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消息] 任天堂發表Wii U後 股價跌至五年新低


沒錢只能當阿宅... wrote:
看這台WII後繼機的...(恕刪)

不談股價甚麼的...(像是apple也發表了新服務導致股價下錯吧? 那apple要沒日了?)

我其實不大明白這台主機為甚麼不被看好... 其實失望相對只是之前wiimote太突出而言吧?
不作股東作玩家, 不看好的原因在那?

Wii近年的瓶頸是沒有三廠支援, 導致空窗期出現!
這是事實吧?
Wii上有老任自己這最強一廠加持, 千萬級作品是本世代最多的, 這也是事實吧?
從這點我相信老任靠自己, 可能會有軟件空窗期, 但至少餓不死自己, 應該沒錯吧?

現在WiiU不談把手, 只談1080P輸出, 加上E3會上發表了不少明顯是跨平台的作品(還真是用友機作出的畫面咧!)~

在第三廠支援本來由兩家HD機分佔, 現在變成三家一起分!
而老任主機本身有作為最強一廠的實力...

即是優點繼續保持, 但缺點卻彌補了...
作為玩家, 究竟可以從那方面看衰呢?

經歷了Wii的這5年, 大家其實真的看到第三廠的不積極吧? 就算手把再有特色, 甚至可變飛機, 但只要想跨平台的情況下, 三廠還是會將手把當作普通手把用, 不大會使用特別的功能! 看友機的6軸, 有多少跨平台遊戲有為了友機而特別使用?

那麼其實老任的任何特色... 使用的大任都只會落在老任這領頭羊身上... 說領頭羊是好聽的, 但實際上很多情況下顯示這群羊只有這麼一頭領頭羊, 根本沒有羊跟進; 這對不對?


怕的其實只有售價問題~
如果售價太貴真的會防礙拓展!
但如果相對便宜...至少和友機相仿(友機在WiiU推出時一定會降價, 相仿是指這降幅與原價之間)... 應該問題不大吧?

除售價之外擔心甚麼?
硬體效能甚麼的話... 實際上友機們動作再快也要下年才能發表新機, 後年才能發售... 應該會有一年差, 而就算友機有新機, 機能差距在1080P的電視限制下, 應該不可能令到三廠不能跨平台... 就算後年友機真的推出新機, 但三廠仍可跨平台的話... 機能差距的問題存在嗎? 不要忘了真的到後年有新機, 新機的價格, 機能更超越的硬件成本, WiiU經營一年後的調降空間, 三廠仍然跨遍三機的事實... WiiU後友機會不會很快有新機我還真的很懷疑!

那麼, 作為玩家, 其實不看好在哪裡呢?
當然, 作為股東或投資者的不用回答, 股價下滑已足夠不看好的了~

kamemonster wrote:
不談股價甚麼的......(恕刪)

作為玩家為什麼不看好
我想是因為大家對任天堂期待太高了

wii的推出
大家也接受了1.5倍gc能力的wii
原因是體感給人耳目一新

今年的wii u發表的控制器是任天堂的重點
如果在去年年初發表還是會令人耳目一新
偏偏晚了一年半
如果今年推出就算了
結果是明年年內預定
目前市場又有會賣超過250美元的消息出現
也許有些人不清楚為什麼定價那麼重要

因為從任天堂一推出家用主機
就是用250美元(日幣25000)定價
這個定價對於任天堂是有意義的
原來是任天堂老社長當時推出fc之前
曾經訪查市場能接受的價格
後來是以日幣25000
美元通常是以250元訂價

有印象的人應該記得ps3發售的時候
訂出的價格被嫌貴
高層還跳出來說已經很便宜來回嗆
後來更有句名言流傳
ps3可以使用十年的說法出現

而任天堂更是成本抓的超精準
當年sfc的製作成本超日幣25000
但是任天堂以量制價
一次定300萬顆cpu來降低成本
當然要手頭有現金
還一次付清
總是不超過25000

而sony的做法正好相反
拼命塞東西
結果售價無法壓低
還被消費者罵
看看ps3的原始版本是雙hdmi、雙網路輸出
後來還不是迫於現實變更規格

今年的任天堂已經想改變原先的定價模式
從3ds的日幣25000開始
任天堂想走出廉價玩具的代名詞
而wii u也有突破日幣25000的可能
這就需看市場的接受度如何了
依目前來看貶多於褒

宿敵sony就聰明多了
ps vita定價比3ds低20日幣
極具挑性意味
等wii u定價發表之後
相信sony還會有小動作
說不定再調降ps3售價

如果瞭解任天堂怎麼對過sony
我相信大家不會同情任天堂
至於微軟對sony做的的事
上網就查的到了
反正這些廠商的恩怨情愁不關消費者的事
我們要的只是好玩的遊戲就好
chiyenms wrote:
這個 '你認為' 的...(恕刪)

任社股票在Wii U發表前就跌掉不少了~
再說
若沒記錯的話
Wii U和PSV售價應該是同一天發表吧?

GOOGLE一下網路新聞的確是有"專業分析師"歸咎於Wii U
倒是沒看到有"專業分析師"連想到PSV售價對任社的殺傷力
如果你選擇相信那些"專業分析師"
就當"非專業"的小弟隨口說說吧~
kamemonster wrote:
不談股價甚麼的......(恕刪)

我是不知道國外玩家有什麼反應
但是光看這個板面大概也可以略知一二

就個人觀察
不看好的玩家很多根本搞不清楚Wii U那個新控制器的優點在哪?要怎麼應用?
光看板上一堆拿新控制器和掌機/平板比較的論調就知道了

當然
會讓玩家誤解(宣傳重點放在新控制器 外型就是平板和掌機混合體 甚至讓人以為那就是主機)
絕對不是玩家的錯
只能怪任社宣傳不力
加上距發售日尚遠 還有太多資訊未公開~

ps.
話說
在這個板面不看好Wii U的板友很像也沒有很多
只是"發言比較多"罷了
害我一直跟著"平衡報導"
搞不好還因此被認為是"任飯"

看來看去
不看好的理由不外乎就是:
1.新控制器用法->了無新意?->不看好者真的知道怎麼用嗎?
2.售價->超過250美元就嫌貴?->那現在的PS3/XBOX360售價?
其他本人閒著也反駁了不少篇文章~不再贅述






我愛一條柴 wrote:
作為玩家為什麼不看好
我想是因為大家對任天堂期待太高了


我也是深信 只要市佔第一的主機,第三廠就會瘋狂的開發在這一台機子上....結果呢?


我愛一條柴 wrote:
有印象的人應該記得ps3發售的時候
訂出的價格被嫌貴


ps2當時也是貴鬆鬆,結果還是賣的超好,ps3是sony也深信這個模式...

我反而最常看到wii真得很便宜嗎? 加上四個手把 價錢就遠高於ps3了


我愛一條柴 wrote:
ps3可以使用十年的說法出現


因為ps2真得戰了10年

我愛一條柴 wrote:
而wii u也有突破日幣25000的可能


應該是會突破的,社長都有這樣的說法了,不知道會高多少,
要看Wii U 最後硬體開出來的規格是怎麼樣....

我愛一條柴 wrote:
如果瞭解任天堂怎麼對過sony


幾百年前的事還要再拿出來講,就是因為這樣,所以sony渡過了風光的ps與ps2時期


身為消費者,售價當然愈低愈好,但我真得認為25000日幣只是任天堂原本的堅持,
所以在硬體上面都會做某種程度的妥協...
gc也是25000日幣,結果呢? 在ram做了妥協下,畫面普遍比不上xbox
降價降的也比ps2快,這時期對任天堂也是比較慘的時期。


我是不希望任天堂這一次在Wii U 性能上做妥協,更希望他能大一點,性能好一點,
走ps2、ps3模式,最後再來個slim版的...,這樣就真得可以再戰10年了
supermario64 wrote:
應該是會突破的,社長都有這樣的說法了,不知道會高多少,
要看Wii U 最後硬體開出來的規格是怎麼樣....


岩田聰接受訪問的時候是說不低於2,0000日幣($250 USD),
25000日幣這個消息是日本某個打手網站散播的。

我愛一條柴 wrote:
作為玩家為什麼不看好...如果瞭解任天堂怎麼對過sony
我相信大家不會同情任天堂(恕刪)


嘛...
我看到的版本是SONY在合約上做了陷阱, 讓老任SFC要用他們的CD-ROM~
同時, SONY可以生產兼容老任SFC的主機, 這兼容機能兼容老任遊戲, 老任CD-ROM遊戲, 還有"SONY可能自家出的遊戲"... 那老任不是變成替SONY打工的嗎?

這... 老任弄清楚這個的時候, 就算違約也是情理之中吧?

反過來應該是不會同情SONY才對吧? 你看到甚麼版本啊?

不過今天談這些老黃曆, 又能如何?

至於你終於弄清楚WiiU是甚麼時候推出, 我很高興~
路邊的浣熊 wrote:
岩田聰接受訪問的時候...(恕刪)


應該是美日的訂價的差別而已吧!

我曾經看某個訪談,有說到任天堂確實會刻意壓在某個價錢下,認為那個是消費者
最能接受的價錢...

因為25000日幣好幾次都是日本主機首發價錢,可能因為這樣就變成一個印象了。



最近的一次關於3DS的訪談,宮本茂先生有講到3ds因為成本考量,本來不放陀螺儀的,
後來成本允許了,就放進去了....

訪談內容:來自巴哈姆特 不過這篇主講 Wii U的開發理念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60283&snA=25890&tnum=1


因為3DS這一次是開了任系掌機的高價了,就是25000日幣

Wii U 超過這價錢,我覺得也蠻合理的....但還是希望不要超過太多啦!


supermario64 wrote:
我也是深信 只要市佔...(恕刪)

ps2發售的時候
主要的對手是dc
(而dc的是微軟技術支援)
當時sony的確是用了一些"手段"整了sega
造成dc成為sega王朝最後的主機
不然以當時的dc初期遊戲成熟度
就遠遠比ps2好太多了

ps2成為霸主只能說是時勢造英雄
當時放眼望去沒有對手
後來的xbox與gc推出時間已經太晚了
沒能撼動ps2的地位

後來360搶先發售奪得先機
而sony還是犯下同一個錯誤
沒提供遊戲的函式庫給第三廠
ps2時期已經含恨的第三廠
這次心懷不滿
而ps3也因為遊戲空窗期讓消費者失望
開發費用暴增導致日方小遊戲商寧願躲在掌機下減少開發經費
天時地利人和的360順勢崛起

wii則是任天堂不往朝技術導向的首步
在當時是成功的
wii u就靜待發展

另外樓上是反諷嗎?
我是指wii u可以連戰十年的部分
kamemonster wrote:
至於你終於弄清楚WiiU是甚麼時候推出, 我很高興~

我也很高興我弄清楚發售時間
可惜的是又錯失了先機
怎麼我的印象與你不同
還好我找到連結
想看的人就看看吧
歷史不會被抹滅,除非記錯

這篇是雜誌寫的
我也看過
當時是把任天堂當惡人同情sony
所以寫的有點偏sony
不喜慎入
不過當成茶餘飯後來看還可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