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arous wrote:
新聞來源:cycli...(恕刪)


當然就在亞巡賽規格下,自己繼續搞囉~
...tune不合,frequency不搭...



主要還是資金的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coco, UCI是不會把環台列入World Tour~
唉~~ 台灣體育界又多了一項悲哀
自行車王國真是有夠諷刺
aquarous wrote:
新聞來源:cycli...(恕刪)

咖啡豆豆 wrote:
唉~~ 台灣體育界又...(恕刪)

個人認為不用看雖自己啦~環台賽有心,先想辦法朝2.HC努力即可,要以提升國內選手競爭力為首要!

兩岸背景及市場都天差地遠~台灣得多靠自己的力量,個人認為:就算哪天以花博或世運規格的資金投入,也不一定辦的起HIS或UPT級數的職業賽

大陸不僅資源投入多,UCI應該也助力不少,中國是UCI在亞洲的重點發展地區...不然以日本、馬來西亞或韓國的整體水準應該會更先搶辦UPT級數的賽事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這個國家成功的定義就是讀好書做大官賺大錢,老闆跟官員只把運動當作休閒健身;不然就是民粹(三級棒球就是最好的例子);從來沒想到體育對於國家的團結跟經濟的效益及健保的支出減少影響有多大~



咖啡豆豆 wrote:
唉~~ 台灣體育界又...(恕刪)

jay18 wrote:
個人認為不用看雖自己...(恕刪)


路線規劃得宜、獎金誘人,國內車隊水準提升,自然就能邀請到夠水準的車隊來台灣比賽

就算不列入UCI的World Tour又如何?
...tune不合,frequency不搭...

freerider4248 wrote:
路線規劃得宜、獎金誘...(恕刪)


同意

台灣的路線好好的規劃

“路鋪好一點”

以變化性來說絕對比國外很多大賽還要精彩

只是沒有好的組織

只有一群熱血的車友還是不夠的
freerider4248 wrote:
路線規劃得宜、獎金誘...(恕刪)

是這樣說沒錯,雖然有武嶺這樣的國際級高山路線,但台灣還是個小島國,UCI是個很棒又有效的"行銷通路"~透過他可以事半功倍,這或許是為何歐洲以外的各國都一直想擠進UCI賽程的原因,美國也不例外...環加州也很PRO了,條件也好~就2.HC

除freerider4248所提的基本要素及誘因外,再想想,要這些職業車隊及其選手參加非UCI賽事(除非這賽事有傲人的歷史背景或難度),還要看出場費的多寡囉,這是他們的職業,台灣請過兩次ProTeam的選手,前一次是忘記的某依年的扭崔來台灣登山王,邀請兩位,其中一位是現任義大利國家冠軍,最近一次是因颱風取消的台灣盃國際賽,職業選手更多,若沒猜錯,就算他們沒出場比賽,該花的費用,也早支付對方...大家自行查證囉

除非哪天大家覺得這個路線好~好到可與現有檯面上的環賽相提並論,獎金高~可比現有檯面上的環賽獎金要高,在所有人力物力可與現有檯面上的環賽相提並論,又最重要的國內選手實力可與外國夠水準的選手競爭,目前我們也僅有2支洲際隊,且時間安排上又要在賽季內又不影響職業隊的年度計畫...這程度標準要有多高才能吸引夠水準的選手,可以思考看看,真有這樣,納入UCI也是水到渠成

鄰近的自行車強國有很多可以借鏡對照...總結~就大家繼續努力囉,選手好好練車,主辦單位用心辦比賽^^
batjames wrote:
“路鋪好一點”...(恕刪)

至於這點,是個迷思~你可再思考看看,倒是馬路上補丁及人孔密佈,確實對國家形象及民生影響很大

路平對於公路賽,非絕對的首要條件,至少大家條件都一樣,競賽的本質就是大家都齊頭式的公平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馬可胡 wrote:
這個國家成功的定義就...(恕刪)

此言差矣
責任不應該往上頭送
底下人民自已又是怎樣想?

蘇花改一下說救救花蓮人 一下又說環境很重要 環評評不過
屏東鐵路高架化 改善水門關閉對南迴線的影響 又有人跳出來屏東地區偏遠 此舉是浪費錢
花博的東西只會問比菜貴 放煙火又有人說要救窮人 救農民
花博現在是辦出來了 但是私下有意見的人也是一堆

到底是誰擋誰 還是鬼打牆?


小市民也只會時不時來一句 不知民間疾苦
最好是都直接發錢好了

真的都是高官老闆沒眼光沒遠見嗎?

從頭到腳從上到下都有責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