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穩定的收入:最務實的農產業..無薪假的救星

小弟剛在看時尚與流行的文時,逛到了
[請問大大!!一間潮流品牌的服飾店!成本是多少呀!!????]
這篇文章,
內文:
他說:『請問大大!!一間潮流品牌的服飾店!成本是多少呀!!????
如果是開在東區的話!!成本多少呢??

那行動關東煮!的成本加盟金呢??

派克雞排的成本加盟金呢??它賺的錢又如何算呢???
希望大大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唷!!會非常謝謝滴!!!

雖想替那位045大大解答,
但我乾脆發個文好了~

看到他的文,很直接的想到現在金融海嘯,各行各業可說是叫苦連天,
更別說剛畢業想要草創事業的大學生們,
臺清交成學生畢業後起薪領得到兩萬五到三萬就狠滿足了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
想想以前這些學校出來的都是人人稱羨,
不過現在大學生卻一文不值,
其實很多人都有所感歎...


===============================
這段是我給他的話:

我勸他還是找個做網頁的朋友幫忙設計一下網拍網頁,

別抱有開潮流店的想法比較務實,

據我所知,北部就屬underpeace、URA、南部就屬高雄的瀟灑哥、台南THE BLACK跟OVERTAKE 等水貨店家

北部自創就是REMIX、SKATOPIA、SUBCREW(UNITY)、STAGE(台北、台中)

其他中南部自創品牌店家,其實也已被本土自創最賺的NMR-MANIA主理人王晶壟斷這塊自創市場,

就算不開水貨店要開個自創品牌林立的店,

那就要承擔每個月每個牌子要你吃的囤貨量,

我許多店家朋友,幾乎都是用現有這批貨都還沒賣完也還沒繳清就得繳下批貨的貨款,

甚至經銷太多品牌,每個月的貨款就非常可觀,

還要擔心隔壁有一堆同質性相同的店家的競爭,

其實這市場已飽和了,

也不必多費心思考慮潮流店家開設前所要耗費的資金與人脈了

====================================

然後就算網拍做的跟URA等一樣大規模,

那你貨源也是必要很穩定,尤其是港、美、日發售的屌牌你都要搶到,

但是光是香港、日本的BUYER本來就生活在發售戰場,根本就不會讓你有啥機會去排到搶到那些好貨,

除非你的商品有特殊性、有必要性、價格還得很漂亮要比別家店還低還要有利潤!

====================================


很多人也都想著服飾店開不成那開餐飲店,

前鎮子一堆突然跑出來的"鮮X仙",現在已經不知道關掉幾間或者退出加盟了,


不過像XX度C的咖啡的確很成功,不僅以價取勝,還幹掉星X克,
不過XX度C好像只有35元招牌咖啡最賣,要不其實其他飲料並沒比較便宜。


之前也常聽朋友說大學畢業後寧可去賣雞排,也不要給人僱用供人差遣,
不過...有那一兩百萬的成本什麼要做這個? 要賣到幾歲才能賺到一棟房子?既然最後才想說要賣雞排,那幹麻浪費時間唸大學??


那不要賣雞排要做什麼?


其實我覺得,要賺錢的不二法門就是,
選擇競爭者寡、顧客群分類(高單價只適合中高層客人、一般型客人價格肯定不能太貴的商品但一定有淨利)、
未來有前瞻性、以及勿投入高成本卻回收速度要超過2-3年的工作



=======================================
以下這不是廣告也不是傳銷,
許多科技業在被放無薪假或者3.40歲被資遣也都轉戰農業,


小弟家族雖不是什麼大工廠,
也沒什麼祖產,
可是我有辦法衣食無缺,
其實沒有特別方法,
都是靠父親努力務實的經營蔬果產銷,

並且結合一些南部科技大學教授的技術,
栽植出了高品質的瓜果,
2年可以採收3季,投入成本卻非常低廉,
像我家數千株果樹第一季採收就約有150萬產值、第二季約降至120萬,第三季都還有80萬以上,

而且種植的果樹都是請工人(技術家父現場指揮),完全不需要自己採收,市場上專業的集貨商(俗稱最大的大盤商)或農會的產銷班也會來跟你收,

最主要的,是經營者必須有心經營,並且運用知識或者產學合作,

有興趣可以參加農委會的漂鳥計畫,

或者PM我,

至少我從小就是靠爸爸這麼務實,才能讓我到現在都沒有什麼後顧之憂的生活著!

自己也有很多長輩退休後想要體驗農舍生活,
在鄉下買了一甲多的地,花個一分地蓋超大透天農舍,
其他都拿來種,又可體驗退休人生,又可以顧到生活開銷,多餘的還可以買東西滿足自己子女,多爽呀!

別再亂砸大錢去玩那些風險大的事業了。
農產業是務實的
可惜要靠天吃飯

=============================================================
栽植出了高品質的瓜果,
2年可以採收3季,投入成本卻非常低廉,
像我家數千株果樹第一季採收就約有150萬產值、第二季約降至120萬,第三季都還有80萬以上,
=============================================================
投入成本卻非常低廉

那人力呢???
------------------------------------------------------------------------------
像我家數千株果樹第一季採收就約有150萬產值、第二季約降至120萬,第三季都還有80萬以上

香蕉!柳丁的下場 是什麼嗎??
------------------------------------------------------------------------------
像我家數千株果樹第一季採收就約有150萬產值

很讓人好奇 是什麼東西??
------------------------------------------------------------------------------
成本低廉 入門就簡單 大家就會搶者種



別人不想做不願意做的
你去做
就會賺錢~
當然農作就是要靠天吃飯,
我家也經歷幾次颱風,痛失數百萬過,
不過,哪有什麼蔬果不怕颱風呢?

我只知道有種植,就有收穫,收多收少罷了,大不暸大哭一場隔天在去收拾殘局種新苗;沒種,就什麼都沒。

當初大家也不知道DRAM會有這麼灰暗的一刻...
大家都認為高科技產業多麼好時,
農民們卻是不分景氣好壞踏實的做下去,
突然驟降到這景氣有夠爛的時刻,
只有幾種族群我感受不到他們在購物時會猶豫:
第一:富豪
第二:醫生
第三:那些拿18%開心過剩於人生的公務員...



可是很奇怪,越有錢的,越怕死,
越要吃有機的蔬果,
他不管蘋果一顆150還200、葡萄跟水蜜桃就是要吃有機無毒的多貴都無所謂,
他們買這些絲毫不計較..

反倒是百姓越來越窮,看醫生的人也多,
有時感覺我不祇要感謝醫生,我更要感謝生病的人,
因為他們都是我的衣食父母..

其實什麼種水果都一樣的,
如果是隨便種一種,定期噴水、在園區拖滿雞屎肥、噴個農藥驅驅蟲,
那這樣種什麼水果都一樣,是沒競爭力的,最後就淪落到你說的滯銷!
(說到這我就想到陳雲林說要買的1千公斤柳丁,我家作農業我最清楚,條件還說要最漂亮的果實、最便宜的價格才要收,收到現在1千公斤也都沒達到,真不知道政府是在做啥= ="...所以政府政策也很重要)

專業的農業不是向一般想像中簡單,
栽植土壤細菌濃度與酸鹼性、該種植基地以前種過什麼、有機肥料的配置、不同水果有不同的園藝技術、....等等

就是秉持這些原則去做,才有辦法做出能跟市面上有區隔的作物,

人力我文中有說了!請鄉下的農工又不貴,
花的起五六十萬(綁地租、幼苗、肥料、果園周邊材料),
多花個幾萬塊請鄉下的農工作粗重的並無不妥,
畢竟他們也是什麼水果都會做過,基本常識都具備,

就拿施肥好了,肥料也是自己調配研發,工人也只是幫你噴灑而已,
像我父親二十年來的技術,施肥也根本不必請工人,用水帶跑一跑而已,
技術也不會被偷走..

對於務實的人、肯努力的人,
這並不是多困難的事,
只是要靠經驗去累積...

年輕即是本錢,哪怕花個幾年學習經驗,只怕不要做而已..

可惜!!

我家的田地因為重金屬汙染而暫時好幾年都無法耕作

不然蠻有興趣的
Nigga M wrote:
並且結合一些南部科技大學教授的技術,
栽植出了高品質的瓜果,
2年可以採收3季,投入成本卻非常低廉,
像我家數千株果樹第一季採收就約有150萬產值、第二季約降至120萬,第三季都還有80萬以上


哪家大學教授啊?可採收兩年三季、又低成本、一年平均兩百多萬產值耶!甚麼好水果,也介紹一下!

Nigga M wrote:
種植的果樹都是請工人(技術家父現場指揮),完全不需要自己採收,市場上專業的集貨商(俗稱最大的大盤商)或農會的產銷班也會來跟你收


都請工人喔?我們村裡每個人都務農,農忙要找到幫手還要前年就預約呢!找到新手還要教@@....
集貨商.....大盤不是最賺多的嗎?

到底是甚麼好瓜果,這麼好照顧,年產值兩百多萬?

我爸媽辛苦工作,夏收芒果(好像水果店都賣很貴,可是產地卻很便宜),冬收柳丁(價格慘兮兮),
這樣一年不扣農藥、人事、施肥等成本,可能也不到兩百萬吧!好的時候大約也才一百出!還不扣成本@@
拜託告訴我一下:到底是甚麼好瓜果,這麼好照顧,年產值兩百多萬?
其實我發的這篇文有兩個面向:
一個是農業的栽植、一個是農業的整體產銷。

但回應樓下的:

我內文中並沒說年產值兩百多萬
而且我說的第一季採收就約有150萬、第二季約降至120萬,第三季都還有80萬以上,
都不是淨利,
只有第一季佔80%的成本,成本算五十萬好不好,這樣也才四十幾萬,其他季幾乎都是有機肥及維護的費用..有時產季延後還要延長地租約半年,

而且第一季回收後就有資金再投入新園區,這樣一甲變兩甲,兩甲變四甲,只要你不賭六合彩不亂買股票,幾年內要達成年薪1-2百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淨利應該是兩年總和約260左右..一年平均也有破百,
現在要哪裡找百餘萬的事業?

兩年三季(俗稱一季叫一水(台語))而且有集貨商在收...如果你家真的務農,這樣是什麼水果,應該很好猜..

而且賺最多的並不一定是大盤,大盤(一般行號)都是代售要不就是自產自銷,代售就是園主會將貨給你幫他賣,
你賺的利潤一般行規就是10%...自產自銷跟小盤才是最賺的,
早年家父也是從事代售,一天少說賣6-700件的木瓜,

但後還想想自己種也有辦法賣這麼多件,那何必只要賺人家讓你代售的利潤?
所以才進而自己栽種..
小盤為什麼會賺? 因為一般人不可能吃整箱,會壞掉;然而他售價一斤卻是比大盤多許多..所以他會賺!

===================================
為什麼我不說是什麼水果的重點在於:
(一)
我發這篇文不是要宣揚哪些水果好賺哪些不好賺,
而是要說農業是一個穩定中求發展的事業
重點在於栽植技術的用心與否,決定你的瓜果品質,甜度也好、外觀也好。
為什麼別人的水果等級可以外銷? 都是有原因的


(二)
就像有人想說開餐飲店,
我就想到老家屏東有家"六吋盤"晨間餐廳,
如果是屏東市的人應該都知道他多有名,
同樣是早餐,他就能做的比傳統美X美、X爺來的好,
因為不二法門就是:
用心、創新、努力耕耘。
想當初他開幕生意也還好而已、不過默默耕耘了五六年後每天都門庭若市,成為屏東市非常具盛名的高級早餐店。
而我也三不五時就去吃......有興趣可以GOOGLE一下

==================================
而且自家除了有經營果園外也開了一間進口水果+本土水果的小賣店舖,
長年在家幫忙的我,看到的生態就是那樣,
會花大錢買的族群有、只貪便宜的人也有,
不過我家每天就是我媽早上六點去開到中午,
這樣家中月收就能多個十萬左右,
有的人好奇為什麼每天都只做早上這樣有啥辦法賺到這些,

起初一兩年也是很辛苦,
不過長久堅持使用高品質的水果後,
自然客人就分級出來了,

那些逛市場的醫生娘或者18%的公務員(老師、教授)他們就是不想到隔壁的攤位買,要到我們店買,
WHY?
因為我們不僅堅持到產地拿貨,進口水果也親自到貿易商冰庫挑選、買到的水果如果有差錯還可以退換貨、還可宅配到家,而且知名百貨超市松X有的水果我們也有也比它便宜,你說他們花錢不手軟在這時候卻很微妙的他們願意到我們這買,
(不過主因還是已在屏東麟洛果菜市場經營水果行號30年以上,同行也都非常熟識,自然進貨上面品質跟價格就比別人來的優勢)

而且想要搶其他人的生意我家也會進些一般性的平價的水果,
不僅可以吸引一般大眾,有時貨底也可以拿來送餐飲店搾果汁使用,一舉兩得..


自產自銷加上開了小盤店鋪,
大盤中盤小盤都包了,也沒被中間商剝一層皮,
有了父親的果園+母親的店舖 = 一年至少也有兩百多W

所以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感受不到生意有因景氣有所差別..


===================================

至於農業知識,
可以找屏科大跟屏東農專的教授朋友請教病蟲害防治的方法,也跟農場購買有機肥當作原料,

中部的人也可以去找找例如中興植病的教授(像我記得大學時上過他的通識叫做林益昇,人也很不錯),其實很多都願提供專業知識甚至產學合作,只是看你積不積極罷了..

就像大學會有講座,每次講座完問台下有沒有人有意見時,都沒人回答一樣,
這就是台灣目前學子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什麼事都漠視、都沒有意見、也不勇於發問、不勇於解決問題,

不學會怎麼釣魚,怎有魚可吃?

不可能每個人都像郭董軍人退伍轉戰電子業就賺爆,
郭董可能去年也還沒想到今年他的身家會砍半,

年輕人還是務實點,肯吃苦點吧,
成天想著哪檔基金可以賺錢是沒用的,

會賺的都是那些FAT CAT,
或者小賺幾十%的散戶,
如果要想著穩賺不賠,我就想到港劇喊著穩賺不賠然後發瘋的秦沛 (笑)
要不就要學學綜藝大哥菲哥,雖是賠個幾千W也是沒喊痛,多做幾十場秀把他補回來一樣灑脫..

最近比較忙碌了,暫不上來回文了,有興趣繼續討論的可以PM我,我再回覆您的意見..THX
很贊同樓主務實的觀念
我想用同樣的觀念是適用在各行各業的
不要一窩蜂去搶流行
深耕一門技術 勝過別人就有可能賺錢
當然 要哪一門技術 得好好評估 別投入錯誤 真的錯了 要能回頭

小弟部分收入靠股票,
真的不難,選擇務實的經營者,不難成功。
DRAM=柳丁..

我看很多樓對於農產品很多意見..
我只說有賺錢的人還是大有人在..
質疑沒辦法改變事實..

自己去了解比較好..

(拿柳丁來講真好笑..)
Nigga M wrote:
只有幾種族群我感受不到他們在購物時會猶豫:
第一:富豪
第二:醫生
第三:那些拿18%開心過剩於人生的公務員...(恕刪)


雖然語法上正確
但是透露出的隱藏訊息 誤很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