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海外新訊】BMW宣布開始生產氫燃料電池,將使用於年底發表的iX5 Hydrogen!

【海外新訊】BMW宣布開始生產氫燃料電池,將使用於年底發表的iX5 Hydrogen!
近年各家車廠卯足全力發展電動車,電動車似乎已成為下一個世代的交通工具,但「充電」以現階段來看仍有許問題需要克服,論便利性仍無法與「加油」相比,但礙於環保法規等環境議題,逐步淘汰傳統內燃機已成為車廠共識;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氫燃料電池透過添加氫氣的方式,相比充電擁有時間優勢,同樣使用馬達驅動又可不排放廢氣,就成了部分車廠也想嘗試的替代能源。

【海外新訊】BMW宣布開始生產氫燃料電池,將使用於年底發表的iX5 Hydrogen!
而談到氫燃料電池,除了Toyota擁有豐富經驗,BMW透過與Toyota的技術合作,其實在氫燃料能源領域也有投入不少資源,按照計畫近期則宣布將正式在德國慕尼黑的製造工廠生產氫燃料電池,預計使用在今年底將少量生產的iX5 Hydrogen氫燃料電池車型身上。

【海外新訊】BMW宣布開始生產氫燃料電池,將使用於年底發表的iX5 Hydrogen!
關於iX5 Hydrogen,先前BMW透過位於北極達零下20度的測試過程,已經證明了氫燃料電池在極端環境仍可正常運作。將安裝在iX5 Hydrogen身上的氫燃料電池,其部分技術來自於Toyota,BMW主要向Toyota採購單個燃料電池,再將燃料電池安裝於BMW的氫燃料電池系統,這套系統與其他BMW純電車款相同,使用了BMW第五代eDrive電力技術,而整套系統包含了兩個氫氣罐、燃料電池以及電動馬達,根據目前原廠揭露的動力數據,iX5 Hydrogen將擁有375hp的馬力輸出。iX5 Hydrogen的兩個約6公斤氫氣罐原廠表示約3~4分鐘即可加滿,並預估可讓iX5 Hydrogen具備400多公里的續航力。

【海外新訊】BMW宣布開始生產氫燃料電池,將使用於年底發表的iX5 Hydrogen!【海外新訊】BMW宣布開始生產氫燃料電池,將使用於年底發表的iX5 Hydrogen!
雖然氫燃料電池在整體使用便利性與加油頗為相似,但包含製造成本、後續加氫站的建置成本等,都還是氫燃料電池在普及前仍待解決的根本問題。至於這次將投入生產的氫燃料電池,BMW高層表示屬於第二代的氫燃料電池系統,不僅效率更好,包括重量與尺寸都有大幅進步,其中整個製造過程也都將在慕尼黑工廠完成。至於實際應用的效果如何,就有待將於年底少量生產的iX5 Hydrogen囉。

【海外新訊】BMW宣布開始生產氫燃料電池,將使用於年底發表的iX5 Hydrogen!【海外新訊】BMW宣布開始生產氫燃料電池,將使用於年底發表的iX5 Hydrogen!
希望有更多的車廠一起加入氫燃料電池行列
然後廣設氫氣加氣站
飛魚王子
和TOYOTA合作的技術愈來愈多!相信BMW妥善率也會突飛猛進吧!
ken299629
雖然TOYOTA近期的妥善率有下降的跡象,但還是優於BMW[微笑]
感覺續航力很好
可以等待
期待~
這才會是真的次世代車種
電車只應該在都會區使用
長距離使用電車無論對使用者還是基礎電力架構來說都是災難
一些問題
1. 加氫站一座要好幾億台幣,誰來建? 你現在推一個新能源出來, 除非你馬上建一大堆加氫站,不然你的車根本賣不出去, 沒有加氫站,你要去哪裡充? 要知道像美國歐洲外面沒有充電樁, 你還能在家裡充阿, 加氫站不可能出現在家裡

2. 氫氣誰產? 目前氫氣來源有四種, 天然氣制氫, 電解水制氫, 煤制氫, 工業副產品制氫, 你看清楚了嗎?
主要原料就是現在缺的,石油天然氣煤, 電解水制氫成本高到不可思議, 而且轉換效率低, 浪費錢. 所以我說這個氫哪個冤大頭要來產? 到消費者手上是不是天價?

你把天然資源燒掉來變成電, 再用電去製造20%的氫, 我請問那些說氫能源是未來的人,腦袋是不是有問題啊?

阿你說一樣用太陽能,核能發的電來制氫, 一樣問題啊, 你這些電拿去給電動車就好, 中間插一個氫到底是三小?

消費者往往只看到自己加油加氫很快很方便, 原因是選擇性忽視前置作業需要的人力物力金錢
cinelogc wrote:
一些問題
1. 加氫...(恕刪)


未來的發展是使用再生能源(如離岸風電)離峰時的餘電(原本的棄電)來製氫…
廣義而言就是PTX
把車內空間都佔光了才擠出400公里續航力,基建跟油站不共通,氫價還比汽油貴,哪來比純電優勝...
林恩 wrote:
⋯⋯將安裝在iX5 Hydrogen身上的氫燃料電池,其部分技術來自於Toyota,BMW主要向Toyota採購單個燃料電池,再將燃料電池安裝於BMW的氫燃料電池系統,這套系統與其他BMW純電車款相同,使用了BMW第五代eDrive電力技術,⋯)


請大家記住啊,氫燃料電池的技術是源自「日本的豐田車廠」,然後移植結合BMW的「電力管理技術」⋯

因為不久的將來,很可能哪一天德國BMW或豐田受不了壓力,把技術又流給中國合資產廠去「大量」生產氫電池。中國又要吹唬說他們是最早與唯一能生產氫氣電池技術的偉大「氫氣新能源」強國了!

想當初特斯拉在台灣好不容易搞起了「電動車電池」,沒想到現在台灣土生長大的小粉紅卻一致認定「只有」中國有了不起的電動車電池技術。
ching19690922
紛粉玻璃心碎留言的粉紅小蛆不要太崩潰。我只是提醒,中國有一天也會成為氫電池的技術領先大國的。
jiahan
能大規模量產才是王道,這就是中國強項,市場大,效率高,它國常常東西做到一半就停滯了,最後被中國整碗捧走。Tesla上海車廠就是最好的例子,所有美國的超級工廠,生產量還比不上一家上海工廠,成本也高。
正好在國外能源展上跟日本及德國的同事聊天, 他們還對這議題有注意, 我請教他們的意見,

因展會看到的資訊是, 氫氣來源是主要是電解水產生, 要在-258C狀況下儲存, 因體積減成1/800, 所以Kawasaki 製作液態氫運送船, 從日本將液態氫運往澳洲使用

我的問題是
-氫如果從電解產生, 那會耗費很大"能源",才能打破中間的離子鍵,價格降不下來
- -258C在臺灣30幾度的高溫下, 這需要耗費很大"能源" 去保存(就算放在地下), 建站的經費不小
怎麼推廣?

兩國的同事也是不了解如何解決上面兩個問題, 像日本現在只有在一個固定循環路線上建加氣站, 讓車子固定在同樣路徑上一直跑, 無法再擴站下去, 感覺氫能是應用在固定位置產業使用, 跟我們想像要擴展到人民普遍使用的車子, 好像方向不太一樣

德日持續這能源發展有研究經費可申請, 所以會一直至炒這個話題的, 或許哪一天突然有外星科技, 可以有什麼超級觸媒, 捕捉 空氣中的C 簡單與 H2O 不用能量反應, 成 H2+O2+CH4 , 那就天下太平了
ching19690922 wrote:
請大家記住啊,氫燃料(恕刪)


馬上釣出小粉紅😆
pdaliu
井底綠蛙,請去找自己的同類,不要污染版面,我只想好好看汽車!
ching19690922
你得到他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