou兄10公里不落地十分了得腳力要非常夠,小弟目前只有辦法長距離3-4公里左右不落地腳力實在無法承受更長距離,獨輪車實在值得推廣。
獨影 wrote:
tzou兄10公里不...(恕刪)

其實我學到現在約三個半月,
其中第一次較長距離是剛會自由上車後,約兩週時跑到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
回程微微下坡就2公里多不下車, 後來較長距離就那幾次,
有車友說不是騎不遠,是燒襠,
而個人覺得是"那邊"的問題,所以要壓前把,屁股後靠浮坐讓血液流通一下,
而腳力問題,也是把重量分散到座鞍即可,
另外實驗過數款座鞍,座鞍選用也是很重要的,
公路方面,如果路邊是"持續的微斜"是最難控制的,
等天氣好的時候可能再試試長距離.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zou兄完全點出公路騎乘的問題,公路中高兩側偏低。還有燒襠的問題,我的公路騎乘是28"的,可是每約五公里必順下車讓血液循,蛋皮又痛又麻,我還是穿車褲的,腳力是沒問題,年後打算改良座墊的問題,自信沒燒襠的問題,騎個15~20公里不下車應沒問題。年後想好好請教tzou兄單輪車結構上的問題,我學東西喜歡一次到位,不想買一些四不像的過渡東西,國內買不到,自已動手都沒關係。
我已完成了座墊包及叉桿水壺架,年後再跟大家分享。
dennis4506 wrote:
tzou兄完全點出公路騎乘的問題,公路中高兩側偏低。還有燒襠的問題,我的公路騎乘是28"的,可是每約五公里必順下車讓血液循,蛋皮又痛又麻,我還是穿車褲的,腳力是沒問題,年後打算改良座墊的問題,自信沒燒襠的問題,騎個15~20公里應沒問題。年後想好好請教tzou兄單輪車結構上的問題,我學東西喜歡一次到位,不想買一些四不像的過渡東西,國內買不到,自已動手都沒關係。
我已完成了座墊包及叉桿水壺架,年後再跟大家分享。


Dennis兄: 很高興遇到您!
28"的是自己編網嗎? 我也買了兩件車褲但還沒穿過,一件是PI的,另一件是內褲,準備外頭就穿短褲,
不過主要不是燒襠問題,是想試看看.
至於一次到位問題,36"公路車國內沒有外銷庫存,只能找組裝廠,
Trial車種國內只有一家德國品牌代理商,但因為價格跟我計算的成本等差太多,
個人是找到一家初入單輪車的自行車零件商,已經校調過好幾次,目前收到一組除了HUB材質可能不是我想要的,
強度上目前跳30多公分是沒問題,改天再去跳100公分的高度看看,
如果通過,在和廠商問一下成本,如果價格可以媲美外銷貨就不推薦了,
但至少目前價格是= 兩台半自有品牌:一台國產外銷貨

座墊方面我也稍有研究,手邊很多款,有Velo,Active,......座墊還真是一項學問,
不過還是以買現成的為主, 座管系統目前有兩大系統, 其它的特殊規格或許國內目前狀況還不需要用到,
我自己目前自己作過DIY
1.拆座鞍內鍵鋁片加強
2.26"前把手: 不理想.
3.自編網: 我有自己寫程式放在單輪車相關討論串, 也整理出編法.
4.加強長頸鹿車架座管
5.26"公路車水壺架與碼表安裝

單輪車學習狀況一陣子就會有成績,初學一個月就上雪山,
這一次雪地聖稜下山後就又在雪山登山口跳階梯,
穩定度完全不一樣,當然設備也很重要,
但基本功穩了,其它的都好學.
希望其它有興趣的人,能付出行動,
國內目前有針對國人販售的主要是
網路賣場的”宇輪”

http://www.unicycle.com.tw/news/index.php
其它商家的產品我還是試驗評估中

ps.我是覺得2000以內的品質基本上算是不錯,要進階跳躍就有規格上的考量了.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這種車騎在路上是很顯眼啦

去廣場表演說不定還能賺錢咧

不過標題講到"展望最好",就有點讓我疑惑了

視野最高最好我可以理解,但展望最好又是啥意思??
我騎VENZO 2017,還好沒被人說過它是山寨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