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0引擎蓋通風孔及M3特別色cabon black

完整度很高~~而且你開在路上

注目禮的~辨識度也是一等一喔


不過看到你開兩孔
我想到那天我幫我老闆洗車
ML350也是這樣開~~

也符合你說的負壓的設計吧~~我想的

因為國產車大部分都沒這樣開吧

???
linshowman wrote:
小白前面沒有孔可以挖...(恕刪)


聽原廠鄭廠長說
如果行李箱開通風孔
有折扣!
至於什麼折扣小弟就不知道了
maomao888 wrote:
聽原廠鄭廠長說如果行...(恕刪)



如果是弄行李箱~~~~
我看應該是 打到骨"折扣"駕照~~~~~

mcfunk99z wrote:
完整度很高~~而且你...(恕刪)

mcfunk99z 您好
謝謝您的讚美
可能是個人喜好吧
喜歡在同中求異
追求小地方的美感

國外那個引擎室負壓統計
後來找不到了(有沒有前輩記得那個網站,歡迎提供)
不過基本上負壓值最大的地方和我開的孔位置很接近
另一個測量的方式是
不要怠速
穩定的開一下,等到引擎溫度上升之後下車
摸摸引擎蓋哪裡最燙
那裡可能是空氣是最不流通的地方
也是值得參考的開孔位置

關於國產車不開孔您問的很好
目前不論國產車甚至是進口車
除了性能車之外幾乎都不開孔(包括M5也沒有)
M3一邊其實是引擎進氣口
另一邊下方還有一個橡膠墊塞住(有排水孔)
在下研究之後
M3的通風孔並非全然為了散熱一途

在下當然不敢挑戰原廠設計師的設計功力
只是他們必須考慮所有不同地區、不同駕駛習慣的折衷
比方說歐美許多地方日夜溫差大
白天氣溫高、引擎室溫度不易散發
晚上出門卻又恨不得引擎趕快熱
開不開孔都有利弊
但至少不開..馬上省了成本

台灣平均溫度高
個人認為不破壞車體結構的情況下
能讓引擎室通風一些
對裡面的塑膠零件壽命會有幫助




害我也心動了
原廠就是原廠
做工細膩
linshowman wrote:
如果是弄行李箱~~~~
我看應該是 打到骨"折扣"駕照


....這您也想得出來



程宏johnnie wrote:
後箱開口~

是要散...(恕刪)


後箱可以加裝減速傘
以前SR-71黑鳥式偵察機聽說降落都用這個.....(偷笑)



STARCK wrote:
害我也心動了
原廠就...(恕刪)


STARCK您好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太優了...........完整度,讚啦。

這篇存起來!嘿美啊....
maomao888 wrote:
這輛車買了近一年BM...(恕刪)

好帥的車喔~
鍛榮社的屌框,後輪一拜~
引擎蓋散熱孔,真是太銷魂了~
大大您好
您的愛車真的很好看
您好像忘了換煞車
換了更有殺氣
毛毛偷改...

這下子把妹更得心應手了!

大7好像可以改.....有更大的散熱孔嗎?

大7的引擎散熱很糟糕,或許該開他8個孔.....
BMW,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my lif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