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本來新車交車時就想發一篇開箱文,嫌日常用車的環境不是一般市區巷弄街景、要不然就是地下停車場,感覺上乏善可陳,打算趁著一趟規劃在六月的恆春半島旅行拍些照片再來發文,結果,旅行去了,照片拍了,然後人懶了,又拖了一週多,一篇想寫的開箱文拖到里程都破2,400km了才發。

這一部銀色四門Mazda3頂級版是在五月初訂的車,本來訂車時被告知是六月底或七月交車,不料,五月的最後一週突然接到業務電話,說因為有人退訂了一部一模一樣的款式,所以我可以提前交車,看到論壇中很多等車等到叫苦連天的車友發文抱怨,我只能說我運氣還不錯。

提到交車,大家一定都會問訂單的內容,其實這一點網路上不少人都分享過了,我相對單純,由於我除了隔熱紙之外什麼都不想要,所以當時簽的單子是現金折價一萬一,然後業務送我全車丹龍GE系列的隔熱紙,比起來,我的單應該不算太神太好,但我從二月一路看到五月,我和我女友分別去不同展示間和不同業代談過,說實話,談起來的差異不大,所有送的沒送的算來算去可能就差異那一兩千塊,我也不想在這些小細節上多計較,業務順眼然後服務做好比較實在。

等車沒等多久,交車的過程也算順利,只有因為我選錯隔熱紙,然後又自費重貼這件事稍微蠢了一點,不過這也是因為自己不夠謹慎,怨不得人。

(我想我有病,真的沒辦法接受顏色太深的隔熱紙,現在更換完之後是用丹龍的GE-55搭配GE-15,坦白說,我還是覺得車身太深了一點,不過這一點真的是見仁見智,我女朋友反倒是嫌不夠深。)

交車隔天就是一個週末,然後週一立刻回廠重貼隔熱紙又多耗了兩天,接著一星期就是單純地上班下班,每天固定往返林口和台北,多數的時候其實都在塞車居多,除了開新車的興奮感之外,真要說對車子有什麼很具體完全的感受,恐怕是沒有的,反正,就當作新車的馴車期,順順開,然後,盡量熟悉車上各種配備的操作。

終於,早先就計畫好的恆春之旅終於到來,幸運的是,原本一個多月以前規劃旅行時是計畫要搭高鐵南下然後到高雄租車,現在Mazda3提前交車了,旅行的交通方式當然也改成一路開新車南下,主題自然也變成Mazda3開箱之旅。

出發的那一天,Mazda3的里程剛好300km。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為了避開人潮,我和女友這次刻意選在週間出遊,早上九點多從林口上高速公路,沒多久的時間就穿過車流量較大的路段,一路穩定以115km/h的定速往南行駛,我一路偷瞄平均油耗,基本上這種定速的狀態下,油耗都在5.5L/100km到5.6L/100km之間(18.1km/L)。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新Mazda3定速100km/h時,轉速指針大概略低於2000轉一點點。關於行車隔音的部分,我沒同時間開同級車反覆比較,沒法公正評論,我只覺得一般道路一般速度隔音不錯,不過高速行駛的路面噪音偏大一點,不至於到惱人的地步,可是就是稍微明顯了一點,但這沒辦法,這條18吋輪胎算是偏向性能取向的胎款,這是典型的一好沒兩好。提到輪胎,最初我在選擇要訂頂級款或是次一級的車款時,其實輪胎是我心頭很掙扎的一個差異點,16吋輪胎可以帶來比較好的行車舒適性,噪音抑制和震動抑制都比較好,而且未來更換的代價也比較低,但是新款Mazda3比較霸氣的外觀不搭配到18吋,似乎又稱不出那個氣勢……。

唉,最後還是輸給了了外貌考量啊!

一路通暢,中間當然無聊有偷偷大腳往上拉了一下,Mazda3的加速感很特別,誠實說,除非突然大腳kick-down,不然一般在起步或是中速度時要往上加速並沒有太多的貼背感,但是速度就是穩穩地往上,沒有強烈的激情,不過你也不會覺得慢,買車之前我看台灣多數媒體測試出來的0-100km/h的數據大約都在8.8秒~9.1秒之間,就我的認知來說,這是挺厲害的數字,印象中沒有任何一部2.0升自排房車可以跑出這樣的速度,然而,我幾個星期開下來,這「很快」的印象大概真是要kick-down大腳油門才會出現,多數的時候就是穩健順暢。

講到kick-down,我要抱怨一下:Mazda3的油門踏板踩到快到最底時,會有一格「加速檔」(這是我自己發明的形容詞),要挺用力才能往下踩進這最下面一格的角度,然後油門角度才能瞬間全開、或是檔位會更為激烈地降檔,我知道有不少車子都有類似的設計,但Mazda3的這一格…我的感覺是阻力設定地稍微大了一點,要稍微用力點下去才可以踏下去,這一點我不太喜歡。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為了賽車場練習的需求,我車上有裝QSTARZ Q6000計時器,除了在賽道上以GPS數據為基礎來記錄和計時之外,一般行車時也可以當作另外一個測量速度的工具(其實我懷疑真的有人會這麼無聊嗎?),這一次出門我特地裝上了QSTARZ,一路比對上面的時速數字和原廠的錶速,結果發現Mazda3原廠的錶速和這一類的GPS時速數字差異不大,原廠錶速時速100km/h、110km/h、以及120km/h時,QSTARZ的時速數字大概都一樣少個2~3km/h(差異沒有隨著時速明顯往上遞增的趨勢)。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中間休息站停了一次,最後沿著國三一路開到底下大鵬灣、再轉東港,來到這一趟旅程的第一站:華僑市場。

華僑市場是東港的傳統漁市,這些年來轉型成觀光漁市,其中一大部分類似北部的觀光漁市,一邊買魚貨一邊找人幫忙料理,另外一側則有一個是專門販售黑鮪魚的區域。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現在正是鮪魚季的時節,黑鮪魚單價高昂大家皆知,較為入門便宜的下腹,在較好的海鮮餐廳食用,價格已經比一般生魚片單價高出一截,中腹的部位,一片已經要算到兩三百塊,上腹的話,看等級一片從三五百到更貴都有,東港是台灣最主要的黑鮪魚產銷重鎮,吃黑鮪魚的價格一定比在北部海鮮餐廳得吃得小心翼翼要來得合理,圖中這一盒中腹要價1,750,以一頓午餐來說當然不便宜,但是想到這一盤在餐廳吃恐怕得要個幾千塊,心中好過許多。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午餐結束,慢慢晃離東港,繼續往恆春前進。這部車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優點:開起來不累人。雖然開三四個小時的車真的不算什麼挺遠的距離,但是駕駛這台車就是非常輕鬆自在,有非常跑車車格的外觀、有非常跑車車格的儀表和控制介面,但是坐進去又覺得身體和手腳放置地非常自然輕鬆。

我喜好駕駛,但苦於背脊一直不太好,容易酸痛,對長時間枯坐座艙環境這件事一直很敏感而排斥,這次一路開到快到墾丁,女友擔心問到我的背和腰有沒有像過去一樣痠痛,我才猛然想到這一次居然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過去網路爬文看到多數人抱怨舊世代馬自達車款的人體工學欠佳,看來新車款上有不少進步。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由恆春轉進滿州方向,再轉佳樂水,下午四點左右,到達今天住宿的地方「+樂水Hotel De Plus」,下車前瞄了里程電腦,目前的平均油耗約是6.2L/100km(16.1km/l)。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Hotel De Plus大概是這兩三年除了華泰瑞苑、H-Resort之外,恆春墾丁一帶比較新、比較有話題性的飯店/民宿,誠實說,我自己不太愛這一類特色民宿,一來通常所謂的特色多半很表面,厚度經不起仔細端詳,二來這些特色民宿價格多半也不便宜,往上加一點大概就可以入住不錯的飯店了,C/P值往往普普通通。但沒辦法,飯店這事情交給女朋友挑選的結果十之八九就是這樣,我女友算還好了,至少不會弄間Hello Kitty的房間強迫我住……。

話說回來,Hotel De Plus有點扭轉我對特色民宿的看法,從戶外讓人發呆放空的草地、主建物的餐廳、客廳、一直到客房,在設計、規劃都有其獨到之處,裡裡外外都有不少可以仔細賞玩的亮點,附近步行可到的距離裡還有個無人海灘,接下來兩天的時間裡,除了外出覓食之外,我們還真的消耗了不少時間慢慢在旅館和附近放空慢活。真要抱怨起來,房間太小大概是唯一的缺點。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滿州鄉間小路的恬適風情。這次選擇住在佳樂水,出入的交通路線上幾乎都是從恆春轉滿州再轉佳樂水,反而避開了過去在墾丁旅行必然不斷重複穿梭墾丁大街的狀況。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陽光,海洋,萬事美好。銀色的Mazda3的車身側面線條保留著動感之餘,還呈現出一點點高級車的氣氛。剛牽車回家時,鄰居還說有點INFINITI或是Lexus的感覺,我汗顏之餘也有點小小竊喜。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Mazda3的內裝設計是另一個我挺欣賞的部分,很難想像有一天我會用「成熟」來形容Mazda3的內裝,同級車款裡面扣除Sentra和Altis穩重但稍微老派的內裝設計外,Focus和Civic都是走比較張揚的外顯設計,反倒是過去一直都很年輕活潑的Mazda3,這一次在新車上整體規劃顯得比較簡潔,中控台甚至有歐系車的味道。

用料質感的部分,和多數媒體或車友給的高評價相比,我則是稍微保留了一點,的確,在細節的處理上都還不錯,但是用手稍微拍打內裝表面,回應的厚實度好像還有點進步的空間。然後,為了高觸感所採用的霧面軟質塑膠其實很難保養和清潔,摸起來觸感很好,不過一但上面不小心有灰塵或髒污,得用非常乾淨且不會掉毛的布料沾一點水小心擦才有辦法弄乾淨,但這可能是所有高級車採用霧面軟質塑膠表面的通病了。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整合式的控制螢幕可以掌控的功能其實挺多,藍芽抓取的速度也都非常快,音樂音質的部分,我對這部分沒有太挑剔,以一個一般用家的標準來說,算是可以滿意了,整套控制系統熟悉之後,算是相當方便使用。

我個人比較不喜歡的地方僅有一個:要切換電話透過藍芽只傳遞音樂、通話、或兩者都要(或都不要)的選項在頁面非常後端,選擇時得轉上好幾下才有辦法切換,感覺上這應該是得常常使用的功能(比方說同事或家人突然上車時,你總不希望女朋友打電話來時,系統直接用擴音模式播放出來吧?),我認為排序應該要前面、快捷一點。

另外,關於衛星導航的部分,這趟旅行結束回到台北,忍不住又問業代:一直只聞樓梯響的衛星導航SD卡什麼時候可以購買?業代說最新的小道消息是九月份可以開放選購,單價一萬元,但我另外打080去問同樣的問題,總公司似乎是沒有正面承認這件事,看來只能再等等再說。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連續吃了幾餐在地的海鮮,其中一個傍晚,我們來到位於南灣的「迷路小章魚」西餐廳用餐。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迷路小章魚」是整個恆春墾丁地區難得一見的西式餐廳,以當地的消費來說,訂價已經算是中上,不過,光是進門處黑板上寫的這一段話就完全打中我,海風、魚子醬、香檳、夾腳拖……小小奢侈之外,多麼率性自在啊!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店內空間不大,除了一般座位區之外,開放式廚房前方也有小小吧台可供用餐,戶外也有露天的桌椅,不怕熱的話,坐在戶外直接對著南灣看海看日落,也算挺有情調。不過,現在「迷路小章魚」已經躋身在地名店,我們連週間日前往用餐都是提早一週訂位才有位子。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Mazda3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不過路面上能見度還不算太過氾濫,這頓晚飯用餐的一個多小時期間,車子就大剌剌停在店門口前,看著來往步行的遊客經過車旁都還是會多看兩眼,我想,車子應該還算吸引人(我也合理懷疑是因為我停在紅線上太過礙眼……)。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我們這次用餐點了一份牛排和一份羊排,兩份排餐火喉擺盤都算水準之上,口味的話,我算是挑嘴的,我個人主觀地只給了75分,不過,考量到整個用餐的氛圍、還有在恆春一帶非常難得有這樣的西式餐廳,再加上雖然和當地餐廳平均訂價相比略高、可是和都會區相比卻相對合宜的價格,算是值得推薦的餐廳。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旅程其中一天早上,在恆春轉運站對面遇到一群來墾丁旅行的年輕男女,買咖啡聊天聊著聊著,才知道他們搭乘客運到恆春之後,碰巧就是要租機車去我們住的同一間旅館投宿,於是順便,就讓他們拗了一下,幫他們載著不容易騎機車載運的大包小包行李丟回旅館,11人份的大包小包就這樣塞著……說真的,Mazda3的各種空間表現一向都沒太討喜,不過偶爾有這樣的載物需求,也沒讓我太丟臉。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三天兩夜的南行放空之旅,沒有做太多的事、去太多熱鬧的地方,就這樣在鎮上、鄉間、無人海邊晃頭晃腦中悠哉渡過,這,卻是我心目中難得的小旅行。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當初選擇Mazda3的原因其實和大家差不多,合理的價格、外型、進口身份、媒體評比一面倒的大勝出(雖然我沒有很信任台灣的汽車媒體,不過這一次完全一面倒的評價,看起來這台車是真的有些本事),我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分別也去看了Focus、Civic和CT200h,個人意見:Focus的內裝設計有些張牙舞爪,誇張的中控台佈局我實在沒辦法喜歡,Civic則是在Mazda3之外我最喜歡的一部車,當時真的也為此掙扎了很久,最後還是因為產品世代的新舊差異才選了Mazda3,至於CT200h,是我一開始期望最高的一部車,結果試開了朋友老婆的車子之後,整個沒辦法接受那種超級平順但是沒有任何動感激情的奇怪設定。

這一次,在交車300km之後,狠狠地開了一趟長途,整趟旅程除了恆春、墾丁之外,回程我又繞去東港大鵬灣還有台南造訪朋友,幾天下來,一共開了1450km(呼!原廠Mazda3下大鵬灣賽車場體驗的經驗和記錄恐怕要下次另外找時間再提)。整趟的旅行下來,除了旅行本身讓我覺得一切都美好自在之外,我對這台車的觀感、滿意度都大幅度提高。很多人都覺得這台車只是勝在第一眼的外觀漂亮,但,我卻覺得:這台車的優點,需要認真開過、長時間使用過之後,才會被發掘出來。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2,400km(目前總里程數)優點整理:

1. 動感卻趨於成熟的內外裝設計,即使看久了,也不會膩,而且有一點高級車的味道出來了。

2. 平常加速減速沒有太多驚喜,但也不會讓人失望,真要拼快,油門踩深或是搭配降檔,這台車的性能表現該是現在這個級距的中小型房車最快的一部,更難能可貴地是:還非常省油(我使用至今扣除旅行這種非常不常態的省油數字,平常林口台北兩地跑,市區走停停的時間較多,即使高速公路也都在塞車居多的情況下,居然還有7.6~7.7L/100km,也就是13~14km/L的水準。)

3. 而底盤乘坐起來的舒適度還不差,雖然18吋輪胎的碎震有點明顯,可是整體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過彎的感覺和以前強調操控性的日本車很不一樣,不會死硬,而是在Q度十足的情況下,很順暢地帶進帶出每個彎道。我不是什麼厲害的快車好手,描述起來也許也很難具體,但是在朋友的帶領下,原廠Mazda3完全未改,大鵬灣跑起來還挺開心(這一篇無心插柳的開箱文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關於賽道體驗這一點,我真的想下次再好好聊了)

4. 然後,整體的乘坐適性都相當好,座椅、方向盤、中控台操作介面……說不出來明確的好處,說不出對在哪裡,但,坐進去一路一直開,就會覺得什麼都對了。

有沒有缺點?當然有。

1. 18吋輪胎已經不太便宜了,結果還配了一個不太主流的尺寸(215/45R 18),我交新車時習慣開去給人定位順便檢查一下底盤,輪胎行老闆苦笑著說18吋不難,難在這個尺寸的選擇不多,將來注定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提到定位,原廠出廠的定位看起來算是準,沒有太多偏差,但胎壓則是離譜地高,我知道進口車為了運送安全,往往刻意在船運過程中把胎壓打高,但55psi也太超過了點,交車中心的員工要打屁股)

2. 內裝設計感我很喜歡,但是質感以及厚實度我覺得還可以有進步的空間,然後控台上方大面積的霧面軟質膠料很容易咬髒污。

3. i-STOP可以幫助省油這件事我完全肯定,但在盛夏酷暑中,可能是怕冷氣過度吃電,基本上作動沒有多久就會立刻又重新發動引擎,感覺上對於省油的幫助很有限,我有看網路上一直有人在質疑:詢問為何台灣Mazda3沒有搭配一個MAZDA的專利電容i-ELOOP?當然我合理猜測其中必然有成本考量,但聽說那玩意因為本身的額外蓄電,可以有效延長每次i-STOP的作動時間長度,少了這個,感覺上有點小遺憾。

4. 雖然有中央螢幕,但目前主要的功能全部集中在音樂上面,沒有顯示影像的功能,無法讀檔案看影片,CD插入槽只讀CD,欠缺DVD讀取的機能。

光燦銀Mazda3 遲來的恆春開箱之旅+2,400km使用心得

5. 此外,還是有些小地方我個人覺得有點小困惑,比方說,位置非常下方、非常靠近排檔桿,以致於不好插入CD的CD插入槽,還有前面文中提到:點選藍芽切換選擇機制得稍微花點功夫。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好吧!其實還有很多小細節想分享,但不知不覺真的寫太多,該是可以打住的時候了,其餘小心得,也許等最近有空些,認真寫一下Mazda3大鵬灣冒險記的時候,再一起另外陳述。

(GOD!其實我不知道寫一篇和PO一篇文章這麼累,下次希望我還有動力分享這麼多廢言)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後記:

這篇冗長的開箱文又拖又拉了幾天才生出來,結果這幾天發生了一件不幸的小事,我的車子在某天上班的路上,停紅燈時被後方的機車追撞了一下後保險桿,保險桿被撞出一點點凹折的痕跡,雖然對方煞車失靈追撞當然會認賠,但新車開沒一個月就得進廠鈑烤,想來也是挺悶,唉!

恭喜簽新車,看完都好想也買一台啊。

註冊到現在第一次頭香
熱門車款熱銷的時候可以遇到前人退訂,然後得以提前交車......這種事不常見啊!樓主的運氣真的是非常好!

銀色馬三路上能見度似乎沒有很高(我看到的都是白色和鐵灰居多),看樓主拍的美美照片,我也好奇為什麼這麼漂亮的車色在馬三身上變得沒有那麼常見?

總之,恭喜樓主牽新車!

話說,看著樓主的高質感發文我也好想來策動一次旅行啊!

謝謝肯定!其實我也不知道馬三車色誰賣得比較好,問了不同的業務,大家說法都有不同。

(我比較訝異的是路上挺常看到紅色...不是不好看,而是意外看到的比例居然不算太低)

神文章寫的好清楚,拍攝的也太帥了~~~~

我是尊爵銀馬,不過我不喜歡HUD跟18吋胎所以只好選擇尊爵版

兩個H,我喜好天差地遠

我好喜歡HID

我好討厭HUD



我也不喜歡HUD,那一塊東西雖然作動的時候看起來很炫,但是我覺得反而讓整個前方視野複雜化。

另外,洗車打蠟時要非常小心,前幾天我送打蠟時,可能因為洗車場的員工沒有特別注意,用擦內裝的抹布擦儀表上方時,不小心抹過那一片HUD,後來上面就有很難清的痕跡(很多內裝蠟其實都會咬塑膠),後來發現得早,非常小心地用很細纖維的布料沾一點清水慢慢擦,才把上面的抹痕給擦乾淨。

我看了之前網路上有HUD毀損的案例照片,我其實有點懷疑是不是PDI貼隔熱紙、或是洗車美容清潔時,溶劑、蠟品不小心弄到那一片的結果,因為跟我的狀況好像!

交車時業務有提醒這件事,但我不覺得誰會記得這種小事,大家自己注意吧!

文筆很好
攝影很美
很認真地開箱文!
圖文並茂非常棒的一片開箱文兼旅遊食記,版主寫這篇文章看的出其用心,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平面版行車紀錄趣加臺灣名物誌。很高興能跟版主英雄所見略同同選mazda3 4D 頂版,不過我還是要糾正版主,mazda3 已經是進入高級車行列了,哈哈哈~自爽中。
謝謝誇獎!車子用到目前為止我是覺得不錯,也的確看得出車廠有高級化的企圖心,和競爭對手比也有拉開差距,不過還是有努力的空間啦
哈哈~我同事也說我買Lexus耶~吃點豆腐呵呵(馬3豪華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