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焦慮是看個人的用車環境跟用車習慣而定
我本身也是油車,電車都有
家中也有充電樁
以我使用的情況
每日工作出門平均100多公里
以電車續航來說是足以應付日常所需
但前提是我回家後有車位能充電
所以里程焦慮對我來說無感
但跨縣市遠程只要來回超過300公里
我就選擇開油車
原因是比較安心
不用擔心里程電量問題
我的電車官宣是614公里APP顯示滿電有591公里
但實際使用推估滿電行駛約400公里而已
等於614打8折再打8折
滿電比一桶70L的油跑得少
買車前預估3天充一次(20%~80%)
實際使用卻是2天就要充電
再來談到超充
只去體驗過一次
到現場等了20分
從20%充到80%花了25分鐘
等於在超充充電一次約要花40~50分
先不說二天花50分充電
一周花50分鐘充電對我來說都是浪費時間
要是家裡沒車位跟充電樁
我不會選擇電車
電車對我來說就是市區代步工具
省錢,好開
但建議家裡不能裝充電樁的朋友先不用考慮電車
找自己麻煩而已
caesar0054
小人物櫻木 你從哪看到我是用單次數據所下的結論?我實際使用下來就是這個數值,圖貼在105樓,你可以參考看看是不是跟你之前想的一樣
小人物櫻木
抱歉那是我誤會了(敘述看起來像是單次),那我更正一下...有人70%,有人90%,有人105%,總平均值大概就是8~9成...差不多意思
電動車在短途移動不會有任何焦慮
至於南北跑、上山下海的長途路線
因為基礎建設不足,的確需要事前規劃路線
但就個人開過Model 3的經驗來看
中途到預先找幾個快充站
當作休息充個電,可以降低里程焦慮
端看每人對於「規劃」這件事的看法

而長途容易里程焦慮是因為駕駛電車的經驗不足
仔細回想第一次駕駛油車開長途
看到油箱剩一格是不是立刻去加油?
後來老司機了,剩一格時就覺得明天再加就好
Tesla的車主都說,開一個月後,對里程的焦慮就大幅降低了
因為大家會自動習慣

當然現階段充電站還是沒有加油站普及
如果常常往市郊區以外的地方移動
我建議你可以考慮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
可油可純電開,完全沒有里程焦慮
例如VOLVO的PHEV純電行駛續航里程已經有40~50公里
之前也有新聞公布22年式PHEV的純電續航將提升到90公里
開車之餘,車子還可以進行動能回收幫電池充電
電力不足也不會有里程焦慮,還有燃油引擎可以使用

電動車肯定會普及
不過現階段PHEV對大多數人可能會更實用
惡魔的右手
我拿了手機10年以上,現在手機電量低於50%一樣非常焦慮
qiyunn
電動汽車又不能像手機一樣,隨身多帶一個行動電源救急,真的沒電只能請拖車。
caesar0054 wrote:
我的電車官宣是614公里APP顯示滿電有591公里
但實際使用推估滿電行駛約400公里而已

M3LR是82kWh
我開兩萬八千多公里平均每公里171Wh
所以我的車可以開到479km

實際,我上個月
台北東區95%出發到林口文三路二段接朋友,直奔高雄龍虎塔,然後再去旗津老街,晚上住高雄晶英
剛看一下google map約395km
到晶英還有15%左右,充電免費
隔天一樣滿電出發往屏東跟其他朋友會合....
到墾丁旅館又有充電樁,住一晚後隔天晚上直奔台北.......剩約8%
總共花的電費只有一開始出發的95%-8%=87% =71度電,電費大約130元
如果開我油車lexus rx,住宿旅館也不會送我油,所以肯定花超過三千元!
Dr.Corgi wrote:
M3LR是82kWh
我開兩萬八千多公里平均每公里171Wh
所以我的車可以開到479km



我映像中moedl 3 LR電池是75kWh
我平均每公里187Wh
每度電約跑5.36km
75x5.36=402km
APP顯示卻是591km
實際使用約68%而已


caesar0054
Dr.Corgi 我的是21年LR沒錯,那應該是82度電,我交車後都用電力回充沒改過,能耗高適因為改前245/35/R20跟後285/30/R20輪圈的關係
caesar0054
alphaelf 我能耗算低了,遇過幾個改20吋輪胎的車友,能耗都在200Wh上下
無論支持或反對此刻是否適合購入油車,實際上數字會說話。這篇文章發表在BMW板上,無非不就是針對BMW剛發表完的iX及還在預購中的i4而來?

根據朋友昨天才預訂i4拿到的序號來看,i4目前的預購量已經來到730台以上。iX的部分因為已經正式發表不再接受預購,保守估計也在850台以上。

買得起的人未必一定是所謂有錢人,但至少是一定的經濟程度以上。一堆經濟程度還不錯的人不是笨蛋傻瓜,不會過得太閒,沒事買台車排隊等著讓自己焦慮是吧?何況是上千人集體急著付預購訂金,等著排隊預約未來的焦慮!
leeleo6699
豐大沒事沒事,每台車都不是最完美的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就如mini連個跟車系統也沒有還是有人愛啊(我太座),他也嫌i4鼻孔,但我愛啊![^++^][^++^]
leeleo6699
其實油車和純電車
各有各的優缺點
兩者的使用習慣本來就有一點不同
不能拿油車的習慣來開純電車

目前要買純電車
有一些習慣就要改,就比較不會有"里程焦慮"

例如:
以前手機是可以自己換電池的
帶顆電池出門不用擔心沒電問題
而新款手機
不能自己換電池這一點
其實當初網路上也很多人反對,會有"使用焦慮"

但如今
電池不能自己替換這點
大家似乎也慢慢習慣了
當然新的電池技術越來越強大
新的快充技術的提升
可以提供更長的使用時間,和更快的充電速度
都大大降低了使用焦慮

所以
未來如果純電車的可行駛里程
如果有7~800公里,讓長途旅行更方便
再加上基礎充電設施增加和新的快充技術進化
未來純電車的前景還是很樂觀的
好的照片,靠的是腦袋,不是器材。
syntech
以前大家出門帶幾顆該手機的電池,現在大家出門帶幾顆20000mAH以上還支援該手機快充且體積更大的行動電源. [笑][笑][笑]
locckyy
或許未來....科技進步到有可以幫電車充電的"行動電源" XD
WLTC、EPA
就看3月之後,第一批車主們的實際使用經驗分享了
ix40和50最大的差異就是多了約200公里的官方里程數,會考慮50的人可能都是為了這個原因,因為標配幾乎一樣,真正為了那1.5秒的人應該不多吧。
雖然我覺得ix40官方里程數425公里(真實打個85折好了)平時就非常夠用了,真正的長時間使用也不太可能都不休息,就算50的630公里大概也不容易達成全程免補充。
是否有訂購ix50的人願意分享,選購50的理由,感謝。

另外開個新版討論,好像比較實際
電池科技還不ok~不需要捐錢給人家還要花時間等充電吧~~
一堆車廠應該要統一電池尺寸跟位置~讓電池可換~換的時間跟加油差不多
這樣才有可能取代~不然我覺得買電車只是找自己麻煩而已~
要改變地球廠商自己要先無私合作~統一規格~不要拿民眾當實驗品
jameskan1965 wrote:
WLTC、EPA 就(恕刪)



目前買非特斯拉電車的最大問題是CCS1 DC快充數量(含純供電商蓋的)遠比特斯拉少
而且這些進CCS1電車的車商也沒有很積極在蓋
去南部真的要"好好"規劃行程
不然就算讓你排到AC慢充 也是緩不濟急
maderbee wrote:
CCS1 DC快充數量(含純供電商蓋的)遠比特斯拉少


我夢到的
特斯拉的超充充電站在明年會逐步開放給非特斯拉車主使用
每度電的價格大約是特斯拉車主的1.5~2倍
alphaelf
也要買CCS2的車才能用啊,不過到時候可能太特會被罵爆,自家TPC不給改,然後開放外車。當然也有可能TPC因為鎖定固定數量,反而在充電上是優勢。
Dr.Corgi
會有官方轉接頭,但我不知道是tpc還是ccs2轉ccs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