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喜歡去參加廟宇大拜拜? 就是去感受那種熱鬧的感覺........為什麼大家要形容"武嶺杯"就像大拜拜一樣......也是一樣的感覺........想當年"大勝關英雄大會"楊過, 小龍女大戰金輪法王; "襄陽英雄大會"楊過替郭襄準備的生日大禮.是多麼讓人亢奮and無法忘懷...........==>不好意思, 這幾天又重新看了一次"神雕俠侶"......就像英雄大會一樣, 平常分散於各地騎車的人, 都想要來感受一下這樣的氣氛.......再者, 01的那些遊記, 寫的真是太好了. 讓人都覺得, 不登武嶺, 很像騎車就失去目標一樣.不想在人生圖留遺憾的人, 不管騎的是公路車, 登山車, 小哲, 獸力車...etc.都會鼓起勇氣, 報名參加.人多, 就熱鬧.......花個600元, 去買個這樣的感受, 也是人生難得的經驗啊.但, 最終也是希望主辦單位在各方面都能夠規劃完善, 包含交管, 急救, 下山的保險....etc...讓大家都有個美好的回憶.
Danny2003 wrote:2009 年小弟有參...(恕刪) 2009 年小弟有參加 NS 武嶺.那一年有做交管. 所以騎起來還挺順暢的.(雙向都封,跟九彎十八拐登山賽一樣)請問去年有參加的大大雙向都封的時間點是到幾點阿~七小時內嗎?
哇靠!!!六千多人....真的是盛況空前啊!!!不過這也是可以理解的..舉個例子來說~台灣的最高點是玉山頂,海拔標高3952公尺,以難度來說是入門級的百岳,若參加免背裝備的輕鬆行,只要稍微有一點點體力的人都可以從容的完成它,每個假日都爆滿的山頂,為得只是要與那塊主峰石碑合照,或者向國家公園申請美美的登頂證,表示自己是台灣人,而身為台灣人一輩子一定要登過玉山...儘管登山過程中品質差,儘管中籤比登山還難,還要住在如擠沙丁魚般的排雲,另外登頂後要頂著低溫排隊照相......但每年仍然吸引了數以千計的人上去,其熱門的程度在台灣的百岳裡堪稱第一!!原因無它,就因為它是台灣最高峰,不管喜不喜歡登山,但說什麼也要上去朝聖一下,肯定的說....有許多人是登過玉山之後就再也不會接觸爬山,不過~至少有去過嘛...就像基督徒都要去耶路撒冷朝聖一樣,若以風景的角度來說,台灣百岳裡比玉山美的比比皆是,幹嘛要去人擠人,幹嘛要去跟人家湊熱鬧,隨便走走奇萊..能安..南湖....秀馬....隨便一座都比玉山美,也才能真正的享受山上的寧靜...而武嶺是台灣公路最高點,是車子能到達的最高地方,記得20幾年前,這段台14甲線都還只是石頭路,還沒鋪柏油,從大禹嶺上來後就是漫天的風沙,若碰上下雨或下雪,開車或騎車走這段路就會像是在比拉力賽般的刺激,以往只有爬山的人,或是東菜西送的卡車會走,偶爾才會有遊客,不然平常都嘛沒啥人..近年來旅遊風盛,加上單車瘋,讓這段路變得熱鬧非凡,對一般人來說,能夠站在標高三千兩百七十五公尺高的地方,的確是一件快意的事,若旁邊再加上一部單車,那更是帥上加帥,除了對自己最高的肯定,也是體力上最大的考驗,因為這是台灣公路 的最高點,這是除了天堂之外車子能到的最高地方,即使是用走的用牽的也要趕流行的上去湊湊熱鬧,說不定完成後可以向老婆女友..兒子女兒..朋友同學..公司同事說...哎呀~武嶺沒什麼啦!!台灣公路的最高點,我也有騎上去過~就像台灣的最高峰我也有上去過一樣....雖說這裡平常就可以去,用不著去人擠人,但是能夠一次有這麼多人一起騎車也是一個難得的經驗,管他的~先報了再說..反正騎不完用牽的,牽不完被關門就當作是去旅遊就好了!!這是單車界的盛事,再加上有NS的加持與認證,所以不騎上去拍個照怎麼對得起自己,而中橫霧社支線也佔了地利之便,南下北上都在中間點,更增加了大家想要親近它的欲望動機與便利性NS的活動一向是熱鬧非凡的,就像作醮一樣,總會吸引四面八方的同好來所以造就了這次的盛況!!因為這是台灣公路的最高點,所以才會有這麼都人來報名,如果今天是別的山道,那報名人數還會這麼多嗎??大家還不是為了騎上武嶺的驕傲而來的,就像爬過玉山一樣..這次肯定會人滿為患了,不過換個角度想...能夠有這麼都人一起"走"向山巔,身旁有愛車與好友同行,還有眼前巨大的中央山脈相伴,相信一整路都會是無比精彩的.當然,當然先不要去想塞不塞車的問題,我覺得大家應該一起祈求老天爺賞個好天氣才是,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