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oyellow wrote:
台灣的長距離運動不發...(恕刪)


我不只騎短短30km要帶墨鏡,連中午從公司走100m去吃中餐都帶,

那我是在演駭客任務嗎?
做產品的人如果沒有點自傲,就算有天才業務也是枉然。
popoyellow wrote:
台灣的長距離運動不發達我 一直覺得很奇怪
馬拉松算是有一定的人口 腳踏車現在更是台灣運動人口的大宗
何以鐵人三項每場比賽都不到千人報名 就連最短的51.5 還稱不上三鐵 亦同
為了練三鐵騎車騎到現在 我只覺得 騎腳踏車的人大部分是為了裝備 嘴炮居多
出去騎個二三十公里都一定要戴墨鏡 穿車衣 每個人看起來都長的一樣 一堆複製人
追少求幾百公克的裝備 花了一大筆錢 為什麼不是自己減重幾百公克阿!!!這不是比較簡單嗎??
我去年去比ns的武嶺 由於那時是馬拉松季 所以根本沒練腳踏車 只是想說沒去過台14甲想去看看
結果騎進前25% 而且我都沒有卡鞋
也沒有什麼車衣 安全帽是五百塊的 車四萬初 以價值論排不進參賽車種的前一半平均
我練馬拉松練到要死要活永遠都達不到這個成績 囧
自認為自己是阿姆斯壯的人太多 而肯真正面對競賽的痛苦 從中認識自我的人太少
...(恕刪)


怎麼您從競爭的痛苦中所認識到的"自我", 除了讓我感到"您的自我感覺良好"之外, 空無一物呢?

popoyellow wrote:
台灣的長距離運動不發...(恕刪)


話說..小弟我也好想去參加三鐵
不過..小時候曾溺過水
這陰影揮不去
只要腳踩不到底就會害怕
所以游泳的項目我就是無法克服
這位大哥..是否有可以克服這種恐懼的方法呢??
題外話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快樂的方式
有必要這樣講嗎?

chenglj wrote:



話說..小弟我...(恕刪)



我自己也溺過水..直到去年初還不會游泳..
溺水而不去學游泳只是給自己推拖的理由..
後來下定決心就是要完賽..找更多要練好游泳的理由給自己..
早上上班前五點起床去游泳..下班也去游..就算加班到十一點也去游泳池抓一抓水到十二點!
然後隔天早上五點繼續...每天這樣二個月從游完25M需要休息到可以持續游完2000M
第一次參加標鐵成績就在三小時內了..
你不努力只是空想害怕 十年後你還是這樣..
努力過後成果會比你想像的還要豐碩。

popoyellow wrote:
我去年去比ns的武嶺 由於那時是馬拉松季 所以根本沒練腳踏車 只是想說沒去過台14甲想去看看

結果騎進前25% 而且我都沒有卡鞋

也沒有什麼車衣 安全帽是五百塊的 車四萬初 以價值論排不進參賽車種的前一半平均

我練馬拉松練到要死要活永遠都達不到這個成績 囧


講話不要那麼衝,人有百百款,不見得騎單車的都有在練、都想拼勝負,有的人就是愛買啊,愛買又不犯法。

輸贏不見得有樂趣,挑戰賽不見得是要跟別人比,更何況你根本沒有參加過真正的自行車賽吧??

NS 系列屬於挑戰賽,基本上是騎好玩的,講難聽點,很多人都是沒練就去騎了。

你還騎4萬多的車,人家鐵雲騎的是幾千塊通勤車,一個女生可以用4.5小時完成塔塔加,你成績至少要比她好,不然就真的是 . . . 掉漆 . . .


至於我,如果你想跟我騎車,歡迎跟我一起參加挑戰賽或公路賽。

我 NS 300K 騎10小時48分,大雪山2小時33分,我就是你說的穿著車衣車褲卡鞋墨鏡的"複製人"。




www.cycliving.com
popoyellow wrote:
出去騎個二三十公里都一定要戴墨鏡 穿車衣
每個人看起來都長的一樣 一堆複製人...(恕刪)


那完蛋了
我如果改天想騎二三十公里
我不能帶墨鏡和穿排汗車衣了

真糟糕 我怕被笑




鐵人賽發展~還有一個最大的阻力 就是"報名費" 都很貴~

單項運動一場比賽報名費都幾百就可以打發了 ~有些有補助甚至是免費活動

鐵人三項 要的人力 物力 雜項很多 導致 費用一直無法下降


慢跑人口應該是最多的......小弟剛剛始練習跑步 在家旁的國小操場..連歐巴桑 都跑的比我快~
最近才好一點...


單車 這幾年 人口也爆炸性成長.....活動也很多 不過當然有分休閒賽 和俱樂部挑戰賽




游泳 很多人都卡這項~ 游泳是對技巧要求最高的 如何在水阻中得到最佳速度需要很多時間琢磨


我是喜歡完賽的感覺 跟過程~ 不喜歡競爭的速度感




kjh0511 wrote:
Ps: Ironman 是很大的舉辦鐵人三項的商業組織 不過不是唯一 日本人就不吃他那套
台東的幾場三鐵 雖然沒有ironman的商業行銷 不過更多了很多人情味...(恕刪)


謝謝說明, 讓JAY的觀念又清楚些^^

對這運動不甚了解,大家一起補充囉

51.5K的標準奧運距離好像現在國內已經開始正名為"三項"賽?
某個距離以上的才能稱為"鐵人"賽
國外,在英文字面就不同名稱意義,Triathlon與Ironman就代表不同距離的三項....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jay18 wrote:
國外,在英文字面就不同名稱意義,Triathlon與Ironman就代表不同距離的三項.......(恕刪)


鐵人比賽是從 IRONMAN - 140.6 miles ( 226 KM ) 起源, 後來為了推廣, 推出降低門檻的 IRONMAN - 70.3 miles ( 113 KM ).

到納入奧運正式比賽時, 為了比賽緊湊 & 吸引觀眾, 設計出三項距離總共 51.5 KM 的 Triathlon.

台灣引進時, 以 51.5 KM Triathlon 的舉辦最為普遍, 主辦單位的宣傳推廣也都是以鐵人三項比賽來號召推廣, 也有朋友習慣稱呼為 "三鐵賽".

目前亦有主辦單位提供 26 KM 半程 Triathlon 比賽; 以及趣味推廣為主的鐵三角接力賽, 三項運動分別由三位選手完成, 接力的信物就是計時晶片.

而 IRONMAN 226 KM, 一般習慣稱為超級鐵人三項 or 超鐵, 同理 113 KM ( 123 KM ) 習慣上以 "半超鐵" 來稱呼.

另外, 國外目前亦有 SUPER Triathlon 比賽推出, 三項總共的距離是 51.5 KM x 3.

小弟個人意見, 名稱只要能夠簡單易懂, 耳熟能詳, 達到教育 & 推廣效果就很好了, 是否一定要完全一板一眼翻譯過來, 倒是其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