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士之風 wrote:
昨天和朋友聊了友達..外資持股數量在長期不看好下做減持一天賣一萬張半年十個月仍賣不完 賣好賣滿的借券只是在長期不看好減持股票時順便賺的零頭 先減持再賣滿,只要等到新產能開出報價下跌就可收割成果,現在的籌碼操作只是在提前布局罷了...(恕刪)
1. 成本差異,可否請表列國內外面板股財報做為比較(可否也列出折舊法比較,台灣是加速折舊前面提很多但很快提完後面輕鬆)?並考慮國外新產能開出後的折舊與成本變化?光憑口說台灣成本有多少劣勢,怎知真假如何?數字本身才有說服力。台灣面板廠沒人疼又沒被補貼,憑自己努力至今能在技術與成本上有些競爭力,但卻一直被看空者放消息打壓!
2. 如果是真正的外資法人,我們所謂長期投資的 long(持有) fund,不管是共同基金還是退休基金,通常看不好就直接減碼了,不會大費周章借券布局,然後很久後來收割。 面板的長期外資可能還有一些是指數形基金或價值型基金的外資法人。至於避險類型的基金,他們通常是投機類型的,非長期持有的外資,原先就在友達只有借券空單。主力身後這些假外資真台資是批著狼皮的放空者,最多自己去成立個避險基金來假裝一下,不是股民所認定的真外資。
借券放空,又一直想扯真外資,真是令人搖頭。調出之前週六只有台股開盤而國外沒開盤的交易資料,比對外資進出和借券空單,就可以說明是那種外資了。前面我的文裡也有寫過,張數一張都不差,某些週六的借券張數剛剛好等於假外資賣出量(真外資沒上班)。
聽其言,觀其行。說得越多,露餡越多。
假外資都空面板到滿滿滿了,還一直牽拖外資法人為何看空面板要放空他們,這到底是想做什麼(騙台灣散戶)?
vul34622 wrote:
挖你的人才 陳立宜...(恕刪)
v大這個中時新聞寫到中國面板業的困境,以及為何中國業者想喊話叫政府調高關稅,主要因為他們的成本競爭利有問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07001135-260203
他指出,大陸的新建面板專案比國際廠商的設備折舊費用高8%~10%,這是企業自身無法克服的困難,大陸政府應透過適當提高電視液晶面板進口關稅,給予大陸企業合理的保護。 譬如,首先要調整財關稅【2012】18號免稅材料清單,延長免稅期限或增加免稅品種;其次,要提高液晶面板進口關稅率,目前為5%,建議提高到8%~10%;最後要繼續執行增值稅退還政策,減輕面板企業的資金壓力。
這麼多未來潛在的利空,所以台灣面板股的 EPS,明年會從3-5元下修到1-2元?還是0-1元,還是虧錢呢?已經連續四年都有賺錢了,明年的折舊也是很低!股價如今是5倍本益比(以過去四季獲利計算),0.5-0.6倍股價淨值比,然後股息殖利率約5%(明年應該有機會高許多)。但是因為可能有許多利空,所以本年度應該下看到3倍本益比,0.4倍股價淨值比(空頭主力說是為了清洗浮額和讓主力回補吃貨)?禿鷹們不斷釋出利空是想說這些嗎?把台灣五十和中型一百的成份股叫出來排序看看那幾檔股票最便宜,應該就這二支會排最前面或很前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