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Mazda Day賽道體驗日結束快兩週,本來想寫完整分享,結果又懶(每一篇開頭都說自己很懶似乎已經變成我的標準了),加上陸續看了carylu、CASEYBIRD、TSH1983、waffer1234幾位車友的超完整分享後,想想自己的文筆照片也不是特優,所以換個角度跟有參加Mazda Day的車友還有版上的網友交流一下心得。

誠實說,在這次Mazda Day之前,我勉強算是有點賽車場經驗,今年也已經開著這一台Mazda3下賽道練習了兩趟,對我來說,來Mazda Day可以開自己的車下大鵬灣賽道…這件事給我的期待感,比之其他第一次來大鵬灣的車主來說,是低了一點,而且週日的梯次,我週六清晨從林口出發一路殺到屏東,到傍晚活動結束再一路殺回來,坦白說,以投資的體力和時間來說,真要算計在賽道上實際開車的時間其實不多,想想是有點划不來的。

但這次參與這個活動,從室內課程到室外體驗,聽原廠講師和教練了不少之前完全沒聽過的東西,汗顏的是:開這台車也一段時間,過去竟不知這個品牌和這台車背後的一些學問,搭配上回家上網繼續做了不少功課,一整個突然有「終於懂了這台車」的感覺。

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好了,來聊聊這一次課程的主題「人馬一体」。

坦白說,來Mazda Day早上的課之前,雖然我覺得Mazda的車操控不錯,很好開,但看到廣告或網路影片在說「人馬一体」,我都覺得這句話的廣告成分居多,不過就是行銷人員想出來的一句口號。但Mazda Day早上開始賽道訓練前的課提到的一些內容,我才知道這一句口號,其實不是那麼簡單。

或者該說,跟我想像地,很不一樣。

「人馬一体」是由好多好多的小事,所堆砌起來的整合感受。

我上課的時候坐得後面,沒認真拍照,但回來後,我用「人馬一体」四個字去搜尋,找到很多日本原廠相關的教育訓練素材,在這邊跟大家分享。

我底下提供的圖都附上連結,連結內雖然都是日文,不過都有圖文搭配,應該可以簡單地看出設計理念,大家自己看有沒有興趣再詳讀,畢竟我的日文只能算初入門,也許理解上會有一些錯誤,相信有些車友的日文更好說不定能更深入簡出的分享給大家。

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首先,先從油門設定的反應來看,不論是這幾張附圖的說明或是上課的介紹,都有詳細描述人的身體在踩下油門時候的無意識反應。很妙,一般大家都認為油門反應應該要越快越好,但Mazda為了讓油門踩下去動力湧現的時間點可以剛好和身體的預期反應時間相符合,新世代Mazda車型油門反應會刻意配合人體的自然反應略微延遲0.2~0.3秒,這樣的設定可以讓駕駛人的微小身體反應更自然融入車輛的加速動態,除了自然自在的感受外,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降低身體的疲勞。

因為公司有不同品牌的公務車,我經常得交錯開其他品牌的車,也許是我個人反應不靈敏,實在感受不太出來兩者的差異,但這也許解釋了我「說不出來是什麼原因,但開Mazda3真的有一種平順好開」的感覺。

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上圖引用http://blog.mazda.com/archive/20150909_01.html

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上圖引用http://blog.mazda.com/archive/20140701_02.html

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上圖引用http://blog.mazda.com/archive/20140521_02.html

再者,是人體工學的部分,其實我找了很多原廠的資料,針對椅子的設計,Mazda並沒有特別說明,有搜到幾張類似上面的圖,但沒有詳述這些圖的意義,原廠只有模糊地說希望駕駛人可以得到「懸浮輕鬆」的坐姿。沒有學理詳述,但以結果來說,我想和我的感受是呼應的,我也覺得Mazda3的椅子很好坐,但你問我哪裡好坐我也說不出來,只知道開久了不會腰酸背痛。以這次Mazda Day來說,整天坐在駕駛座的時間含活動結束回北部,應該有超過16個小時吧?累當然還是會累,但完全不會腰酸背痛。

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上圖引用http://blog.mazda.com/archive/20140828_01.html

油門和剎車的位置也為了達到和人體坐姿完全契合而做了一點微調,往右移動了20mm,課堂上講師有提到: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駕駛人的兩腳擺放自然地達到和軀幹中心軸水平的位置,而不會需要些微的側彎。

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上圖引用http://blog.mazda.com/archive/20150127_02.html
這個看起來不大只有20mm的調整卻可以達到上面這樣的效果。

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上圖引用http://www.mazda.co.jp/beadriver/cockpit/thought/drivingposition/

油門踏板的設計也是從駕駛者角度考慮,從踏板作用力、駕駛人的肌肉施力等等做出最好的規劃。上面這個連結整個都是在講考量駕駛者的姿勢、視野、人體工學、自然反應,在設計上做出的調整。

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上圖引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64U0SzSs0
這張圖片則是展示了Mazda為了讓視野更開闊,在A柱部分進行的調整。

而在動力反應及人體工學設定之外,「人馬一体」另外要求的是:過彎過程中,不管是駕駛者還是乘坐者,頭和身體的晃動抵抗G力一定要比其他車型小很多,這除了意味著操控的流暢感之外,伴隨的利益是身體的負擔變小,跑長途的時候不容易疲累。

此外,課堂中還有提到新世代Mazda車款的方向盤指向性更佳、彎中不用一再修正……這個部份我找不到資料,再麻煩車友有拍到的補圖吧!

以下這個影片只有不到一分鐘,但算是濃縮了Mazda在考量駕駛調整設計的精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O64U0SzSs0

看到這裡,各位不知道有沒有發現一件事:原本應該多數的人都會認為「人馬一体」指的是這匹馬性能有多好、操控有多犀利,但其實Mazda花了很多力氣,做了很多看起來好像沒有很厲害的小事,為的只是讓這部車變得「好開、自然、自在」,這和多數車廠在談操控時,不斷強調「彈簧彈性係數硬了多少%」、「方向盤轉向齒比調整了多少」、「賽道單圈快了多少」是完全不一樣的出發點。

我很喜歡Mazda原廠人員在課堂上做的結語:「Mazda想要給你一部自在好開的車,我們沒有要打造一部速度飛快、但是只有10%的人可以發揮這部車實力的車輛,相反地,我們希望打造一部人人都可以感受到快樂的車子,90%的人,都可以輕鬆將這部車開得挺快,從中感受到駕駛的樂趣。」

我很高興,我應該是那90%的人之一。

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上圖引用http://blog.mazda.com/archive/20140424_01.html

最後,想提一下活動本身,有趣的是:在上網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日本也有類似Mazda Day的活動,上圖這張照片我幾乎要以為是台灣Mazda Day的簡配版了!(用簡配版來形容是因為:從可以看得到的照片來比較,我其實合理相信日本Mazda Day或是類似的活動,花的錢和動員的人力沒有台灣多…),姑且不論大老遠舟車勞頓或是賽道上實際駕駛的時間偏短的遺憾,以整個活動的規劃和手筆,加上一整天下來可以學到的東西看來,我還是認為台灣Mazda Day是相當值得推薦的活動。

會後在停車場和其他學員閒聊,幾乎每個人的看法都很一致,明年如果還有這樣的活動,大家都還是想要再報名試試能不能幸運中選再來參加。

至於部分車友抱怨最後自由體驗的時間不夠自由、車速不夠快,我的看法倒是還好,真要認真練車?去報名獨走賽或是Track Day吧!這一類的品牌活動畢竟要以安全為重,我個人也覺得教練帶頭控制的速度偏慢,但我們同組的學員還是有人在兩圈的自由體驗時間裡狠狠推頭或是甩了小半圈......我從後視鏡望出去,其實也有點心驚膽顫。

人馬一体?誠實說,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同…
文章關鍵字
辦這樣活動真的勞心傷神, 車廠商肯辦又沒收啥$真的值得讚許!

就是說因為活動要感受各自的馬車, so不管南北都是自駕前去佔絕多數了...

相對下從北部開下去的辛苦度就大增了, 也怪台灣北部就個鳥龍潭賽場阿~ 辦不了啥大事~~...

至於新馬車魂動系之後這幾年在全球都是大大翻紅, 也肯定不是莫名的, 一切真的都是許多細節的累積阿!

...

...但是...真的想說, 新日台馬體系的進車速度可不可以快快快一點阿...

...每一款車都是龜速孕育才推出~ 交車也聽到許多都等超久~... 對喜愛又支持的車友來說, 真的是粉磨人阿!!




黃金沙漏 wrote:
Mazda Day...(恕刪)
我真的認為
馬車逐漸融入歐洲血統
注重細節的展現
強調一般人所沒注意到的地方
本來也就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開得很快
或許有時候從其他細節部分來展現
也算是一種為特定族群所開發出來的考量
這也太累了吧
不過在日本租過Mazda3 Hybrid和CX-3 1.5柴油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6&t=4627253&p=1

確實開起來是很舒服不太會累
不過一樣2700mm的軸距
Mazda3的後座空間就是不如我的Prius
應該是比較駕駛導向的設計
黃金沙漏 wrote:
以這次Mazda Day來說,整天坐在駕駛座的時間含活動結束回北部,應該有超過16個小時吧?累當然還是會累,但完全不會腰酸背痛。
看你文章才知道有這些改變,對照之前去試駕
油門反應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剛好,但我還是偏好那種不延遲即時感
踏板位置到沒甚麼感覺,可能以前習慣了
不過整輛車質感真的比以前好很多
我以為是會讓各個參加者下去大鵬灣跑一趟,沒想到是跟著前導車繞

本來想說真可惜

但話說回來 出事了也沒人敢負責...
沒有到全球大大翻紅吧
至少Mazda2就只有在日本以Demio知名繼續在日本當全車系銷售冠軍
但出了日本在全球來看
銷量就普普而已
要說在全球翻紅
Mazda3是改款前全球就賣的不差
CX-5才是真的一掃之前CX-7 CX-9都不賣,才算翻紅
antiver wrote:
新馬車魂動系之後這幾年在全球都是大大翻紅
真的很累,希望中部或北部有這樣的場地可以辦
antiver wrote:
相對下從北部開下去的辛苦度就大增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