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333 wrote:
歐洲車真的還是比較...(恕刪)
後勤維修可以靠自己與外廠改善,像我這養樣車,保養費不會比國產車多多少: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6&t=4742575&p=1
最是車貨禍,但可以保險,嫌保費高,如果隊自己技術有信心的話,保丙式限額10萬的,每年保費也都約1500而已。
另外會用11年的A3比馬3,是因A3目前殘值遠低於馬3,而如果買貴一點的車,拉長使用年限,如果每年花費差不多,但整個使用年限內都享有比較好的性能與品質,那反而比較划算
ben333 wrote:
歐洲車真的還是比較...(恕刪)
後勤維修可以靠自己與外廠改善,像我這養樣車,保養費不會比國產車多多少: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6&t=4742575&p=1
最怕是車貨禍,但可以保險,嫌保費高,如果對自己技術有信心的話,保丙式限額10萬的,每年保費也都約1500而已。
另外會用11年的A3比馬3,是因A3目前殘值遠低於馬3,而如果買貴一點的車,拉長使用年限,使用者每年花費差不多,但整個使用年限內都享有比較好的性能與品質,那反而比較划算
ben333 wrote:
歐洲車真的還是比較...(恕刪)
AlfaBrera32 wrote:
相比我自己11年的AUDI A3,2.0 turbo 款,200匹,0-100加速 7 sec,再加速與換車道的側傾度,我還是覺得A3 比較好,上週滿1000km換機油,發現馬3下A臂不像A3或Golf 是正根鑄鐵的,這些讓我有點失望了,一根下A臂的成本相對車價應該不高才是,連這樣都要省,完成第一階段的磨合換油後我開始拉高引擎轉速,說實話,跟2.0 turbo車比還是明顯慢,煞車效率也是我的A3比較好
這整段都是多講的.....
如果你有法拉利....
那你會覺得法拉利更好開....
馬三你會覺得真的爛車一台......
拿台cc數一樣的渦輪車和NA車比
NA比較慢....這大概國中生都知道
然後下A臂不是鑄鐵的.....有時候是考量車身配重的問題
還有以前的技術沒這麼好
所以鑄鐵才夠粗勇
現在的技術鋁合金能夠做到以前鑄鐵的強度....
而且價錢也不見得會比鑄鐵便宜..應該說會比較貴
這叫科技進步不知道你要失望啥
還是你也覺得現在很多新車都用鋁合金引擎你超失望的
cricketpage wrote:
這整段都是多講的....(恕刪)
想表達的是汽車工業10多年來的進步,在操控與性能上,還是輸給 10 年前 車價兩倍的 AUDI A3,顯然 10 年來的 cost down 仍然無法彌補兩倍的價差..
這也合理,畢竟有些東西要做到那種等級就是要那種造價,只是我原本對於 Mazda 3 期待太高,還在思考既然老婆這台 Mazda 3 做得不錯,可能最近日系車有長足的進步,因此我是否仍然要花 300萬去買 AUDI RS3 或是 Benz AMG A45?
畢竟車價是最低價 Mazda 3 的快4倍了.
不過,最近再回頭開快 11 年的 AUDI A3 2.0T, 可以確定的是:性能,操控還是有明顯差.
就如同我 11 年前買這部車的預期相同,我當時就預期該車的性能,即使10年後,中價位的車種還是很難到這種性能.
------------------------
會考慮日系車,主因是歐系車的導航實在是做得不如日系車,而我的車又有旅遊的需求,希望儀錶板簡潔,所以希望是原廠導航,另外就是最近 A3 左後方向燈每次只能亮 3~5 下,查到最後竟然是電腦壞了(Central Electronic Control Module),維修是算萬的,此時就會想到設計簡單的日系車應該比較沒此問題.
無奈看日系車要 350~400 批的車,似乎只有 Lexus 大cc 量的可選,但 5000cc, >360 萬的車價,並沒有比歐系車划算
下一代的 Mazda 3 聽說也會開始使用 turbo 引擎,可能就有機會與歐系鋼砲一拚..
而目前比較接近的日系車僅有 SUBURA WRX STI,只是聽說行駛噪音很大,繞了一圈,結論就是, 0~100 5 秒內 350批左右的小車,目前仍然是歐系車產品比較多,日系車可能還要多等幾年,看 mazda 會不會也開始做這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