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u-car.com.tw/28725.html這才叫safety+,入門款小漲一萬,但安全配備到位,四輪碟剎和中級版差價五萬,而且差異配備好像也不是非有不可的,雖然中級版以上才有的七吋顯示幕和操控介面還蠻迷人的不過國人買大不買小的習慣,此舉宣示效果居多,要衝出銷量來還是有難度只要六十萬等級國產車也安全全配,買進口車的必要性似乎就沒那麼高了很懷疑台馬這匹領頭羊(馬)最後會不會變成由國產車廠來割稻尾
國產車款的道路安全性只有發生了才知道結果,但不一定來得急補救可能~...台灣車廠造車基本還是沒大長進~ 被動配置再加多也只是被動,其實不難,最終車體本質優才是根本!如果可以自然是首選一線歐系,不然就次選優質日系車感到都會比較好!srw wrote:http://new...(恕刪)
mini也是小車,smart fortwo的緩衝空間更小,哪來的自信?拿Euroncap的測試結果來看Mazda 2 ,乘員安全86%,安全輔助配備64%。安全輔助配備不足,總評四顆星 (更嚴格的2015標準)Smart forfour,乘員安全拿了78%,安全輔助配備56% (偏低),總評四顆星 (2014年標準,供參考)(一樣都拿四門車型來比才公平)Mini Clubman,乘員安全90%,安全輔助配備67%。安全輔助配備不足,總評四顆星 (更嚴格的2015標準)Mazda 2和Mini Clubman,同樣的2015標準,表現在伯仲之間。洋腸理論很多人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