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iU的問題, WiiU會有多失敗? WiiU可以撐多少年?

標題殺人法,但基本上我是想先抑後揚啦!

不少人對WiiU不看好~(嗯...這板上有不少人嘛~)

本身對任天堂有成見的部份不論, 因為那部份真的是再多言詞都解決不了, 就等於有宗教信仰的人很難放棄信仰, 性取向方面(不論男女)也很難被人改變, 就算再有理, 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就不論了~

放下那邊的成見, 縱合看來, 其實熱心板友們大家"善意擔心"的, 總的來說如下:

1. 這個平板式的手把, 因為今天平板電腦盛行, 變不稀奇了! 不稀奇就沒有賣點, 沒有賣點就賣不好~
2. 老任在2011年才公佈2012年出一台支援1080P HD輸出的主機, 人家出幾年了, 今天才出有誰會理?
3. 從傳聞中得到的硬件使用資料, 加上老任從來不虧本賣的傳統, 這台主機一定很省成本但賣得不便宜, CP值不高, 不是好的電子產品~
4. WiiU今天才來HD, 友機還未有下一代機的資料, 友機出來下代機, WiiU會不會撐不久, 買WiiU不會很笨?

逐點來論, 其實有不少板友都談過, 不才就這樣再寫一點, 權當補充之類, 大家加減看看吧~

1 的問題, 其實老任發表了的消息到現在, 這手把只能圍著WiiU用, 將來會不會改不知道, 將來會不會有元件推出來改變使用用途也不知道... 但現階段來看, 他就是個有觸屏的手把而已! 或許... 用電腦使用者較能理解的說法, 我想不少做設計或是做程式開發的朋友, 工作上也是兩個屏幕齊用的吧? 今天的顯卡大多都支援多屏顯示, WiiU手把其實就當作是電腦的雙屏顯示好了! 只不過這個第二個屏是無線兼取是個觸控屏而已; 理解這點的話, 應該不會太過想像這會和TABLET或PAD一類, 甚至自家友機爭搶市場吧? 因為限制不能離開主體太遠, 已經是最大限制了, 所以和掌機平板沒有可比性; 當然, 要扯到宣傳, 一般用家看到的看法甚麼的啊... 還有一年左右的時間, 看看老任的宣傳怎做好了! 這是大家猜不到也不知道結果的, 單純說"一般使用者那會管那麼多, 當然一看到像平板就會看成平板和平板比較的啦?", 這沒錯是一種可能性, 但也應該算是主觀心態, 反過來說, 支持一邊也可以說"老任也不是蠢的啦! 會有宣傳及解說這個怎麼用的啦! 怎麼可能會令人混淆!"這樣同樣是主觀願望, 實際上說不說得清也是不知的, 但基本上因為雙方都一定程度有理, 不知的就不知了, 沒必要為此特地唱衰吧? 當然, 讚好也是不必的; 個人只是期待老任本家怎去善用這個特色而已, 期待不算讚揚吧?

2 的問題嘛... 我個人自己以前幾篇也有寫過"其實WiiU"算是對3廠妥協的一個方案, 今天3廠在友機上出的作品, 會跨到Wii的所在少有, 就算跨了也是找外包的同名作品... 質量差很多(看那need for speed), 但這算是無可奈何的, 因為Wii的硬件機能真的不夠, 不是每家廠都是老任, 會為一個平台的特性去設想怎樣玩才最好... 大多是針對最大公約數的市場風向/使用者口味作調整而已, 一個籃子放所有雞蛋是危險的, 所以這樣做也沒錯就是; 那麼說老任有先見之明... 之前5年用Wii賺飽了! 或是說老任沒眼光, 5年前看不到HD榮景... 你覺得亡羊補牢也好! 你覺得知恥而後勇也好! 今天WiiU是要對應HD輸出了, 算是解決了2010年開始的遊戲空窗多又多的問題... 至少在E3上, 實際上可以看到有幾家3廠有使用友機的畫面替代發佈... 嘛... 這多少算是善意的回應吧? 雖然歷史上發生過一家軟體公司在老任主機上發表了3D版的名作遊戲畫面, 最後卻沒在老任新主機上出遊戲的... 不擔保歷史不會重現, 但今天要重現這歷史的因素就我看來是嚴重不足的, 所以也應該不要太擔心了吧? 不論友機出了幾年HD, 現在老任WiiU跟上, 在3廠資源上... 3廠多個籃子可以放雞蛋, 老任自家可以避免空窗太多, 怎也應該不差吧?

3 的部份算是有點從2的地方而起, 硬件問題...
個人覺得硬件問題大多是核心玩家關注較多的, 一般使用者會很介意嗎? 其實大多應該主要介意有甚麼好玩吧? 而硬件問題算是很受到注視的... 應該是由3D 多邊型遊戲成為主流之一後開始的吧? 多少多邊型, 可以開的特效, 材質細膩與否等等... 大部份人也不想買過時的東西, 同時大部份人也不想買太貴的東西... 這中間做個平衡算是不少核心用家很會考慮的地方吧? 至於值不值得, 過時不過時, 過時多久...算是很主觀的地方... 個人評論不了, 百樣人有百種價值觀... 但對遊戲主機, 個人要求很簡單, 有想玩的遊戲就好了! 但這點我不能強硬要求別人也認同... 所以說... 真要說覺得值不值得, 便宜不便宜...不如等到官方售價出來再說吧? 現在的資料大家估約是一定超過25000日圓或是超過30000日圓... 但上限沒有定... 要配怎樣的硬件, 覺得中間有多少值得成為設計費... 真的很主觀, 沒人說服得了誰, 個人的情況是港幣$3000-$3500也可以接受, 不過就算超過了, 個人也會因為只有這台機才能玩到的遊戲而購入, 所以值不值得只有個人看法就是了~~

4 的部份嘛... 討論硬件其實沒甚麼問題~(這段很大部份是我抽自參與某個討論的)
但在遊戲主機上我個人覺得有點失焦了吧? 畢竟遊戲主機不同於PC可以隨意更換, 遊戲主機的是一用就好幾年的硬件! 所以會討論WiiU可以撐多少年嘛?
個人看法主要是回到2的部份, WiiU有沒有3廠跨平台來玩? 上面我自己是蠻肯定3廠是肯定會跨的, 老任可以吃到3廠的一份蛋糕~
那麼好了...
這樣說吧...
硬件很熟的朋友, 其實我硬件不熟, 而且還一定程度膚淺, 所以看遊戲畫面可能真的有點簡單了, 請見諒~
現在這塊傳聞中的WiiU使用的硬件晶片, 要價多少, 要多少RAM才能順暢輸出1080P的畫面?
而假想友機品牌會出新機, 在"可能又再賠本賣, 但應該不會賠超過5%", 而主機的價錢壓在$400美金之內...但這塊硬體要強大到"同為1080P輸出, 但3廠選擇跨到老任WiiU上時, 就算將材質簡化, 減少部份光源和耗能特效的情況下, 還是絕對跨不了的"... 有這合符這幾個條件的硬件嗎? 要未來5年內能拿出來的產品好了~(個人對硬件不熟, 有的話歡迎提供討論看看, 謝謝)
我覺得很多人買遊戲是看軟體... 大家有看見友機兩台跨平台遊戲表現上多少有點效能差... 但有多少人會因為3廠的跨平台表現較差就"特別再買一機"... 大多考量是"1廠+3廠加起來新/大作"吧?
但中間有關硬體問題..."強大到3廠想MINOR DOWN也不能跨Wii, 比例之大大到像今天的Wii和友機, 但成本合理可以成為對手主機武器"的硬件... 其實現在有沒有呢? 沒有的話, 會在WiiU出來後幾時有? 或幾時跌價到可以成為對手主機武器? 熟識硬件的板友請指教一下~
個人認為, 在3廠追求"玩家最大公約數", 現在電視的解像度最多是1080P, 3廠的遊戲開發資金不可能無上限地無限追求細膩畫面... 所以, 就算友機的次代機出來, 其實要硬件將WiiU拋離到"3廠移植/跨平台不能"... 個人真的認為很難~

基本上, WiiU最差也就是3廠有跨, 老任1廠仍出自己的, 主機怎樣也會分到市場一部份的了... 可能沒有像Wii那樣早期拋離友機很多... 但要說看到WiiU一定不行或是拖垮老任的話, 我是想像不出很合理的理由就是~
文章關鍵字

kamemonster wrote:
標題殺人法,但基本上...(恕刪)

又還沒推出
何以來失敗之說??
反正
市場機制與時間會證明誰是最後的贏家
我不會看好任何一家遊戲商的主機
我是純粹玩遊戲
遊戲好玩,合胃口,有創意
我都會考慮買單
還是那句話~會買就是會買
kamemonster wrote:
標題殺人法,但基本上...(恕刪)
我是覺得不會失敗到哪去
但是也不會跟WII一樣那麼成功的...
核心玩家:買這種升級0.5代的爽度不足
(全機制霸者例外....)

休閒玩家:我有平板智慧型手機了 同樣能輸出大螢幕玩雙螢幕/觸控

kamemonster wrote:
不少人對WiiU不看好~...(恕刪)

老任:菜已經端出來了,不然勒~

想挑嘴…再等個五年吧~!!

目前有以下三種消費族群
a、任迷核心玩家

b、不是任迷
不會很快的購入
會先觀望看看

c、還有一部分是衝著好奇心去購買的人

人數是a<b<c
基本上a是任天堂的基本盤
看n64、gc的銷售量大概就可以算出了
wii則是abc皆有
但是因為c族群越多反而會造成輕遊戲氾濫
正所謂成也藍海敗也藍海

a是會持續購買的人,也是平均購買片數較多的一群
基本上遊戲廠商比較喜歡這族群
相對來說比較死忠

b就是多平臺的人
這些是屬於有好遊戲就會去買
不會特定支持某一家
相對來說比較理性

c就是被潮流吸引
因為話題或是某些原因購買
但是玩遊戲的時間不久
比較喜歡玩簡單的遊戲

在wii時代雖然銷售量衝高
除了話題之外
再來的是價格
導致有了360wii或是ps3wii的說法
但是當ps3與360走出自己的體感之路後
wii的地位就漸漸不利
也或許是風潮已退
畫面不佳的問題就又被提出來討論
迫使任天堂必須重視這個問題
在來是新的體感之路要怎麼走

以目前的發表會來看
若是老任沒有留一手的話
我覺得未來的情勢會對老任很不利
若是有保留的話
我想老任是想看看其他兩家會不會也在今年公佈新主機計畫
再來決定之後的戰略
看看誰最後可以留在客廳裡
我愛一條柴 wrote:
目前有以下三種消費族群
a、任迷核心玩家
b、不是任迷
c、還有一部分是衝著好奇心去購買的人


這種分類法, 不合分類上 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的原則

然後不同人視當時的心情狀況環境認知天氣氣溫等 也有可能隨時在各分類中跳來跳去

這種東西又不是天生或規定的, 沒有任何今天被歸類成任迷, 明天就還是後天也是永遠都是一生都是任迷的理由


看遊戲能不能吸引玩家掏鈔票囉,

要是能讓人眼睛一亮~那就能大賣!!

重點是「遊戲」
我也覺得手把加螢幕這點子蠻無聊的。會需要用到雙螢幕的遊戲超少,到時候大概會變成雞肋式應用。小螢幕只是拿來顯示道具欄/狀態值/小地圖。NDS上面一堆遊戲就是這樣。

目前看來雙螢幕互動沒有很好玩。(相機/高爾夫/射飛鏢/狙擊槍)。跟當年體感的震撼力差很多。

我覺得是因為體感已經有Kinect這個王牌檔在前面。雙節棍再怎麼改造也贏不了Kinect。偏偏Kinect技術又是微軟自己開發的。任天堂無法模仿。所以最後只好放棄體感,另外想一個點子。

現在就是看雙螢幕派跟Kinect派兩邊人數多寡,看觀眾比較支持哪邊。

照這樣來看,最危險的是Sony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