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yijun0913 wrote:
有接觸過影像辨識的都...(恕刪)


微軟裡面怪物等級的工程師非常多...
整體素質其實比google好!!!

可惜一間公司會不會走下坡完全看"領導人的素質",所以如果微軟的高層真如李開復自傳所述,我對M$就不大看好~~

henryyeh wrote:
我覺得很多玩家都很奇...(恕刪)


贊成+1

我覺得是台灣政治與媒體體的渲染,讓大家開始要選邊站!!
何必呢?
人沒有十全十美的~更何況人設計出來的遊戲~~
懂得發揚優點,也要知道缺點在哪壓~~

我個人是有360~也預購了KINECT~
但不代表他真的完美,只因為我只想要有一台主機罷了~~
PS3,Wii 假如只要500元~我也會要一台的!!
人是貪心的,但為了安慰自己的貪心,只好開始抵損得不到的...
人也是好奇的,再好的東西也會膩的...

以上言論只是比喻,希望大家都是同一國的遊戲人~~

(還是有太多人不知道什麼是KINECT,因為他們不玩電動,所以珍惜同好嘍)

其實我也覺得KINECT會轟動,但會不會持續,還真的有待觀察!!
像我很想玩的射擊遊戲,很想知道他們有沒有辦法克服~~~
只希望廠商能出更有創意的遊戲,沒有遊戲支持,熱潮應該撐不久,大型電玩的新宿警察應該可以重新移植了
KINECT比起Wii和move的優點
就是不需要搖桿
不需要搖桿,我就不需要擔心,玩的太激動,搖桿去砸到新買的電視
宋太宗訓示公務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jemicheng wrote:
微軟裡面怪物等級的工程師非常多...
整體素質其實比google好!!!
可惜一間公司會不會走下坡完全看"領導人的素質",所以如果微軟的高層真如李開復自傳所述,我對M$就不大看好~~


我可不這麼認為....
與其說微軟裏面神人多, 不如說公司高層很會買公司跟team....
從古早的Direct 3D(前身叫Reality Lab)是買來的, 到現在的Kinect, 沒有一個不是買來的技術.
還以為是微軟自己開發的嗎? 想太多....

微軟很多產品包括Office,都是東湊西買一些team跟產品最後整成一包的. 不過這也算他們的本事
就是了....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bluesystem wrote:
我可不這麼認為......(恕刪)


那這樣是說微軟高層,眼光獨到嗎?

還是錢太多,亂槍打鳥.....
maxlinson wrote:
那這樣是說微軟高層,眼光獨到嗎?

還是錢太多,亂槍打鳥.....


我相信買錯的公司跟團隊比買對的要多很多吧~
不過老外就是這樣, 亂槍打鳥十發中一隻,前面的本就全回來了.
Kinect的技術我相信不可能只有微軟有去接觸過! 如果今天取得
這個技術的是SONY或老任, 那大概又是另一副景象了吧...

我在想, 如果我是這三家其中一家的決策者, 我會買下這個技術嗎?
就算是在遊戲業界的我, Kinect的功能太過fancy了, 能不能成功
商品化也不知道, 搞不好我會是放棄的那兩家....

我想要說的是, 微軟很多看起來不錯是台柱的東西,其實根本都是
靠併購來的, 而非微軟自己雇員從零開發出來的....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bluesystem wrote:
我可不這麼認為......(恕刪)


老實說,買別人的技術來改進
自己的技術如果不行那也是搞不定的
微軟也算老字號的軟體公司,前前後後也不知道培養了多少軟體工程師

基數大,出一些怪物級設計師不為過的
從三家的研發哲學來看:

微軟喜歡用錢解決事情, 別人有好的技術就買下來, 不想自己動手.

老任是喜歡另類思考(他們會成功再成就是靠另類思考)出奇招.

SONY是只信任自己的技術,從PS1,2, eyetoy, PS3到Move(技術上來看就是eyetoy的進階版而已).

因為這三家成功的模式不同, 研發決策看起來就是受他們不同成功模式的影響啊~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即使是現在證明kinect確實可行,銷售情況大好的同時
任天堂與sony也未必會跟進開發這種技術

微軟買下了別人的影像辨識技術,自己重新組織開發團隊整合並改良這些技術
弄出了kinect,但花費的代價也是很驚人的(完全是燒錢)
更何況,微軟本身就是軟體起家的軟體公司,這些程式設計項目就是本業
這樣都要燒掉一堆錢......任天堂與sony從來就不是專職的軟體設計公司,那又要花多少錢?

如果任天堂與sony要能推出同等級的周邊,要花多少錢?
更有甚者,同樣的東西等你弄出來,微軟的產品可能透過軟體更新已經進化出更有效的辨識能力

另外還有專利的問題,我相信微軟已經對某些他們弄出來的影像辨識技術申請了專利
學也不能學,其他的廠商只能重新開發不同的辨識技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