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 是一種精神⋯ 一項運動⋯

台灣唯一獲選D1GP選手馮仁稚:

「賽車」 是一種精神⋯ 一項運動⋯

「賽車」⋯
是一種精神⋯
一項運動⋯
不是讓你在大馬路上的競速比賽!
如果你讓賽車成為一種危及他人生命安全的運動⋯
那就算你的車改的再好⋯
開的再快⋯
都不配稱做是「賽車」。。

2012 D1GP 馮仁稚參賽影片Highlight



馮仁稚語錄:

賽車是非常燒錢的運動,台灣的贊助商少之又少,
也非國外職業車手,領的是高薪,我們只能靠自己。

然而那些說我自創品牌已經開始商業化的人們,
你們有想過...你們又為台灣車手付出了些什麼嗎?
若沒有,請停止你的嘴砲,因為我們現在所做的,是在挽救台灣賽車界的命運。

也請各位繼續支持我,
所有我在國外比賽的第一手資料都會收錄在 Speed-HD.net...
若是我還有一點能力,我會一直拼下去,
直到全世界插滿我們中華民國的國旗,那是我最大的夢想!

「賽車」 是一種精神⋯ 一項運動⋯



2004 亞太觀光盃重機年度總冠軍
2006 八峻走行會亞軍
2007 台灣甩尾菁英盃冠軍
2007 高屏尖端最速街車測時賽FF喜美-第一站冠軍
2007 高屏尖端最速街車測時賽FF喜美-第二站冠軍
2007 高屏尖端最速街車測時賽FF、FR-第三站冠軍
2007 option盃自排組.A組.三冠王中國亞太漂移公開賽冠軍
2008 龍潭TURBO前驅組冠軍
2008 大陸OPTIMA盃冠軍
2006~2008 龍潭OPTION多項賽事冠軍
2009 鹿港漂移表演賽冠軍
2009 夢時代漂移表演賽冠軍
2010 夢時代漂移表演賽冠軍
2010 上海天馬論價GT組冠軍
2010 TTCC無限改裝組冠軍
國內OPTION、SPEC-R甩尾賽事固定表演嘉賓、評審
2011 台灣夢時代飄移表演賽冠軍
2011 福建省廈門,廣東省深圳,汕頭飄移培訓指定教練
2011 上海天馬史翠英盃專業組全國冠軍
2011 河南禹州站全國冠軍
2012 日本D1GP世界選手挑戰賽 世界第三名
2012 天津世界汽車飄移系列賽 世界第二名



「賽車」 是一種精神⋯ 一項運動⋯
文章關鍵字

kevin0215 wrote:
台灣唯一獲選D1GP...(恕刪)


標題

只能說台灣還在過去內種保守的觀念,一定要把賽車跟飆車畫上等號

而且國內政府也無心推廣賽車運動。

看看人家那個對岸賽車一下就發展到算成熟的地步

甚至是比大陸還晚發展的韓國不只幾近已開發國都已經有F1的賽車場了

至今台灣還在做什麼.....
不要讓我們在路上飆車
試問政府 我們的賽車場為甚麼都少之又少
龍潭賽車場為甚麼蓋的時候是一次次的阻撓才能蓋成
政府袖手旁觀 反而怪罪這些蓋龍潭賽車場的同好
我只能說 明明想法跟觀念完全不同於一般在路上飆車的行為卻被劃上等號

整天沒在做事的屁孩 wrote:
標題只能說台灣還在過...(恕刪)


保守的觀念(X)

荒謬的觀念(O)

其實我想分享一個觀念,是從我4月到日本D1台場站後看到的一個現象.

任何一項運動,都要先有民眾的支持,才會有相關單位去重視,如果賽車運動

支持的民眾多,政府會不支持嗎??

4/14週六,D1會場湧入6千多名的觀眾,但天氣超冷,下大雨,如果在台灣,民眾應該都走光了,

但在日本,大家穿著雨衣非常的有秩序地看比賽,就算再冷,我也沒看到有人離開.

4/15週日,大太陽,會場湧入一萬多人,從早上9點,大家都非常熱烈的參與,一直到下午5點多,

比賽結束,想說,慘了,等下這一萬多人,都擠在電車上,會瘋掉,所以我就像台灣一般民眾一樣,

快速的把攝影及其他設備收完,準備衝向電車,但是就在我快速地穿過人群,快步的往電車站衝,

走到電車站下後才發現,奇怪,所有的人潮並不是往電車站,竟然是所有一萬多人,全部往賽道走去

大家都想去與賽車及賽車手拍照或是要簽名,我到了電車上,我竟然還有位子坐..

從這件事後,我一直再想,任何一項運動,就算沒有政府的支持,

觀眾的支持才是延續一項運動的的根本.

所以如果你支持賽車這項運動,請到場支持你愛的車手,支持你愛的運動

有人潮才有商機,有商機才有贊助商,有贊助商比賽才能不斷的舉辦,才會有政府的支持..

其實一切的根本都是自己啊....
不過說穿了還是車迷以及少數車手自己不自愛

很感謝Speed-HD.net對國內車迷以及車手的照顧
一直以來台灣都有車手在國際舞台上默默打拼
以往都只能靠車迷互相傳遞消息
少了一個正式點的管道

不過說難聽點,台灣有不少車迷水準很低
網路youtube看很爽後
就上馬路/山道表演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超速就是超速,違規就是違規
沒什麼好說的
一直以來台灣都有場地給你跑
的確不是國際一流的場地
不過安全第一
在封閉的場地你怎麼跑一定比一般道路安全

我們台灣也有很多真得很熱愛 "賽車" 的同好
不習為了出國參加賽車學校投入重金
寧可把錢省下來參加正規賽事,也不亂改一般道路用車
為了賽車很多人也都勒著褲帶在生活
就是真的熱愛賽車

現在大鵬灣也有了
不要在一天道晚說什麼沒場地沒場地
全台灣卡丁車場也不少
25hp二行程kart都不能完全操控了
憑什麼250hp的房車你覺得你可以?


我想講一下我最近在跟近50個號稱賽車店家及車手談及贊助他們比賽的情況.

首先我為何創立這個平台,因為我一直再想(賽車)這個全世界收視觀眾僅次於足球的運動,
為什麼在台灣推不起來,很多人會直接跟我說或常常看到新聞,因為政府不支持,
政府不蓋大賽車場,政府如何如何…..,但我覺得,請問政府為什麼要支持這項運動,
民眾都不支持了,只要看每次有舉辦賽車活動,到場觀眾有多少,1千、2千??就可以知道,
這項運動所帶來的成果符不符合經濟效益,尤其比較它燒錢的速度,往往辦一個路跑,
效果都比這好,試問,如果你是政府,你會怎麼做.
  
再來說說店家及參賽選手,我在與他們接洽談贊助,我都會試著詢問他們的比賽計畫,
以及他們對於這項運動的想法,90%的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有希望我們贊助它們多少金額,
然頭抬的高高的,覺得自己很屌,很厲害,試問如果是你,你會花錢在他身上嗎??

(就如同有個不認識你的人買了一部車,跑到你開的改裝店家說,老闆我很厲害,
你贊助我一顆引擎,你還很有耐心地跟他說,OK你很厲害,
請問你我贊助你這顆引擎的用途是??
他的回答是:我很厲害,我高速公路可以開200,我很會飆)

  你會贊助他嗎??如果你是很認真的想參與這項運動又苦缺經費,我們是非常願意贊助的,
但你至少先要靜下心來先想想,你的計劃是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
你可以為了奪冠做多少程度的犧牲等,只為耍帥的,我們就沒什麼好談了.

  以我們最近所贊助的車手劉家豪及馮仁稚來說,我們在他身上看到了熱誠,
以及常常與我們溝通他的比賽想法,大家都是為了一個盃,而拼命努力,
從最早到賽道,以及賽前靜下心想策略,這是我們要的,不管成績如何,
至少他們是在燃燒自己,就為了一個冠軍名次,運動選手的態度就是應該要如此,
不管今天是賽車還是籃球棒球高爾夫等,你一定要先拿出你最好的一面讓人看到,
才有可能讓人去支持你.

  我也常常在想要靠政府支持還不如去買樂透或對發票,所以我有了一個構思,
然後花了四年的時間在架構SPEED-HD這個網路平台,我認為與其靠政府不如靠自己,
像我非常愛看賽事,我想如果有一個賽事開放平台如同基金會一樣,
透過每月的月費來去贊助選手,讓選手每月都有一筆參賽費用作為整備賽車用及旅費,
這樣才能延續車手生命,觀眾也才能繼續地去支持他所喜愛的選手,看看現今台灣環境,
有多少位有天分的選手,死在經費這一關,雖然我們一開始的贊助金額不高,但積沙成塔,
總會有一天的,因為通常賽車手的自尊心都非常高,如果要靠朋友贊助一千兩千,
通常拉不下臉,又不是乞丐,頂多不跑了,這樣只會埋沒台灣這個賽車沙漠裡有天份的人才.

如果你是熱愛賽車,有計畫參賽,有熱誠,歡迎你來與我們洽談....
賽車運動固然是好
但是希望不要變質
在高雄~看了好幾場甩尾表演~
高雄的車展~
電視新聞播報的車展
網路上網民最愛PO的影片

都是SG

焦點都被模糊

我發現鏡頭都只朝向SG

沒幾個人拍車

確實達到吸引人潮

但是最後得到的結果~民眾注意的不是賽車精神~是SG大好~


賽車不是精神,也不是運動。

那只是個人的觀念與看法而已.....
而那些賽車的精神,或運動.....都很可能成為你目前生活上的泡影。

so....賽車是精神或運動,對於現在的你,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結局一番遠かったのは自分の心さ

kevin0215 wrote:
我想講一下我最近在跟...(恕刪)


真得很感謝有Speed HD這個平台
慢慢開啟台灣賽車運動的轉撥
讓國內車迷能看到更多精采的賽事

也由衷希的希望我們國內的車迷可以提升自己的水準
表現出對真正賽車運動的支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