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裡面是一隻母魚跟約20尾的小魚還有三條紅色的陀型線蟲,全都已經死亡。


(水族) 孔雀魚難產死亡

感染的起由是最早的一尾母魚(一代魚)得了陀型線蟲,後雖已隔離治療,但陸續約有十隻母魚發病,

並輪流以掃蟲王藥浴治療。發病的母魚其中兩條已經懷孕,圖中這一尾卻在藥浴過程中生產並死亡

(估計是難產死亡,因為死時肚子仍然漲大),存活的小魚約7尾,剩餘20尾都死亡,而另一尾懷孕

母魚則正常生產。

小弟有幾個疑問:

1.掃蟲王這種藥對剛出生的小魚是否有影響?(死掉的小魚成灰白色狀)

2.陀型線蟲會不會由母魚垂直感染給小魚?

3.母魚難產死亡機率大嗎?前後約7隻母魚懷孕生產,有兩隻在產時與產後個別死亡,
身體都不正常拱起,形狀有點像NIKE的LOGO形狀。

4.如何避免母魚難產死亡?
文章關鍵字
1、掃蟲王的藥性很強 小魚不一定能頂的住,也有可能再附中孵化的時候就死亡 所以一生出來就會是灰白色的死胎。

2、駝型線蟲會經由便便中的卵或是幼蟲來進行傳染 會不會在腹中直接傳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基本上只要養再同一缸 就很容易傳染。

3、難產死亡機率不高 真的卡住生不出來的話 輕輕嚇嚇她 讓她游一下 死胎排出來就安全了,而導致難產的原因通常才是死因;母魚駝背多半是產後進捕不夠,另外駝型線蟲嚴重的魚也會有駝背現象。

4、盡量不要在母魚懷孕而將生產時用掃蟲王等藥效強的藥來打;生產前後盡量不要不正常開關燈 或是做一些容易嚇到魚的行為。

以上 給您參考看看
郵包 wrote:
1、掃蟲王的藥性很強...(恕刪)


1、掃蟲王的藥性很強 小魚不一定能頂的住,也有可能再附中孵化的時候就死亡 所以一生出來就會是灰白色的死胎。----的確是灰白色的

2、駝型線蟲會經由便便中的卵或是幼蟲來進行傳染 會不會在腹中直接傳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基本上只要養再同一缸 就很容易傳染。----看來就算翻缸也很難杜絕喔

3、難產死亡機率不高 真的卡住生不出來的話 輕輕嚇嚇她 讓她游一下 死胎排出來就安全了,而導致難產的原因通常才是死因;母魚駝背多半是產後進捕不夠,另外駝型線蟲嚴重的魚也會有駝背現象。----算一算難產死的應該有兩隻,沒發病的(沒有藥浴)生完一條小魚後,過一夜就掛了。有發病的則生了近30隻才掛點(7隻存活)

4、盡量不要在母魚懷孕而將生產時用掃蟲王等藥效強的藥來打;生產前後盡量不要不正常開關燈 或是做一些容易嚇到魚的行為。----所謂正常開關燈是指定時定量開關燈嗎?
選擇自己的興趣 竭盡自己的努力 擴充自己的視野 永遠保持好奇心 悟出樂在其中的道理
葵字營 wrote:
1、掃蟲王的藥性很強...(恕刪)

1、那這樣應該是死亡以後才被排出的 這樣的小魚通常會水腫 以至於卡住產道。

2、孔雀魚有種很糟糕的習慣 就是看到東西會先吸入口 不能吃在吐出來,而駝型線蟲就是藉由這個方式 經過大便來傳染所以才會說一隻中標 全缸都有;翻缸是可以杜絕的 底沙濾材拿出來用熱水川燙 魚缸用漂白水消毒並洗淨 水草換新;魚的話開一個診療缸下藥治療 治療完成以後 還要再觀察一個禮拜左右 看有沒有復發。

3、還真奇妙阿= = 還是沒發病的只是蟲體沒跑出來而已!?

4、嗯嗯 就是不改變原來的開關作息,更好的方式是關燈 或是關燈後找黑布罩著;順帶一堤 孔雀魚生產多半喜歡在黎明或是黃昏的時候。
郵包 wrote:
1、那這樣應該是死亡以後才被排出的 這樣的小魚通常會水腫 以至於卡住產道。
呃 排出死胎

2、孔雀魚有種很糟糕的習慣 就是看到東西會先吸入口 不能吃在吐出來,而駝型線蟲就是藉由這個方式 經過大便來傳染所以才會說一隻中標 全缸都有;翻缸是可以杜絕的 底沙濾材拿出來用熱水川燙 魚缸用漂白水消毒並洗淨 水草換新;魚的話開一個診療缸下藥治療 治療完成以後 還要再觀察一個禮拜左右 看有沒有復發。請問過濾器也要用漂白水洗嗎?沒發病的魚也需要一併藥浴嗎?原有的水草可否也用漂白水消毒殺菌?我打算翻缸 底沙先不放回 裸缸養一陣子再說

3、還真奇妙阿= = 還是沒發病的只是蟲體沒跑出來而已!?有可能 可是魚死沒法求證

4、嗯嗯 就是不改變原來的開關作息,更好的方式是關燈 或是關燈後找黑布罩著;順帶一堤 孔雀魚生產多半喜歡在黎明或是黃昏的時候。再找黑布來試試 多謝哩
選擇自己的興趣 竭盡自己的努力 擴充自己的視野 永遠保持好奇心 悟出樂在其中的道理


另再請教一個問題

目前我的孔雀小魚約有70隻 成魚40隻

我打算用2.5呎裸缸+上部過濾一起養 不知道會不會負載過大?
選擇自己的興趣 竭盡自己的努力 擴充自己的視野 永遠保持好奇心 悟出樂在其中的道理
葵字營 wrote:
...(恕刪)

省事的方法就是沒裝濾材的過濾器 接上要消毒的空缸 裡面再加入漂白水消毒,
再把過濾器打開讓他循環 消毒完畢之後再清洗乾淨。

沒發病的建議另外開缸藥浴,
水草也可以用漂白水消毒(100cc水:5cc漂白 = 泡10分鐘) 不過不是每種水草都受的了。

濾材還有底沙千萬不要用漂白水消毒喔 殘留很難洗= =" 所以建議用滾水燙 燙完曬太陽。

不客氣^^



葵字營 wrote:
另再請教一個問題目前...(恕刪)

還好 只要注意不要超量餵食 濾材塞多一點 多換水 2.5呎缸就很夠了,
不過之後要擔心的是過量繁殖的問題 建議挑出種公種母繁殖就好 其他可以用隔板分開公魚母魚。

以上 給您參考看看
郵包 wrote:
還好 只要注意不...(恕刪)


多謝你的建議...

我想我應該會用漂白水泡過濾器、沈馬跟水草,缸子用鹽水洗一洗 就好

怕殘留物質對魚隻有影響(有的小魚才出生兩三天)

公母魚在一個月前已經分開飼養(除了小魚外)生生不息真的有點頭疼....

郵包大你回覆太快了~正想再問些問題:

1.清洗期間包括養水跑水得花上數天,魚隻都得放到水桶裡用舊水養

那舊水在對水時還可以加入新缸嗎?擔心魚隻的便便又回流造成污染....

2. 舊有的陶瓷環還可以用嗎?
選擇自己的興趣 竭盡自己的努力 擴充自己的視野 永遠保持好奇心 悟出樂在其中的道理
葵字營 wrote:
多謝你的建議...我...(恕刪)

不客氣,
漂白水怕殘留的話可以用鼻子確認 洗到都沒味道 再放乾2天 讓他氯氣的殘留揮發掉就安全了。

嗯嗯 小魚等到分的出公母以後就要分開養了喔 不然母魚未成熟的情況下被OOXX 母魚就不容易再長大了。
PS:由於公孔雀的生殖器發育比較晚 小魚認胎班分公母會比認生殖器分公母要來的簡單。



1、盡量不要讓舊水進去,建議舊水的部分含魚直接下藥驅蟲(小魚 帶胎母魚等不能下藥驅的 就改用1L水:4-5g的粗鹽 粗鹽要溶解完才能滴流滴入魚缸喔 不能直接一顆顆丟下去) 並天天換水7成 以及吸掉死亡的蟲體。
用滴流的方式加水就不用怕換水造成魚隻不適 <=這很重要

2、陶磁環用滾水燙過再拿去曬幾天太陽就安全了。


其實最難處理的是魚的部份 很不容易驅乾淨 = =" 所以建議最起碼要觀察2周

郵包 wrote:
不客氣,漂白水怕殘留...(恕刪)


星期六整個換水洗缸後 用鹽水放滿整缸跑過濾一整天

第二天抽掉用新水跑三天就下魚跟蝦了 目前是裸缸飼養

將公魚跟小魚養一起 母魚則換小缸飼養

目前一切正常 只是剩下三隻明顯有蟲體外露的魚 即便藥浴 好像還是無法排出體內的蟲

加太重又擔心魚體承受不了.....
選擇自己的興趣 竭盡自己的努力 擴充自己的視野 永遠保持好奇心 悟出樂在其中的道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