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cyclingnews.com
那...已經搞這麼久的 Tour of Taiwan 呢?
freerider4248 wrote:
路線規劃得宜、獎金誘...(恕刪)
是這樣說沒錯,雖然有武嶺這樣的國際級高山路線,但台灣還是個小島國,UCI是個很棒又有效的"行銷通路"~透過他可以事半功倍,這或許是為何歐洲以外的各國都一直想擠進UCI賽程的原因,美國也不例外...環加州也很PRO了,條件也好~就2.HC
除freerider4248所提的基本要素及誘因外,再想想,要這些職業車隊及其選手參加非UCI賽事(除非這賽事有傲人的歷史背景或難度),還要看出場費的多寡囉,這是他們的職業,台灣請過兩次ProTeam的選手,前一次是忘記的某依年的扭崔來台灣登山王,邀請兩位,其中一位是現任義大利國家冠軍,最近一次是因颱風取消的台灣盃國際賽,職業選手更多,若沒猜錯,就算他們沒出場比賽,該花的費用,也早支付對方...大家自行查證囉
除非哪天大家覺得這個路線好~好到可與現有檯面上的環賽相提並論,獎金高~可比現有檯面上的環賽獎金要高,在所有人力物力可與現有檯面上的環賽相提並論,又最重要的國內選手實力可與外國夠水準的選手競爭,目前我們也僅有2支洲際隊,且時間安排上又要在賽季內又不影響職業隊的年度計畫...這程度標準要有多高才能吸引夠水準的選手,可以思考看看,真有這樣,納入UCI也是水到渠成
鄰近的自行車強國有很多可以借鏡對照...總結~就大家繼續努力囉,選手好好練車,主辦單位用心辦比賽^^
batjames wrote:
“路鋪好一點”...(恕刪)
至於這點,是個迷思~你可再思考看看,倒是馬路上補丁及人孔密佈,確實對國家形象及民生影響很大
路平對於公路賽,非絕對的首要條件,至少大家條件都一樣,競賽的本質就是大家都齊頭式的公平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