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sox,
有能力自己進貨 放眼全世界的話 其實選擇很多
Tesla Model 3
Tesla Model Y
Tesla Model S
Tesla Model X
Kia Niro EV
Hyundai Kona Electric
Chevrolet Bolt EV
Nissan Leaf Plus
Ford Mustang Mach-E
Audi e-tron
Jaguar I-Pace
Porsche Macan EV

這些EV當中

最不保值也是最差的是Leaf 因為沒有電池溫度管理系統 會過熱早死

最有CP值的是2手Bolt EV因為2018年的車只要1萬6美元左右就可以買到

最有型也是最先進的是麻豆山 可是如果車壞了 除了原廠其他地方叫不到料 沒得修 只能回原廠挨宰

錢多的話 Porsche正在像您招手

老實說我覺得你還是開油電的比較好

像是BMW i8這種

如果想要低調的話那絕對是偷油塔的車
bytsui wrote:
台灣電車基礎建設落後,使用環境不友善

何以見得?
開了六千多公里,我覺得算方便
你覺得哪裡不方便了?
上武嶺不能充電?請問任何國外三千公尺的高山有超級充電站?
事實上清境有目的地充電站
彰化南投不能充電?拜託,彰化南投有錢住新透天、沒錢住老透天,透天怎不能裝充電樁?
經過彰化沒得充?台中有超充、苗栗有超充,一到兩年後連清水服務區也有接近超充的充電站

哪裡建設落後?還是你腦袋落後了?
台灣這環境對殘疾人士、腦殘人士的確不太友善,但對電動車... 比很多國家好了,
你去tesla網站上用眼睛看看超級充電站密度,台灣並不輸人
whitesox wrote:
現在有輛油車(Levorg...(恕刪)


不考慮到時間每日的用車里程,我會選i3的外匯車,但不是增程,車上多個用來發電的引擎很雞肋。
Dr.Corgi wrote:
台灣這環境對殘疾人士、腦殘人士的確不太友善,但對電動車... 比很多國家好了,
你去tesla網站上用眼睛看看超級充電站密度,台灣並不輸人


01駕駛都是日行千里,所以的確需要考慮每五台車配一個超充的的密度啊。
Dr.Corgi wrote:
何以見得?開了六千多(恕刪)


您自問自答的部分,我大致同意,您的使用經驗,我也尊重,但是對於提出不同觀察角度的意見,就懷疑對方腦袋落後?不必這麼激動吧。

我說的基礎建設,是從政府法規到電網配置,不是民間自設充電站和充電樁。這十年來,內政部、經濟部、台電,所為有限。
whitesox wrote:
1。Mazda MX-30 RE(轉子引擎增程版):長短途兼備,空間大,但今年才會在美國上市,台馬引進機率很低


MX-30不用考慮了,它的後座空間非常小,搭配它與RX-8相同的開門方式,要坐進去也很難。

可惜了它車身這麼大,但是實際上就是2+2的雙門休旅車設計。

dalaokla wrote:
看你的標題及預算區間(恕刪)


TESLA造過的車、經歷過的時間畢竟太少太短,造一輛汽車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TESLA想得一定沒有傳統車廠週延,這是我不太敢考慮TELSA的主因

拋開這個因素不談,model 3除了行李空間小了點之外好像確實是最適合的選項
mascotqoo wrote:
MX-30不用考慮了(恕刪)


不如乾脆拆掉後排座椅算了,這後座是給人放嬰兒座椅用的嗎?
whitesox wrote:
TESLA造過的車、(恕刪)


其實model 3 行李箱空間我覺得比一般轎車大很多喔
可以去看看實車
前面也有小行李箱
後行李箱下方也還有一個空間
whitesox wrote:
TESLA造過的車、經歷過的時間畢竟太少太短,造一輛汽車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TESLA想得一定沒有傳統車廠週延,這是我不太敢考慮TELSA的主因



傳統車廠造過的 "電動車" 經歷過的時間畢竟太短,量體也不夠大。造一輛電動車在電池、電控、馬達、軟體、充電基礎建設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傳統車廠想得一定沒有TESLA週延,這是我不太敢考慮傳統車廠電動車的主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