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tmax wrote:
此次進站策略在第二停後輪胎狀況比維託好為何要跟維扥一起進站 ? 不解 ? 按常理應該要再多跑四圈後把時間拉長期後在進站的 !!
我的想法是,當時Kimi的輪胎狀況也已經不行了
在Vettel進站前的那兩圈,Kimi速度也明顯變慢了,變成和Vettel差不多的速度
如果不和Vettel一起進站,等Vettel換完胎出來,速度一定變快
Kimi再撐幾圈才進去換胎,又要從後面開始追
就算能追上,決戰點大概只能期望在最後三圈
等Vettel的輪胎磨耗過大,才有機會利用輪胎優勢超越
如果Vettel的車子與輪胎表現正常,那麼也許到比賽結束,都看不到Kimi向Vettel發起攻擊
與其等待機會,不如自己創造機會,兩人一起換胎,正面對決,看誰的pit效率高,誰的經驗技術好
其實在比賽進行到37圈,Kimi追上Vettel,何辛大叫Kimi很有希望拿分站冠軍時
我就覺得希望不大,不知道何辛在興奮個什麼勁
因為算算Kimi那套中性胎的圈數差不多要開始衰竭了
而Pirelli的輪胎一旦開始衰竭,速度會掉的很快
Kimi唯一的機會是在當時立刻超越Vettel,然後立刻拉出1~2秒差距
Vettel一被超越一定會立刻進去換胎,出來後全力衝刺縮短差距
Kimi則在輪胎衰竭之前再衝一兩圈,看能不能把秒差再拉大,才有機會奪下分站冠軍
如果Kimi無法在37圈前趕快超越Vettel,只要讓Vettel再守住兩圈,Kimi輪胎開始衰竭,那就沒戲唱了
果然Vettel又守住3圈(37~40圈),Kimi因為輪胎衰竭速度掉了
到40圈時進站換胎,Kimi的pit換胎又比Vettel慢,至此勝負已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