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快地,接續上週搶先試駕Mazda CX-60 33T之後,我們馬上又收到台灣馬自達的邀請,參加CX-60 25S的媒體試駕活動。相比33T在技術及質感方面的著墨,25S沒有直列六缸渦輪引擎的加持,也少了高調華麗的內裝鋪陳,但在那極具競爭力的價格面前,這一切似乎都不那麼重要了......。

Mazda在打造CX-60時,設定的目標便是要拓展更高階層的消費族群,才會大膽地以縱置後驅平台作為號召。然而,改變品牌形象這檔事並不是一蹴可幾,況且若一昧投入豪華市場而失去既有顧客群的支持,恐怕也是得不償失。CX-60 25S的定位就是擔任那承上啟下的關鍵角色,巧妙地將定價範圍落在CX-5 25T的價格帶附近,試圖拉近與預算型買家(CX-5 20S)的距離,讓想要升級的消費者們擁有更不一樣的選擇。至於真正要挑戰現有豪華品牌拚個高下,就交給CX-60 33T當先鋒。

藉此機會再複習一次CX-60 25S的車系編成,車型劃分25S Elite、25S Elite Plus及25S AWD Exclusive三等級,售價分別為118.9萬元、129.9萬元及139.9萬元,正好切進戰況白熱化的進口中型休旅車級距,甚至下探國產中型休旅車頂規車型的價格帶。另一方面,本次試駕的CX-60 25S AWD Exclusive,不僅是同價位休旅車中唯一的縱置後驅平台架構,更是少數有配備四驅系統的休旅車,配備部分也盡可能向高階33T車型看齊,集結不少獨佔優勢於一身。當然,若是要體驗純後驅的駕馭感受,那麼25S Elite Plus也會是不錯的選擇。

既然已有33T的試駕經驗,我們拿到25S的試駕車時最想知道的事情,就是兩者的性能及操駕會不會有很大的落差?25S的動力系統並非全新單元,而是以品牌現有的2.5升直列四缸自然進氣引擎重新調校,並針對供油系統及部分零組件進行優化或升級。該具引擎的最大馬力可達192hp,26.6kgm最大扭力可於3,000rpm釋放。和33T的六缸動力系統(284hp/45.9kgm)相較之下,馬力減少92hp,扭力也縮水將近20kgm,且也沒有48V輕油電系統的輔助,平均油耗為12.6km/L。

25S的變速箱配置與33T同為新開發的八速手自排,是以多片式離合器取代傳統自排變速箱中的扭力轉換器,並設有Sport、Normal及Off-road三種駕駛模式,可透過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來手動升降檔。

畢竟與33T有著快要一百匹馬力的落差,且也沒有渦輪增壓或48V輕油電系統從旁協助低轉速域扭力不足的問題,再加上過去與其他25S車款交手的體驗,原先預設CX-60 25S會是「溫文儒雅」的保守派,但輕踩油門起步的那一剎那立刻讓我們改觀,初段加速比預期中要來得輕快不少,輕鬆愜意地將車速提升至市區道路速限,沒有讓超過1.7公噸的車重成為太大的負擔。可見這具引擎的優化工程及新世代八速手自排的搭配,於CX-60 25S上帶來不錯的成效。

儘管如此,當車速邁向高速領域時,如此馬力水準就難有發揮空間,要再加速超車的話,深踩油門降檔拉轉絕對會是必要的。Sport模式會讓這過程要來得順心一些,但怎樣都還是比不上33T那具大排氣量六缸渦輪引擎的深厚底氣。同樣的,於山路爬坡時雖然不至於變成路隊長,不過與其他輸出相近的小排氣量渦輪引擎相比,得時時維持在扭力輸出的高轉速域好球帶,才能換取較為充沛的推進力道。好在變速箱的邏輯設定與換檔反應都還算得體,善用手動升降檔會讓這些高負載的狀況變得順暢一些。

真正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亮點,是CX-60 25S的動態操駕。坐擁品牌嘔心瀝血打造的縱置後驅平台,外加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懸吊架構,以及扭力分配以後驅為重的四驅系統,基本上無異於上一次接觸的33T車型。但因為車頭前方替換上重量更輕的四缸單元,車重一口氣減少超過160公斤,前後配重理當更接近50:50的理想分布。此外,CX-60全車系另配備與MX-5相同的KPC車身平衡控制技術,透過轉彎時對彎內側後輪施加輕微制動加以穩定車身,達到降低側傾的效果,是首次嘗試運用在自家休旅車。

種種先天優異的基礎設定為CX-60 25S打下良好的基本功,我們特別喜歡其Q彈柔韌的阻尼回饋,既可以舒服地消化坑洞爛路造成的衝擊感,又能在行經路面起伏時牢牢抓住車身,降低二次晃動的可能性。結合座艙與底盤對外界噪音的抑制與阻隔,讓整體行路質感拉抬至接近豪華品牌的水平,是同級休旅車難以望其項背的強項。而在車重減輕的優勢下,CX-60 25S於山路過彎時也比33T多了一分輕盈感,下盤支撐依舊紮實穩固,協調性相當出色,舒適之餘又有易於掌握的特性,不得不佩服原廠團隊的努力和用心!

在上一回試駕CX-60 33T的內文中已有提到,該車系是以晉升豪華級距的理念而誕生,在外型設計一定得與現行販售的其他Mazda車款做出區隔。CX-60延續品牌既有的魂動設計語彙,導入新世代「Noble Toughness(雅韌)」的概念於其中,強化大型車產品高雅大器的形象,並特別重視線條輪廓及比例分配的重要性。

主攻平價級距的25S,外觀就不像33T系列那樣有著風格搶眼的套件裝飾。車頭採用標準的格柵造型水箱護罩,下方及兩側進氣壩的造型也相對簡單內斂,但還是很有Mazda的家族特徵。25S AWD Exclusive的LED頭燈組標配與33T系列相同的進階智慧型頭燈(ALH),具備多模式自動切換及遠光燈遮蔽的能力,還有新增行人標記功能。

側面輪廓是體現CX-60與同級休旅車的不同之處,特別是拉長的車頭在一票採前驅平台打造的中型休旅車中顯得獨樹一格。這也讓CX-60的車身長度來到4,740mm,軸距則有2,870mm,體型與主流的豪華進口中型休旅車相當。

入門定位的25S於外觀少了許多鍍鉻或烤漆部件,採用黑色窗框,前葉子板的飾板也就沒有INLINE6的字樣。

除了25S Elite僅配備18吋鋁圈,其餘車型都採20吋鋁圈,25S Elite Plus及AWD Exclusive車型都搭配這組星芒分割式造型,不像33T系列的款式那樣亮眼,但與25S的外觀倒也匹配,輪胎規格為235/50R20。另外,25S全系列也未配備車身同色環車護板,而是以黑色防刮塑料材質為主,看得出與33T系列的定位有別。

水平向內延伸的尾燈造型賦予CX-60穩重寬闊的背影。值得一提的就是,後保桿下方區塊因為全部都採防刮材質裝飾,因此於33T AWD Premium Modern出現的鍍鉻排氣尾飾管,在25S車型上看起來就沒那麼明顯突兀。

內裝架構與33T系列雷同,但無法加價選配「暖沙棕」或「星砂白」套件,僅有最基本的黑色系可選,視覺效果就顯得樸素一些,不是會讓人特別驚豔的配置,但所有元素搭配起來依然和諧,且不破壞使用者體驗,是Mazda一貫的堅持。
- 飾板-1
- 飾板-2

皮質包覆的多功能方向盤也看得到霧銀飾條的妝點,但缺少33T系列都有的電動四向調整。左側區塊掌管多媒體、通訊及數位儀錶,右側區塊負責駕駛輔助系統的設定。
- 儀錶-1
- 儀錶-2

切換駕駛模式的同時,數位儀錶的主題也會跟著改變,呈現相對應的風格,但整體來說變化並不大。

中央螢幕的大小同樣也是12.3吋,內建最新世代的多媒體系統,但並不支援觸控,而是以多功能控制旋鈕來操作。和33T系列的差異在於沒有標配「Driver Personalization System」駕駛面部辨識個人化系統,所以螢幕兩側就無攝影鏡頭及紅外線的配置。倒是在33T系列標配的Bose環繞音響系統,也是25S AWD Exclusive的標配。
- Apple Map
- HUD
- 駕駛輔助
- 環景

因為沒有標配國人喜愛的通風座椅,所以雙區恆溫空調介面上又再多出幾個空白鍵;推測應該會是之後新年式或小改款會新增的重點配備吧!
- 無線充電
- 扶手
- 前座-1
- 前座-2
- 後座-1
- 後座-2

眾所皆知,Mazda車款大多都不是以大空間著稱,以身高177公分的我進入後座乘坐,感受上大概就是略比CX-5再大一些,座椅本身的乘坐舒適性也不差;但若是與相同尺碼的休旅車相比,空間感恐怕會敬陪末座。而喜歡大面積全景天窗的朋友們,也只能直上33T系列才有標配。
- 行李廂
- 快傾拉桿

褪去33T系列的華服裝扮,CX-60 25S不論內外都較高階車型少了些胭脂味,卻也在價格上多了更多親切感。不變的是優異體質營造出來的駕馭感受,在同一價格帶中真的難有對手可以匹敵。或許提到稅金或油耗還是硬傷,但除此之外已是瑕不掩瑜,畢竟能用不到140萬元的預算入主以縱置後驅平台開發的休旅車,還有什麼好挑剔的呢?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 Mazda CX-60 25S 的看法,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為汽車品牌聯名擴香組,共1個名額並採隨機寄出方式。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3年11月13日中午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Mazda CX-60 25S AWD Exclusive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自然進氣排氣量:2,488c.c.
最大馬力:192hp/6,000rpm
最大扭力:26.6kgm/3,0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雙A臂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35/50R20
車身尺寸:4,740mm x 1,890mm x 1,680mm
軸距:2,870mm
車重:1,758公斤
國內售價:139.9萬元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汽車品牌聯名擴香組 | Terrencesylphy |
◆抽獎實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