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300K的垃圾問題? 請車友們集思廣益

一連看了幾天車友們有關300K活動討論, 到最後還是不免成為口水爭論
與其彼此互相指責, 還不如大家討論可行的解決方法, 讓以後的主辦單位能改進呢?

其實自行車賽事所製造的垃圾以及相關環境議題,絕非只有台灣才有
大熊先在這兒舉一個國際比賽當例子, 供大家參考:

不久前剛落幕的 "南非開普敦自由車賽" 根據主辦單位統計,
來自世界各地參賽的35,000名選手以及他們的後勤人員, 一共製造了大約65立方米的垃圾 (還不算觀眾所製造的)
雖然比賽路線都會經過南非的國家公園與世界遺產等景點
但是每年的賽事都還是有大約 七萬個 被食用過的Energy gel 空袋被選手們丟棄在比賽延線的路上
主辦單位以及當地的志工團體雖然都會盡力地清掃這些垃圾,
不過還是有許多被丟棄的食物包裝袋 ,先一步被守在路旁等候的動物們揀走了
如何解決300K的垃圾問題?  請車友們集思廣益
(圖為正在享用 Energy gel 的非洲狒狒)

因此, 開普敦賽的主辦單位決定從2009年的賽事開始, 啟動環境管理計畫
除了加強宣導參賽的各國選手們, 不要隨意丟棄食物包裝外
並且在比賽路線上 " 每隔定點" 設置垃圾箱, 敦請參賽者食用完畢後先收著, 等到了定點再丟棄
盡力將比賽對自然環境的衝擊減到最低

他山之石可供借鏡,
往後我們的300K主辦單位,除了應該跟沿線超商合作加強垃圾清運
是不是能協調沿線的鄉鎮公所等單位, 也 " 每隔定點 " 多設置些垃圾箱呢?

如果還有其它的好方法, 也請眾多車友們一起想想辦法
到時候再將這些建議給主辦單位以及沿線的鄉鎮機關參考, 說不定以後能逐漸改善這個問題

這個方式很不錯
基本上小弟上次200K跟這次300K 不管是吃完的果凍還是香蕉皮甚至是果凍的旋蓋,我都放在車衣後方口袋(反正拿出來吃再放進去而已)到了支援點或是補水站一定都有垃圾桶(沒有的話我都問工作人員請問垃圾要放哪)通常工作人員都會很熱心幫你拿去丟。

有好的處理方式也請車友多多配合,另外我也看到支援車開在路上把垃圾直接整包拋出窗外,台灣的好山好水真的需要大家多多配合才能繼續維持下去。
這種文章一定要推
我們因為有背背包所以都是等到有便利商店才丟在拉機筒
其實比起自行車造成的垃圾量

馬拉松的更是恐怖....不過大多是集中在領水區後的幾公里....而且垃圾單純,多是海綿、水杯

當然在定點設置垃圾桶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但是最基本的還是活動者的公德心

因為可以想建設至垃圾桶後的情況應該是.....垃圾桶裡沒垃圾...桶外都是垃圾
路人可以在旁邊拍照或錄影,交給環保局舉發拿獎金嗎?有選手編號可以找到人罰錢,還是說參加活動的人不能告發?
colobear wrote:
一連看了幾天車友們有...(恕刪)


我覺得參加選手只能自律方式約束.

主辦單位已經辦幾次了.以後針對垃圾回收除了定點設垃圾收集站之外.活動的清潔人員也是必要的.
因為你是收費辦活動,出現垃圾主辦單位就必須想辦法弄乾淨.贊助商也找了.花蓮縣也是辦理單位.這種協調本來就是必須做的不是嗎?
每個選手騎單車來參加活動,你怎可要求人家車上弄個塑膠袋裝垃圾.

在人員回收,車輛維修或是緊急醫療服務上我倒是有一些建議.基本上所有參賽者都要攜帶行動電話.

大會建立一個通訊管制中心(活動期間24H不休息)
建立一個可供20門外線的臨時代表號供選手撥打.服務的項目人員回收,車輛維修,緊急醫療...通訊管制中心建立無線電通訊系統.因為活動區域相當大.一般基地台跟車裝台可能無法連絡上.這時候在活動中心的至高點裝設中繼站.調度活動支援車輛(這次是GVCLUB支援好像),另外管制中心多架設一個緊急醫療網的電台.供調度救護車跟醫院的聯繫.
把活動路線想成"目"字型,所有支援車輛動線在橫向的路線活動.外圍供單車活動不進入.除支援活動外.縱向移動也是在內部的鄉鎮道路移動.如果活動的路線無法做這種安排建議換路線.
把路線切成好幾塊.車隊各自負責所屬區域.當中車輛建議安裝腳踏車攜帶架(請廠商支援).負責回收人員.區塊也安排救護車待命.所以支援車輛調度都是以無線電控管(因為這種活動通信量很大).不要佔電話線路.因為有中繼站的架設.涵蓋範圍半徑80-100公里是沒問題的.
如果有選手有保姆車隨行也盡量停在橫向動線上.沒必要不需尾隨單車.
如此 賽道就會很乾淨了.

我們是守法的國民..無線電設計也是利用業餘無線電管理辦法辦理.特殊活動可能需要向NCC報備.CTARL很多人才或是組織可協助辦理這樣的活動.動員ARESV也是可以參考.
不要參加的人都是專業的單車騎士.而辦理活動支援的人不太專業這就不好了.

通訊管制做不好.支援部份就絕對好不起來.被人詬病就一堆了.
關於通訊管制如果往後辦理單位需要協助,我倒是很樂意幫忙.
300K要改善的很多,個人覺得以下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1)緊急回報通知系統:連絡大會的緊急電話應以市話為主,不要以行動電話,當然用交換機的E1線路的話會更好,一次30路。
2)出發前的行前安全通知:這點大會這次有做,下次可以提醒大家,垃圾帶到定點再丟。
3)車隊補給問題:可在支線補給,嚴禁進入主要的賽道。
4)做弊問題:大家抓到舉報,經查證者終身不得再參賽,同時名字就永留在NS網站上吧!
5)針對垃圾問題:告知的責任:當地的住戶錄影,捉到罰錢,告知的義務:告訴他們亂丟要付代價的。定點設回收區是必要的,不然這麼長的距離,還真是會發生兩難的問題。
過去不執著,未來不妄想,現在不分別
  哈哈哈,南非國家公園的猴子也會吃Energy gel,好有趣的畫面
Nelson0916 wrote:
這種文章一定要推我們...(恕刪)


老大,

我還從花蓮帶回台北咧。有圖有真相。

樓主的論點不錯,如何改善才是重點,這才是實務.一堆罵來罵去的文看了也沒有什麼用,不就是道德面與防治面的問題,道德面再怎麼討論永遠討論不完.

我常參加馬拉松,水站附近的垃圾說真的,很恐怖,我也有丟在地上過,也有丟在垃圾桶過.
我常想,如果在水站的志工或工作人員能有專責的人員負責在水站後方宣導請選手不要亂丟垃圾,請丟在垃圾桶.雖然效果不是百分之百,但至少也可減少一些亂丟量,總比事後再一一的去檢好多吧~馬拉松水站是一個宣導教化公德心的好地點.

至於自由車賽,,不如以參賽者的立場去看為什麼亂丟?如何亂丟?怎麼亂丟?然後儘量的找出相對應的方法.指責參賽者不如拉參賽者一起來解決問題.
把握當下的光陰,燃燒生命的熱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