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6 更換 2016 Mazda 3 使用 6萬 km 的燃油濾蕊,材料發花費 3200元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拆燃油 pump 前需要確認油量低於 3/5,我是把油用到亮加油燈,然後根據下圖原廠的順序對燃油 pump 斷電,讓引擎運轉到因為缺油而熄火,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打開加油口釋壓,拆掉後座椅,座椅前面下放有兩個扣子,中間後方是勾住的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燃油 pump這種接頭我還真的是第一次看到,本來拆不下來,
看了大陸的更換分享(用一般的一字起就可以拆)也不是這種接頭.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上網查了一下,才找到需要一個特工 49N013103A,歐洲網路有賣,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但我都拆一半了,臨時也不買到,再仔細觀察接頭,發現只要大小合適的圓柱管,切半插進去就可以拆,所以利用手上現有的 5x8mm 風管,對剖切半,
插入接頭,幸運的輕鬆拆開.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雖然拆之前已經刻意發動引擎到自動熄火,加油口也打開了,拆開燃油管,還是噴出的一些汽油,拉開前要準備布或足夠的面紙避免汽油噴出,與往四周溢流


之後慢慢分解原 pump, 把新買的零件都換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使用 6萬km, 全部都用台塑的 95+ 無鉛,跑 6萬其實還很乾淨
以後8萬km換就很足夠了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把噴出的油擦乾淨,再用油汙清洗劑擦一次,鎖到原廠規定的圈數與扭力,開窗一個晚上,隔天完全沒有汽油味
第一次 DIY 摸索如何更換,全部花了3個多小時,下次換會快很多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2016 Mazda 3 6萬 DIY 更換燃油濾蕊
加分感謝分享
拆油管工具,有賣一組1百,我是用針管蓋做的
Hello~
vag194 wrote:
針管蓋做

DIY 前的評估沒有注意到這油管要特工,確實專門賣汽車工具的地方應該有賣,畢竟 Mazda 的車台灣也不少,修理廠應該會需要這工具...

11/6 我是晚上 19:00 左右,要拆油管時才發現沒工具,當時也不想放棄,這樣前面的準備工作都白費了...

硬拆壞了,會漏油就完全不能開,還更麻煩, 還好,臨時想到用 5x8mm 空壓管可以拆

2000年到現在我的車都是歐系車,也都自己 DIY 保養,還真的第一次遇到這種接頭
可以分享一下GOLF R跟MAZDA3的心得嗎XDD
tfkv2046 wrote:
可以分享一下GOLF(恕刪)


我內心真的喜歡的車是 Golf R,在電動車還未普及前,到目前為止,對要求性能的人來說,它是 CP 值很高一部車,從 2017 到現在我看市場上的同級商品,我仍然認為在購車與之後養車的費用上, Golf R 的CP值依然是最高的

但如果你比較在意高速的加速, 0~100 可以接受驅動輪打滑,反而要選 Golf GTI

VW 可以號稱是歐洲的 Toyota 了, Golf 因為總銷售量很高,所以非原廠的 資源也很多,零件,改裝品,維修方法與資訊很容易取得,我認為是比 Mazda 還好太多, VW 的維修電腦也很便宜,很容易弄一套來 DIY

所以,願意用點心,花時間找,其實養車並不貴

如果真的願意花錢改,提早更換一些耗材,這部車改到輪馬 450~500 HP,也還相當耐用,這輸出在好的改裝廠已經相當成熟了...
-------------------------------------

而Mazda 我原本就是為了"老婆"代步需求買的,如果僅是我自己需要開車,我會只買 Golf R 就好,它空間也足夠我小家庭用,市區代步兩部車的油耗是 7 vs 8~9 km/L...其實 Mazda 3 市區也沒有省多少油,但高速公路差蠻多的, 大約是 11~12 km/L vs 16 km/L;但都願意多花 100萬去買性能車了,每年的車價折舊都遠比油錢的差異大.
如果真的想省,就不該買性能車


Mazda 3 市區重踩油門,加速也不會太差,但高速公路 100 km/hr 的再加速就差 Golf R 非常多,畢竟馬力是 360 vs 166 HP,差很多...


我老婆 2016還是新手駕駛,而且 DSG變速箱其實可以說就是手排車,要求女新手駕駛注意檔位,還不能有小擦撞,停車地點要好,要求這些太難....我老婆當時又不喜歡 Toyota Altis, Honda Fit, City; Ford Focus 的外型, 要求純自排變速箱的狀況下,最後選了 Mazda 3...

這幾年 Mazda 的零件與維修工資一直漲價,都快跟 VW 差不多了, VW 最近好像改成2年回廠保養一次,算起來可能還比較便宜
crm0810
很棒的分享喔~
挖 同時有日系車 還有德系 這樣開起來 路感不會差很多嗎?!
Xantia_L wrote:
挖 同時有日系車 還(恕刪)


習慣就好,日系車在市區代步,塞車蠻方便的...
不過,以後電動車更好,停在路邊吹冷氣也不用擔心引擎積碳太嚴重
AlfaBrera32 wrote:
習慣就好,日系車在市(恕刪)


你的車是這顆引擎嗎?!SKYACTIV-X 看雜誌寫的好像很厲害。
日系車 都吃低黏度的機油嗎,但是我看一些低黏度API SP。TBN不高,Loss by evaporation (Noack)高達13

目前好像只有MB 229.5 比較嚴 要求10。MB 229.71 低黏度 好像比API SP嚴格。
Xantia_L wrote:
你的車是這顆引擎嗎?(恕刪)


X 這顆引擎是近年才上市,台灣應該沒有穎引進這款
這 1~2年,日系,歐系車應該都迫於省油需求,引擎設計往低濃度的機油發展,
越低的濃度,看起來就是 NOACK 越高

歐系車通常引擎設計比較嚴苛,用油也比較嚴苛,所以 Benz, VW, BMW 的車廠規範,都比 API 還嚴苛
所以,我買油主要都看 VW的規範買了.....

以後不用再煩惱用什麼機油了, 最近看Tesla的 4680電池2022 即將量產,
這電池用卷的製造,成本低,快速;電極導出的部分多做很多,使得電子傳導距離下降大約 10倍,內阻也因此下降10倍,可以承受更大電流的充放電,發熱比以前少很多,同時新設計也更有利於散熱
這個新設計看起來或許絕大部分的車也不需要加裝超級電容來使瞬間加速更快了

新電池也不用再用鈷這個金屬了...

電解質看起來也不像是液態的了,似乎固態電池的優勢也不高了

這篇介紹非常清楚
https://youtu.be/hbPKE62aM0U




4680電池看起來更省空間了,電池側邊都靠在一起了,主要的散熱應該是靠上下的正負極

電動車的進步比我預期的快, 這個電池對電動車來說是一大進步,期待能看到 2022 的 Model Y 用此電池有明顯的進步,影片中可以看到 Tesla 有專利,其他車廠要跟進的成本將會比較高 ,Motul 聽說未來的發展會往電動車所需的變速箱油發展

https://am.u-car.com.tw/am/article/68374
最後有關於汽車行業生態轉變,有媒體也問到 Motul 產品如何回應電動車的需求。Lionel 指:「針對電動車的發展,技術將改變而重心會由引擎機油轉至變速箱油和冷卻液。行業生態的改變能協助我們開拓業務和顧客滿意程度的新領域。 我們正簡化實現碳中和承諾的程序,並為此已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當中包括改善製造、分銷、採購及研發過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