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人事成本上漲,食衣住行育樂大多會上漲,很多連鎖餐飲已經先預告明年要漲價了。
2、例休日因加班成本倍增,老闆會禁止六日加班,改成平日加班或凹成責任制,勞工對於政府的美意看的到吃不到比較多
3、服務業排班方式大亂,基本上老闆還是不會增加加班費給員工。
4、勞工局督察人力不足,根本無法對於所有違法的企業行有效檢查,罰款太低,雇主也大多存僥倖心態,繼續違法。
5、勞工檢舉雇主的吹哨條款,目前尚無討論和通過之意,沒有這一條款,員工對於檢舉雇主更無誘因,檢舉了反而面臨
飯碗不保或是被雇主注意,沒有好處。
總之來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概括來說,大部分的勞工應該會因此受害,薪資沒漲或微幅上漲,但物價上漲的更厲害,
吃掉了漲幅的薪資,多放假是好意,但沒錢享受生活,放那麼多假能有何意義?!
個人積分:2107分
文章編號:62829357
個人積分:6804分
文章編號:62829427
這標題應該是下錯了, "將下滑"是未來式
但台灣景氣的下滑 是過去式 也是進行式 也是未來式
"景氣" 是形容一個區域或國家或更大經濟群景的總經表現
台灣的景氣, 在以前經國先生全力發展經濟以來 , 人民願吃苦耐勞拼經濟 ,客廳即工廠
當然在經濟急遽起飛的背後也產生不少後遺症(如環保 勞工權益....相對的受忽視)
但國家的GDP每年是以8%以上甚至超過十位數的成長, 讓台灣脫離貧窮
到了李登輝時代 , 撿現成經國先生的經營果實 , 台灣的景氣達到顛峰, 造就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
好景不常 , 台灣的製造業找不到工人 , 不用學經歷, 一個月超過四萬元以上的工資, 找不到工人
製造業紛紛轉向當時貧窮的大陸, 因為一樣的工資 , 在大陸可以請到五個人以上
當時的政治氛圍 ,又跟大陸有點僵化 , 台灣慢慢喪失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諸多的原因, 政府認為只靠服務業可以撐住台灣景氣
但台灣畢竟是孤立的小島 , 服務業無法像新加坡或香港的水準
政黨們又急於彼此爭權奪利 , 只要能騙到統治權 就完全沒有經濟的政策 甚至反經濟發展而行
而台灣人民 眾多的原因(教育 法治觀念 夜郎自大....)深深以為台灣是世界的中心
深不知 , 台灣早已被邊緣化
總體經濟的下滑, 不是單單幾個因素所造成, 這是我們二三十年來慢慢營造的後果
是過去式 也是進行式 也是未來式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