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取之於01 用之於01,轉眼之間,在01潛水這麼久,也真的很久沒有好好的寫一篇真正屬於自己的分享文及開箱文。在這個網路資訊充斥著爆滿般的雜亂資訊時,是否可以堅持己見,寫一些簡單扼要,發自內心的文章,確實已經真的不多。幾乎都是商業化的網路,本魯希望可以奉獻一些自己對於車子的看法,也想與大家分享為什麼我最後是購入Swift 1.0作為我至少5年以上的座駕。


畢竟,錢難賺,景氣不好的狀態下,花的每分每毫都是自己辛苦掙來的錢。



對於這些支出,總是會對自己有些要求和期待。



<前言>
出社會後,懵懵懂懂的踏入業務工作,也算是對於自己的一種挑戰,希望可以在業務工作上,獲得一些自己在學校和未出社會時,對於未來的想法驗證,因此在出社會的第二年,並購入自己的第一台車,也就是Peugeot 207。

對於自己擁有的東西總是有些期盼,畢竟從身體裡就有種反骨的態度,或許是自己雙子座B型的天生造成的吧,總希望自己的東西是跟別人與眾不同的。

2015年挑選了一輛自己以前很有興趣,在路上都會看到的206這車子的標誌牌,出發點很簡單,我想要買跟大家不一樣的車。雖然擁有期間的保養花費確實超乎自己想像,也學到一些經驗,但是在這兩年多的擁有的經驗,體驗到的操駕樂趣、行進間的底盤穩定度、法式浪漫的情懷,確實滿足了我小小對於歐系車的幻想。

或許,在現階段的我,正值業務工作的衝刺期,擁有這樣浪漫的車並不是低成本的事,但在未來總有一年,一但有了一些經濟底,在比較沒有負擔情況下,我希望可以再次擁有全新的標緻,再次享受那獨特的樂趣,回憶這兩年擁有標緻車的難忘經驗。

回歸正題,於是我真的換車了。我選擇了Suzuki New Swift 1.0 Boosterjet。


<賞車篇>

其實業務工作的需求真的很簡單,不外乎就是要省錢、節能、安全、方便,我把我的需求列為這幾大方向去比較。

1.省錢:車價越低越好,最好不超過70萬。
2.節能:油耗水準不要太差,至少15KM/L以上
3.安全:最少要有6顆氣囊、EPS車身動態穩定系統。
4.方便:小車級距,車身盡量不要超過4米。
5.私心希望:最好擁有運動化操駕配備,如S檔或換檔撥片。

我做了將近1年半的功課,只要有空檔的時間,我都會去各廠牌有興趣的營業所,去探討是否有更能滿足我的需求的車款,我記得我的賞車是從這天開始的…

<2015年11月>

當時看到最新的Mazda 2大改款,全新Skyactive的科技搭載,日系小車的底盤、全新設計的引擎調教、懸吊的調整、最重點是那魂動的全新造型設計,除了空間較小之外,這台車真的是在當時最引人入勝的車款,但當時較高的售價,和產地不是由日本生產的遺憾,只好暫時先放入口袋名單,在試乘的時候,還是對那輕快的油門加速,以及還算穩定的快速道路試駕,有著深刻的體驗。
我的感想是,這台車的底盤竟然接近我的Peugeot 207底盤穩定度,但日系車還是因為重量輕量化的緣故,在部分風較大的路段還是有一些漂浮感,但整體水準還是相當不錯,也讓我開始對Mazda有著不錯的印象。

<2016年12月>

從上次看車到現在,其實沒有什麼時間去想要換車的事情,但這時候讓我在網路上注意到在當時廣告非常吸引人的SKODA品牌,也讓我對這間百年車廠開始有了些興趣,不論他是否進口品牌,我認為還是非常值得去觀賞的。當然以我的需求,跟期望的預算,Fabia/Fabia Combi,這絕對是我的賞車首選。

與業務約了試駕,在坐上去並發動引擎那瞬間,我發現了Fabia帶來跟我的Peugeot 非常雷同的歐系氛圍,一種進口車應該有的沉穩,漸漸地在我的身旁縈繞。當我開上快速道路的時候,那輕快的油門反應,拜那DSG變速箱的快速換檔感受,以及1.2渦輪增壓的引擎動力,確實讓我對於這台車有著非常驚訝的感受。
雖然心中對於DSG變速箱還是有點疑慮,但是SKODA確實顛覆我對德系車的看法,差一點就真的下單,但最終還是有些考量點,否則還真是對於SKODA有著濃厚的興趣。

<2017年10月>

忙碌的一年又即將過去,精算著自己的交通費花上的費用,時間真的到了,於是開始這連續幾個月的看車之旅。

1.KIA Morning

幾乎是微型車的模範生,車身雖小,但在驚艷版的56.9萬車款,竟然擁有7具氣囊與EPS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等安全配備,在試乘時發現,只有4速的變速箱真的是他的遺憾,動力輸出比較單純,也不太會有什麼大馬力的感受,畢竟他的定位也不是動力取向,若單純只有市區代步需求,這台車真的很適合在市區移動,非常的方便。

2.Luxgen U5

在U5有消息要在台灣正式推出時,也對這台車非常有興趣,因為它有獨特的12吋大螢幕,以及APA智駕等等模式,都顛覆了我對於國產車的想法,在動力輸出的部分,因為是CVT變速箱,就算重踩油門降檔,也不會有太立即的動力反饋,但速度還是會拉上去,只是時間快慢的問題,不過這樣的動力對於日常生活已經滿夠用的。唯一對我的缺點是車身真的對我來說太大了,我租的機械車位完全無法容納這樣的車身大小,只好飲恨剃除名單。

3.Hyundai Elantra/Verna

在車價來說,我對於Super Elantra 1.6L(64.9萬)是非常有興趣的,因為在此價格可以擁有完整6具氣囊及車身穩定系統的中型房車,確實非常稀少,但業務幫我安排的試乘車是2.0菁英版…,強調1.6與2.0的動力輸出不會差太多,但這真的不科學阿…話雖如此,我對於2.0的操駕感受也是非常驚訝,開起來幾乎就是歐系車的寧靜,並且動力輸出真的非常足夠,再加上第一次開到有盲點偵測系統的車,對於新科技的新鮮感確實在這次試乘中表露無遺,但因為業務的關係,就對後續比較沒有關切跟積極,也沒有特別想去試乘Verna的感受了。

4.Honda Fit/City

全新改款的Fit S,其實在整體應該是最符合我需求的車款,主被動安全配備、小車大空間、本田操控熱血感、換檔撥片搭載,都是我對於小車的需求,於是當然列入我的口袋名單,至於City,雖然空間也是非常讓我驚訝,但畢竟4門車還是有空間上的使用限制,於是就暫時被剔除名單了。

5.Ford Focus 1.5L Ecoboost MK3.5
考慮Focus,完全是看了車評怡塵在那篇對於Mazda 3跟Focus的集評比較,當時他毫不避諱地聽到Focus的引擎聲浪後,所展現出的讚嘆表情,讓我著實對這顆1.5L的渦輪引擎開始產生興趣。

這台車我試駕了很多次,他那飽滿的動力感受,和那熱血的引擎聲浪,確實讓我對於福特車款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以往都覺得福特車就是比較歐式風格的國產車,但沒想到這台Focus確實在整體的表現上,都讓我對於這樣的中型掀背車改觀了,原來國產車也可以這麼有動力樂趣,那換檔撥片的搭仔更讓那種自己能操駕換檔享受的主導權,再加深了操駕時與車融為一體的感受,就是在這個時刻,我的心中標準就是一定要搭載換檔撥片,於是Focus就理所當然的出現在我的清單中。

6.Toyota Prius C

看上這台Prius C,是因為得知他改款後降為79.9萬的售價,難得可貴的日本製造,不用擔心國產後的重要部件可能因開發器具還未攤提的情況下,不用看到舊世代的科技技術,就可以擁有與國外同步的最新Toyota車款。
在試駕的感受,對於在低速時的全電力輸出非常的印象深刻,就像是捷運般的馬達聲音,在低速前進的狀態下幾乎不會聽到聲音的寧靜感,確實令人著迷,而最令人為之一亮的是那恰如其分的油耗表現,能源局所標示的26KM/L以上的油耗表現,或許這台Prius C 對於我的業務需求會是一項非常好的選擇。


7.Suzuki New Swift/Baleno

最後,就是考慮全新推出的Swift 1.0,以及搭載同樣引擎的Baleno。

會看到Swift,是因為公司同事在去年剛好以Swift換購加價新車,而中古車行回收的車價竟然破20萬以上,讓我對於這特別的中古神車,開始有了非常大的興趣。開始在網路上做功課,發現此顆三缸引擎,在動力輸出上不輸給其他自然進氣1.5~1.8的扭力表現,在馬力匹數上也還算足夠使用的情況下,我相信此顆1.0的渦輪增壓引擎,到時候的真的要賣的話,中古車價應該也不會太差,於是實際上的試乘經驗,除了怠速時的暖車會有點震動感之外,在行進中是完全感受不出來的,若那震動感可以再減少一點點,那麼這台引擎真的就是完美的代步通勤用的代表作了。
以上是我在短短兩個多月去看的車款,當然功課越做越多,自己對於車款的想法和內心總會越來越複雜。秉持著一開始所需要的用車需求

我把這幾台車列入我的考慮:

1.Honda Fit S 1.5
2.Skoda Fabia 1.0T
3.Suzuki Swift 1.0
4.Suzuki Baleno
5.Toyota Prius C
6.Ford Focus 1.5T


<抉擇篇>

對於我的需求,其實最讓我關鍵抉擇的原因,是後續保養維修的的成本。
因為業務需求,不希望在用車的時候,還要擔心車子是否有什麼問題,因此有比較有可能會出問題的車款,就不冒那個風險去選擇,因此剩下來的車款有以下幾款:

1.Suzuki Swift 1.0
2.Suzuki Baleno
3.Ford Focus 1.5T
4.Honda Fit S

整體評估下來,若要節能、方便、安全配備搭載的完整車款,這幾台都符合,但最終壓倒我最後一根稻草的是,稅金的優勢,也就是低於1.2L的稅金級距車。

也就是兩台Suzuki車款Swift與Baleno。

其實Baleno對於我是比較方便的,因為他的空間表現確實優於Swift很多,而且在儀表板的顯示狀態,是比較屬於熱血的感覺,但是最後考量的因素,真的是因為產地關係,畢竟,對於日本製還是有一定的信任度,印度產的Baleno畢竟還在觀察階段,之後的二手車價行情,誰也不太能保證。





我與Suzuki Swift 1.0冒險日記(黑銀)
SWIFT,就決定是你了。


我與Suzuki Swift 1.0冒險日記(黑銀)
交車第一天,直接開破百公里去後龍做活動。



因為我選擇的是幾乎全空車,所以連隔熱紙都還沒貼就開始開他到處趴趴走,也讓我認為開車還是要看得清楚比較重要。


我與Suzuki Swift 1.0冒險日記(黑銀)
在隔熱紙方面,我選擇了前檔:3M M70,車身、後檔:MF35
這樣的亮度不論是在白天或晚上,都可以享有非常清晰的視野表現。

我與Suzuki Swift 1.0冒險日記(黑銀)
在短短的過年期間,載著家人到處拜年、走走,開始慢慢地認識Swift,發現他真的是一部滿有駕駛樂趣,也有動力表現的一台小車,雖然只有搭載1.0升的渦輪引擎,但擁有低車重的優勢,開起來的輕快感,真的不輸一般1.6升自然進氣引擎的感受,反而在加速的時候,會有小小的貼背感,這是我在尚未認真踩踏油門前,完全意想不到的。

我與Suzuki Swift 1.0冒險日記(黑銀)
停車也要拍。

我與Suzuki Swift 1.0冒險日記(黑銀)
停邊緣一點,拜託不要靠近我的車。

我與Suzuki Swift 1.0冒險日記(黑銀)
原廠就非常亮的大燈設計。

我與Suzuki Swift 1.0冒險日記(黑銀)
漂亮的引擎室規劃。

我與Suzuki Swift 1.0冒險日記(黑銀)
往清淨的路上。

我與Suzuki Swift 1.0冒險日記(黑銀)
還沒1000公里,就決定殺上去武嶺。

我與Suzuki Swift 1.0冒險日記(黑銀)
驚人的高速油耗....我加中油95。

感謝大家看到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新的一年買到自己喜歡的車子,未來有新的資訊也會跟大家分享!
其中一張圖片是不是拍到麥拉倫跑車
toyotajian wrote:
俗話說取之於01 用...(恕刪)

請問這台車的煞車會太軟嗎
之前看試駕車評說煞車好像有點不夠力
這黑銀配色真好看啊
Morning車主路過
感謝樓主發表這麼好的心得,
說真的,
若是獨身或小家庭是很值得一選!
去年底買車也有考慮這台,不過還是比較喜歡mazda2的質感~

雖然油耗只有16km/L

Mazda2路過

ONCETWICE wrote:
請問這台車的煞車會...(恕刪)


目前里程1500左右、完全不會不夠力、踩大力一點還會點頭咧......

ONCETWICE wrote:
請問這台車的煞車會...(恕刪)

我覺的他試的那台車煞車應該有問題或操爆了之類吧
我自己的也是輕踩就點頭,試乘車也是

暱稱好難取 wrote:
其中一張圖片是不是拍...(恕刪)


眼力真好!!

ONCETWICE wrote:
請問這台車的煞車會太...(恕刪)


我覺得日常需求很夠了,踩大力一點真的會點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