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馬自達的品牌光環不值140萬,但配上那些別人都沒有的配備絕對值那價錢光是小改後的車道偏移含導正系統就打死很多高階品牌更不用說LED智慧頭燈系統.....以上大前提是來到台灣不拔且售價在140~150內.....低調行家的選擇 !題外話,各位碗公迷,似乎508SW小改也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
chen_jackman wrote:確實馬自達的品牌光環...(恕刪) 應該這麼說~又是01上叫好不叫座的車wagon 140 我想也沒這麼便宜 150差不多至於先進安全配備要給...但很多台灣人買車都不做功課的馬3 我比較期待~
chen_jackman wrote:馬六會有銷售奇蹟我想...(恕刪) 我覺得大大您估的價格不無可能個人認為當初的馬六上市價格其實稍微偏高,其合理售價極可能在129.9附近(因為很多好料都被拔了),只是當時還是品爵代理,加上即將易手日馬,所以也沒很用心去經營吧!!現行款檯面上折價空間3.5萬還送一些東西,其實成交價約133萬,最近的日幣大貶之下,若小改款配備全上價格可以維持136.9萬不折價應該會歡聲雷動(應該夠原廠利潤,妹有品爵再賺一手的疑慮,且日方的成本絕對不是日本官網的售價,所以要換算稅率要用內部的成本去換算)就算真的想多賺一點來提升後勤的品質跟服務,那我認為139.9萬(sedan)是極限了!(花140萬買馬自達極限)至於wagon我認為壓在150以內才有機會熱賣,最好是能夠控在145附近,與sesan價差十萬差不多。當年rx8就是因為要賣到170萬才會慘不忍賭,我問了一位買350z的親友,我說為什麼不買rx8(轉子引擎又帥)他說誰願意花170萬去買一輛馬自達!!!我當時瞬間懂他的心情了,在品牌還沒起來之前,還是先按部就班吧!但要賣這個價的前提是小改款的配備要原封不動都引進(運動模組、i-eloop、bose、led頭燈組等等),這樣對台灣的消費族群才有吸引力,也才對得起挺馬牌的消費者。
其實我覺得比照日本官網的售價辦理日本4門與碗公車型售價是一樣的且碗公車型也沒有甚麼客貨牌之類的問題存在吧 !說真的 目前的日圓匯率小改配備全上不拔價格相同136.9......或許能拉到一些想買中大型房車的顧客
chen_jackman wrote:其實我覺得比照日本官...(恕刪) 阿~我都忘了原來他們在官網的售價是一樣的之前被洗腦一直以為wagon比較貴!!那這樣我認為兩台車的售價要壓在136.9(偷個加熱座椅)或139.9(但是配備一樣都不能少)尤其那個中控的類奧迪mmi的旋鈕,整個質感真是爆表,可以電掉camra跟teana與之區隔!i-eloop已經在許多國家都有標配了,台灣沒有道理用妥善率考量把她偷掉~至於音響至對岸說法是比標配的好一些,但是輸其他高級車種的bose,不知道是不是用bose比較低階的版本但是日幣大貶,這幾顆喇叭就多個一兩萬成本,建議不要再偷了,大鵬灣活動花費甚鉅都願意辦了偷這幾顆一兩萬的東西實在說不過去!最後,這代sky技術被詬病的一個點就是變速箱缺乏運動模式,這對強調運動精神的馬自達來說是大忌,例如汽油版馬六根據行車紀錄趣的測試,其變速箱跟2.0的汽油搭配上面似乎不夠聰明,沒有柴油的完整,若能上運動模式含撥片,可以完全發揮馬自達的品牌精神,且在山路跟需要熱血的路段都可以透過撥片換檔,雙手不用離開方向盤,不僅大大提升安全性也大幅增加操駕樂趣(搭配抬頭hud就像開飛機一樣的fu阿)這樣一定會熱賣!!!
SKYACTIV-G wrote:那這樣我認為兩台車的售價要壓在136.9(偷個加熱座椅)或139.9(但是配備一樣都不能少)...(恕刪) 136.9萬,是(品爵)精算後,未改款前售價 (還偷了i-eloop、撥片)小改款後光在日本的售價,就漲了約7~8萬台幣要台馬完全不偷配備引進,真的應該是要破140萬啦但是如果台馬精算後,配備全不偷,定價又非得拉太高,必定嚴重打擊銷量,一定會在價格跟配備取得平衡點畢竟改款要漲個五萬以上,對消費者的心理層面有很大的障礙PS:觀察Volvo V60 經過兩次小改款,定價從163萬->167萬->172萬,改款幅度也不小第一次改款:外觀升級+日行燈條+全新全液晶儀表板+內建LED燈的排檔頭 (漲4萬)第二次改款:全新世代引擎(163P->181P)+全新世代變速箱(6速->8速)+自動駐車系統 (漲5萬)但乎買主都覺得漲的金額其C/P值 可接受,並未影響銷量 ( 因長期追蹤此車款,因MA6 Wagon跳槽了)只能希望在日幣的貶值加持下,加上台馬的經營雄心(比起之前的品爵),能夠讓消費者賺了裡子也有了銀子,而台馬贏了面子而wagon的定價 能夠佛心的比照日本,與Seaden同價,那就真的太棒了
mazda6alex wrote:136.9萬,是(品...(恕刪) 你講到重點了,但是現在有一個很大的變因就是日幣狂貶而且剛剛說到的,原爛代理品爵定價136.9,加上檯面折價後其實實際末端價約133甚至更低(有看過131左右)若這次配備全上,維持原價136.9其實已經足夠補足日本官網的漲幅(原本的爛品爵一定會有層層剝削的問題,但是現在是日本跟台灣同公司,內部利潤比較好掌控,所以賣同樣價錢,光減少的成本就很可觀了~),縱台馬想要多些利潤,其實在140萬以內還可以玩139.9這種方法,這三萬空間給台馬去行銷還有改善後勤,但是一定要不偷拔任何配備的情況下消費者才會願意為調漲後的售價買單!我個人其實是可以接受訂139.9萬,然後(i-eloop、運動模組、bose音響、led頭燈組全上),畢竟光一個隔音工程去外面做就要兩三萬且效果還不太好,換檔撥片又要花6500裝,所以我寧願原廠都加強好後,我直接買成車,這樣不用擔心新車被拆壞且又可以享受提升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