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不能算是非常狂熱的GT玩家,Forza我也是從3代開始玩起。
所以嚴格說起來我兩個遊戲並非專業老玩家,所以分享的心得不好還請大家見諒。
先來談談GT這款賽車遊戲,想當初第一次接觸到GT的時候我好像是小6生,Playstation的年代。
當時家裡並沒有買ps,當時熱愛賽車最瘋狂的事情就是跑去萬年湯姆雄去打賽車電動。
不過對於一個小學生要常常搭公車跑到西門町並湊出兩百左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快樂的事情莫非假日跟家人去逛西門町,因為熱愛玩車的老爸知道我很愛玩這個,總是會帶我上去打打電動在走。(離題了...哈)
當時是去朋友家接觸到GT一代的遊戲,選擇車種是IMPREZA,當下玩完後的感想就是這賽車好玩的程度超過西門町所有機台,除了之後出現的F355 CHALLENGER例外,之後便迷上了GT。
不過2代與3代就是模糊玩過而已,當時楚於白目國中生的情況並不太會上網尋找相關的網站與高手資訊來比較。
GT4的時候開始認識Nur北賽道,當下反應就是怎麼有那麼長又那麼難記得的跑道....當時的s執照最後一關也是及格邊緣就度過了。
之後GT遊戲進入冰河時期,隨者年齡增長與不同的興趣出現後,GT4停擺與等待GT5的出現(一等是等大家五年? 對吧)。
再來我們將文章轉回Forza遊戲,當時三代推出是朋友告知,預購後試玩看看,聽說是不亞於GT的遊戲,當下想說有那麼神?? GT在心目中確實有種不被動搖的心態,不過在試玩過後發現這兩個賽車遊戲的本質類似,稍有不同,不過同樣會被熱愛追求最接近真實競速的人所熱愛。
不過Forza一直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沒有好的方向盤對應...反觀當時GT有羅技900度方向盤可對應,當下也跟朋友借過一個月,只能說玩過方向盤後真的就很討厭用手把玩....也難怪那時候會有堅定停擺GT4的念頭,想等GT5出在一起購入(其實真像是沒錢買當時的方向盤)
直到FANATEC出現PORSCHE 911TURBO方向盤後,不過那時候Forza3並沒有瘋狂到想買一組那麼貴的方向盤,加上當時人在上海,除了費用超貴以外,還會遇上中國網路超爛,有再好的方向盤也很難遇到好的網路,常常被老外罵lag仔跑完一場就被踢出去...也是沒購入此方向盤的最大原因。
時間再轉回到GT5推出的時候,看了網上的消息很久後確定應該是10月會推出,這次經濟能力也與以前大不相同了,打了通電話給在台灣的朋友,兩個禮拜後在上海收到台灣信鴿送來的PS3+G27,搭配上新的網路社群對戰功能與跨國比較,GT5P在發售前的幾個月惡補一下,終於等到GT5上市,搭配方向盤的完後心得就是讚,再加上網路尋找台灣與香港玩家還算方便
雖然被山內哥騙了五年....
雖然只有百台精致車...
雖然會出現鋸齒畫面...
還是每天晚上都想多玩兩場比賽再下...
直到回台後缺乏時間,加上新的電腦桌配上方向盤有種開大貨車的感覺....時間一久便把主機跟方向盤都出清了。
FM4出現後更加深了訂購方向盤的決心,前言與廢話就先說到這邊吧....
正式進入兩個遊戲的比較心得
得分最高五分 最低0分
1.開場動畫
GT5 3分 FM4 4分
GT5的經典配樂被拿掉後是缺少這一分的關鍵,還有在PIT的氣勢感覺比4代弱了一點,我想並不是動畫做的不好,而是配樂的問題,可惜可惜。
FM4的開場動畫比起上一代加分不少,雖然不是搖滾配樂,不過音樂類型有點英國xx風(頹廢..還是??)
再加上兩個遊戲都有跟Top Gear扯上關係,但是看到FM4 ASTON ONE 77過後那個畫面,真的發覺開場動畫的用心(重現Jeremy介紹Baby R8與 Richard開CARERRA S來嘲笑JEREMY的片段)
FM4開頭動畫(1:17秒開始看Top Gear影片重現)
BBC Top gear r8 vs 911(4:06秒處)
這部份FM勝出
2.遊戲賽道與車輛內容比較
GT5 4分 FM4 3分
GT5雖然只有那可憐的百台精致車,但是山內哥所強調的Nurburgring精神,我可以從遊戲中Nur賽道有各種類型的變化中看出,列出我印象中所記得的賽道。
Nur gp
Nur gp short
Nur north
nur 24H
真正感覺到山內哥對Nur的執著,也讓更多不能到現場體會的玩家知道有這一個跑道與跑法。
雖然普通車都是舊資料濫竽充數,修正過來新世代主機也不稍微修改一下....不過看在Nur的面子上,免強過關。
FM4再這邊只拿到三分的原因是除了以前贈送的車輛變成獨角獸車款,也拿掉了一些跑道與鐵盒板內要亂數抽獎的車輛...(個人憤怒因素...沒抽到BMW 1M)
減少了Lemans 普通gp賽道....老實說就覺得很不好了,很多車輛都是從三代套過來的,是因為權力問題談不定所以才減少的嗎??這部份也沒看到官方主動說明...再加上對手GT5對於LE MANS 24H賽道都有不同年份的設定,在這邊FM4被大大打槍...
雖然新車款式較多,又都是精緻車輛,不過要以車輛新的程度來看,還是難免失望有些車款他們沒收入
Hennessey Venom GT(VEYRON killer)不清楚是不是為了顧及與bugatti的合作關係上不收入這款車。
想像一下放大版的蓮花配上千匹馬力,這輩子應該是開不到了,卻沒在虛擬世界中體驗到,真的可惜,可惜。
遊戲輔助比較
GT5 4分 FM4 4分
GT5雖然在ABS與TCS都有可調整的程度可選擇,不過拿不到最後一分的原因是出在,ABS不能關閉...因為煞車再怎麼小心,還是有90%機會會鎖死,相較之下並不真實。
還有就是輔助車線的固定方式過於死板,相較對手的靈活度來說還是差了一截。
FM4在這邊也拿不到最後一分的原因是出在缺少對手的輔助調整程度,只有ON與OFF的選擇。
當然我們必須讚賞一下FORZA對於煞車踏板力道的控制功力,真正能夠達到煞多少有多少,在多就鎖死的境界。
對於新手的輔助兩邊都還蠻友善的,不過真正比起來對於一個不會玩賽車遊戲的朋友來說,大家都覺得輔助全開的情況下,新手還是比較能在FM中享受到賽車的樂趣而不會一直撞牆或是除草。
人性化的車線輔助,延續三代的優良傳統全開與全關之外還有只顯示煞車時,這對於很多中間實力的玩家來說,只需專注在煞車點的輔助線上,平常玩遊戲直線上也不會看到令人不悅的輔助車線,再加上輔助車線會依照玩家當時車速來做距離的調整,雖然不是100%準確,但是精準率也達到85%接近90%。
(雖然GT5的類似功能出現在退檔顯示燈上面,不過還是要有點功力的玩家才會去發現這個功能)
對於不清楚賽道的玩家,可以更快的認識這個跑道,而不需要去注意路邊的某一個特定目標點當作煞車參考,相較之下對於新手與老手都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我們知道還是有人會說,輔助車線??什麼東西...很假耶?但是這就回歸到一個出發點,就是遊戲並無法帶給你真實世界的壓力感。
何謂真實世界的壓力感? 我舉一個比較明顯的親身經驗給大家聽。
當時第一次參與上海國際賽道的TRACK DAY活動,前一天還去俱樂部論壇反覆觀看會員分享的賽道心得,就是這個彎你該在哪邊煞車...BALABALABALA之類的。
當時印象最深的是直線底看到200M的立牌在煞車,但是到了實際現場的情況卻是...
大直線底車速已來到210km/h,距離200m還有約200m-300m,雖然上賽道直線底有很大的緩衝區域,但是直覺本能告訴自己要我的車載200m才採下煞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旁邊還有女友...這撞下去絕對不是好玩的事情...
這就是真實世界所帶來的的壓力感....
車輛BMW E93 330,輪胎配很普通的DUNLOP跑車胎DZ101,煞車系統Brembo GT前380mm碟盤配6pot卡拑,後輪330mm配4pot卡拑。懸掛系統pss10。
第一圈約400m開始煞車,後面慢慢才盡量推進到350m或是接近300m才煞車
這些...在遊戲中只能讓你體會到最多就是撞到牆畫面有暈眩的感覺....
剩下的比較...晚點再打吧。
累了 休息一下。
我只記得更新多了spa賽道...這點倒是讓人覺得感覺很好。
文章中會這樣打指示因為當時在拼線上活動時間的情況下,去看到前百位的玩家基本上都是ABS1的情況下居多。
當然有可能你說的是不用到那麼激烈的操控情況下,煞車踏板約40%50%之類,或是更多一些的力道不會鎖死。
但是依照現實一般房車TRACK DAY或是真正正統賽車的情況下,其實都沒有那麼容易踩到煞車鎖死的情形,但是當時的ABS一關閉就是太敏感,導致你要拼單圈時間必須要開。
普遍來說前百名我很少看過ABS 0的選手,機率不到3%吧
當然這邊我也提供一下當時我玩的線上活動
印象最深的就是山內自創跑道+GTR R35 V-SPEC車輛
活動推出兩個禮拜內是在亞洲區排行榜的第四名,一個月內大約還能維持在20名內(按照之前第四名的時間,無更新成績)
devil9503 wrote:
車輛BMW E93 330,輪胎配很普通的DUNLOP跑車胎DZ101,煞車系統Brembo GT前380mm碟盤配6pot卡拑,後輪330mm配4pot卡拑。懸掛系統pss10。...(恕刪)
devil9503兄的輪胎是跑車胎
且加上車子沒有廠車的輕量化
彎道前4~500公尺降低車速
我覺得很合理
畢盡你已經飆到200多了
換做是一般房車早就像在飛
4~5百公尺肯定煞不住的
我的車不怎麼好
四輪鼓煞的全壘打
最高車速只能到160
一次在匝道立牌300公尺前100公尺才開始煞車
就有點煞不住了 (有分段煞車,每一百公尺踩煞車,怕老車狀況不佳....)
而且開到160就有點漂
沒有調整束角
車子很容易失控
所以就算我的車能夠開到200
我也未必敢繼續踩油門
現場壓力...來自於珍惜自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