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的車是22年式大鼻孔雙門的M sport430i(G22)、前置後驅引擎、輪胎是前後配的倍耐力P Zero失壓續跑胎。(19吋胎)
大部分時間都一個人或兩個人乘坐。

不知道大家胎壓都怎麼打?
是前後相同、前低後高、還是前高後低?
看了很多網上資料也都講不太一樣@@
照車身貼紙打的開起來感覺怪怪的不知道怎麼講。
開了兩年多目前是冷胎壓前後都打37psi

G世代4系的大大們都怎麼決定胎壓數值?當然其他車系的大大們也能討論喔!

還有就是輪胎也磨的差不多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推薦的品牌型號?
目前是在考慮要續用失壓續跑胎還是新的那種中釘的話會自己流出補胎劑的那種。

先感謝各位的慷慨解惑喔感謝
kirbyfish wrote:
照車身貼紙打的開起來感覺怪怪的不知道怎麼講。


照車身貼紙打,

你要是覺得怪怪的, 那就照你的心意打吧
kirbyfish
哈哈!想參考一下大家的經驗嘛![謝謝]
乘坐3人, 如果是續跑胎的話冷胎39PSI.
1人乗坐隨意減一些, 以身感受就好.

樓主的是Msport嗎?

换馬牌的SC7不會錯!
kirbyfish
了解! 那大大是四輪都打一樣還是前高後低或前低後高? 對、我的是M Sport的 馬牌也是我考慮的輪胎之一。[謝謝]
照車身的貼紙標數值打最準確

要不然, BMW的app也有標示, 照上面的數值打就好了!

Monte920
原廠的標示不會有錯, 不用擔心! M Sport的胎壓跟一般配備的都一樣, 不需要較高. 除非你買M4那才不一樣.
kirbyfish
感謝大大的回覆!我會參考的[謝謝]
kirbyfish wrote:
考慮要續用失壓續跑胎還是新的那種中釘的話會自己流出補胎劑的那種
有這種胎嗎?新車款就是一般胎,補胎劑是另外放車上給你打氣加進去的,不是扎釘後會自己流出來自己補洞
LIUDIN wrote:
kirbyf...(恕刪)


5樓大大、感謝你的回覆喔!
我說的是類似下圖這種的胎、可能不是會流出補胎液吧。但會包住釘子的。

照B柱上原廠建議胎壓磅數最兼顧操控及舒適 別亂聽一堆鬼扯說要打飽一點 他們不會比原廠厲害
kirbyfish
好的👌感謝大大!
這台之前有用過施壓續跑胎嗎? 如果沒有,換成普通胎,你的行車感受一切會回復到所謂正常
kirbyfish
哈哈。我的就是失壓續跑胎。不過差不多要換胎了。 [謝謝]
kirbyfish wrote:
倍耐力P Zero失壓續跑胎。(19吋胎)
大部分時間都一個人或兩個人乘坐。

一、原廠(失壓續跑)規格胎,依據車門邊原廠標示打!
二、或自己依據扁平率+人體感受打!

幾乎都1人用車&就依輪胎型號+需求調整(我車上有放小米打氣機)
載多人車依據原廠標示,看幾人搭乘+載重狀態調整。
通常我是這樣:
18~19" 扁平40~50,失壓續跑胎33~35PSI,一般胎35~38PSI。
扁平30~35的,一般我都在37~38左右!(以冷胎壓為準)

題外話:P ZERO 用多套,適合我!之前都9千多下課,車上這套希望可用超過1萬,哈..^^
一般胎用了三次SC6,後來沒現貨換回失壓續跑胎(米其林),通勤開OK+安心點。
--> SC6打35我覺得舒適,38也可,掉到33就不好開! (以上一人用車為主心得)
kirbyfish
感謝大大的經驗[謝謝]
就如同樓上有前輩提到,自身不懂可以按照原廠的建議來打,這是最單純無腦的做法。

如果有些概念的,就需要參考自身感受。小弟的原則如下:
  1. 人多胎壓高一些,人少胎壓可以低些。
  2. 人多有行李,後胎壓可以略高。
  3. 單人通勤,後胎壓可以略低。
  4. 夏天,胎壓高一點,油耗胎溫都會低一些。
  5. 冬天胎壓多注意,溫差偏大都建議看看要不要補。
  6. 胎壓高,碎震多些路面狀況清晰。胎壓低,柔軟但會晃,路面平靜些。
這些都是自身的感覺,要打多少可以自己微調,反正比起不理他來的強。
kirbyfish
大大說的也對。感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