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jays666 wrote: 真尷尬,有點查心...(恕刪) 嗯,建議樓主跟家人安排好時間,確定日期預約試乘(放心去試乘這不用錢),請跟家人一起實際試乘這兩台汽車再問問家人的感受、跟自己的感受真的比較洽當、也比較實際!除非你只是說說而已,或是僅僅打高空砲(說說看看就好)、還是業務行為人的另類比車推廣?在這裡問真的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每個人的需求感受、預算都不同,更別提臥虎藏龍的鍵盤俠或是勁戰哥、業務行為人等等!正文:所以試乘不用怕,也請跟家人約好時間打電話或網路預約試乘,這不用錢而且試乘完也不代表你得買,或是得被業務行為人騷擾,只要打哈哈在看看就好!樓主也可以搜索文章看看,車子有無自己無法接受的問題?比如隔音?動力?空間?看車的App很多可以找出適合自己預算跟需求(轎車?大型房車?小車、SUV?MVP?),在逐一遴選你的需求。但重點是你得實際去看車、實際去試乘而不是看數據或是看別人開、聽別人說。非業務行為人請看下一篇,是業務行為人請按返回 謝謝
yujays666 wrote:每次在路上看到紅色的...(恕刪) 請看第一、二、三、四點:1.帶家人去一起試乘而且再做決定,根本不需要人云亦云,且等你試乘完幾輛車款切記不要立刻下單,不知道價錢及車款問題之前,不要一股腦直接下單,只要跟對方說我再看看,後續聯絡也打打太極就好。註:如果不知道價錢(折讓後的空車價)肯定不知道行情(可以折讓多少),如果你是業務有客人不知道行情,難道你會給他行情價嗎?另某些車廠業務會有一些規矩,如果乙在某縣市跟甲談訂單未果,跑去外縣市跟丙談訂單滿意後下訂單,後續不論是否乙或是丙讓甲知情,甲都能向丙轉移訂單或是讓丙罰款,所以不要輕易談訂單,也不要得到便宜又大放送。2.問家人感受及自己的感受來決定哪一款汽車之後,加入車友的群組、FB社團、查看真實車主的留言及相關問題。3.確定能接受車款的實際狀況(爬完文章知道真實車主感受)及後續維修保養的狀況後(車子的通病),去https://www.wewanted.com.tw/、01論壇尋找你要的車款的菜單,比過菜單明白大約折讓價格(切記談價從空車計算),可在01論壇留言會有業代私訊亦可詢問桃園、台北業務。註:除了本田(還是有差2萬)馬自達、現代、納智捷定價統一之外,其他車廠肯定是桃園、台北全台折讓最多,另非常小的機率是業務要衝業績而且營業所老闆也願意讓出利潤毛利,另外認為價差5萬也沒差那就不需要再看下去。4.不管那個管道接觸到業務,得擺明車馬說出你要的折讓跟車款、車系、車色,而不是讓業代指揮或是糊弄你;另在溝通時要特別注意這個人是否會話術(不老實)。5.簽合約請註明空車價及贈送物品為何、車款、車色、、車款年份、非領牌車、非泡水車(如果颱風後就有概約機率遇到)、交車期(僅以年月份即可)、領牌前(看個人是否)要驗車、全部金額、保險跟誰保、強制險實報實銷、領牌費、幫你去選車牌費用,最後給予訂金而訂單是一式兩份,請收好自己那一份訂單!6.無論是否在領牌前還是領牌後驗車,車主切記一定要在業務陪同下試開看看,再來驗車方法網路很多自己衡量看看(底盤、機油、車漆深淺、相關設備操作),畢竟如果是進口車會坐貨輪來台(很多碰撞機會)而國產車就是公差問題居多。7.切記領牌車並不會比你購買新車計算折讓後的便宜,除非你跟他們經銷商老闆很熟而且他不賺你的錢,所以這基本是不可能!(領牌車就當作不給折舊的二手車,相對新車折讓基本9-10%,領牌車是用原價計算沒有9-10%折讓所以貴得可以!)8.如果你家開公司或是願意幫你的親戚,公司有純盈利多少錢(自己去找條款),可以用租車方式幾年後購入,購車金額一開始就會談好,這是最便宜而且公司能避稅的雙贏方案!而且條款歸條款車子還是你的,只是有太多先天上的條件及後續操作的問題!9.如果你用車確定五年後就換車,那麼自然去看看二手車車價,是否為熱門車款!10.切記盡可能不要跟朋友、親戚、同事買車,若有後續車況問題、價錢問題、相對不好處理的而且重要的是價錢不好談(談低傷感情、談高傷荷包,所以不如不談也減少生活上的糾紛);另外如果他本身沒有車還一直推薦你買車,八九不離十就是牽豬哥(抽佣金)。11.沒有嘎死跟懂車的本事基本上去買5-10萬的車玩玩就好,不然就是去看看https://www.sinjang.com.tw/Portal/再找二手車商幫忙看看車況(可以自己搜索,網路相對有很多資訊)看到喜歡的再請車商協助競標二手車,其中當然有費用(本人不是車商所以不多說),但奉勸一句二手車市場比較...嗯.自由化,得多注意並慎選有無商譽的車商!以上為個人淺見勿怪。
太難選了外型內裝,我會選cx5但2000cc的稅金是我在意的罩門@@十年的持有成本可以自己算一下吧,當初我參考能源局油耗(假設一年開一萬公里),輪胎尺寸對應的大約價格,稅金這三個基本開銷加車價。你就可以估出對於這台車的愛有沒有值這個價。保養費實在太難估,就當作正常保養下德系>日系進口>國產
兩台車 , 我會選 CX-5但入門這款幾個地方考慮一下 … 這是我覺得對實用及便利性有滿大影響的點17” 胎圈 , 視覺上比較弱一點沒有 MRCC , SCBS-F沒有前雷達 ,CX-5 車頭長 , 雷達很實用沒有自動轉向頭燈沒有 LED 日行燈及尾燈 , 視覺上弱一點沒有電動尾門如果以上再加上環景系統 , 只要拉高十多萬的預算 , 超值當然旗艦款的 用 HUD. Bose 音響取代環景 , 雖然車價貴兩萬 , 是更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