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一年多資產減少近億,慘!

不是很樂觀.

rickchiu wrote:
自2017年8月分散投資,從P2P(互聯網金融借貸)移去一些去私募股票平台(代操及股票眾籌)...

到了2018年6月大陸投資的資金約20%在P2P,80%在私募股票平台........

就在去年端午節前後,80%的資金全被捲跑,依照當時匯率折合台幣約8800萬....大哭

就是敗在一個貪字阿,從天堂掉到地獄阿......淚淚淚

剩下48X幾萬RMB(2200萬NT)在P2P苦撐.....同時台灣還有2500多萬的房貸未還...

-----------------------------------------------------------
被騙就被騙了,不然能怎辦 ? 只能向前看了......只好重新制訂目標

1.長期目標(打平計畫):把虧損靠剩餘金額賺回來(被騙金額8800萬+台灣貸款支付的利息)

台灣房貸打算長期借,應該還會借30幾年吧,總利息支出概算約1200萬NT....

也就是說,靠投資理財累積賺一億NT,應該就能打平沒來......

投資收入要一億才打平遭騙金額跟利息支出....慘

2.中期目標(花銷計畫):前提是計畫P2P再全力衝刺3-6年,計畫累積至3500萬NT

(遭詐騙後剩餘的2200萬NT->3500萬NT)。

若是能達成目標...屆時RMB投資一半轉銀行理財(5%為目標收益)

一半轉到2-3家大型或在美上市P2P公司(7%為目標收益)

所以預計3~6年若達成RMB累積折合台幣3500萬以後的收入

①RMB投資:折合約台幣3500萬*6%=210萬/年

②美債投資:折合約台幣500萬*4%=20萬/年

③房租收入:140萬/年

這樣年入360萬NT=30萬/月,然後通通花掉....(包括償還貸款)

就是說資產部位不再增長...

雖然花銷掉,下期利息收益會減少,收益減少,那要累積一億投資收入就會降速....

但是花掉才是真的,況且再累積幾年也可能超過50歲了....先花先贏阿....

3.當下作法:自從慘遭詐騙以後,剩餘2200萬NT只好都複投P2P了...

目前分散10多個平台....利率7.5%~17%....17%是極少部分,折合台幣不到100萬吧...

目前虧損嚴重,所以希望18-20年之內RMB投資收入可以達成台幣1億目標...

到時候也超過65歲了吧....大部分人都到退休年齡,我才可能打平...慘orz

不過順利的話...從50歲每年花360萬,若預計花30年=10800萬,扣掉還貸支出假設3000萬

純消費也開銷掉7800萬,還能接受.....不過投資前路艱辛阿,只能繼續走下去
rickchiu wrote:

甚麼大陸的錢3000多萬?

我還些許租金收入...然後最近準備增貸...增加些備用金

然後應該會把些貸款要求寬限期....



我的意思是您「目前」台灣負債的2500萬約=中國投資的錢

那中國的獲利約莫就是支應台灣負債所需支出的利息

就算有多,也不會多到1個月20萬,轉移回台上也還有時間問題

那這樣台灣月開銷約20萬的生活費從哪來

---

看您說您還有其他的房租收入

那這樣推您台灣資產大概也破億了

假設此推論正確

所以您當初準備拿去中國「打拼」的金額

頂多就資產的2到3成而已

難怪您有這樣的風險承受力
錯了。就那間貸款2500萬的房子 房租收入每年約70-80萬

自古聖賢盡貧賤 wrote:
我的意思是您「目前」...(恕刪)

蒸蒸日上,日上蒸蒸 wrote:
錯了。就那間貸款2500...(恕刪)


樓主說他大陸的收益「大多」沒有轉回來台灣

樓主又開進口車又常出國吃用也還行

只是年收租70到80,這樣的錢不夠花阿
大陸還是有投資 所以還有金流獲利

在金流裡面偷一點來花費 其實還是可以

觀念而已

104年 那時 我可是很佩服樓主的

到現在 他還能這樣跟大家回文 超級厲害

只是再過兩年⋯ 再來評估看看吧

自古聖賢盡貧賤 wrote:
樓主說他大陸的收益「...(恕刪)
在台灣很多地方可以用銀聯卡刷卡消費,用來採購一些生活用品或是聚餐吃飯,其他用銀聯卡領現吧

加上每月房租收入用來支付房貸之類的支出,出國估計也是用銀聯卡刷卡吧,減少台幣支出,讓台灣的現金流減少支出
有8800萬可以賠真好
有錢人不用網友操心了吧

蒸蒸日上,日上蒸蒸 wrote:
就那間貸款2500萬的房子 房租收入每年約70-80萬


不是,是用4間房子貸了2500萬...


自古聖賢盡貧賤 wrote:
只是年收租70到80,這樣的錢不夠花阿


我去大陸機票住宿消費旅遊都花RMB....買手機筆電甚至血糖試紙也是用RMB....

出國去澳門也用RMB....

台幣不夠時請增轉貸.....我這6年已經貸了好幾次.....

下次準備來申請寬限期....減輕資金壓力.....


rickchiu wrote:
不是,那是你不了解這私募股票運作方式.........
這大概15自然日會結算一次,你可以選擇把本利拿回阿.......
平台在沒跑路前,你結算到期可以把錢拿回領出阿...或是續投.....
不是平台光用數字說的,要有錢回到帳戶,讓你提領...(恕刪)

龐氏騙局都這樣啊!
會有段期間讓你可拿到本金+利息,1-5年不等,甚至可以更長...
好賺啊!好賺!就會有更多投資者的資金進入,
某些把錢繼續放在裡面的,後面多領一段時間,還笑提早拿回本金的少賺。

龐氏騙局本業只是做個幌子,並不靠本身的營業利益,
是把後來投資者進來的錢,發給前面投資人利息,
直到後續沒有錢被騙進來,本金+股利就全沒了!
當發現玩不下去之後,管錢的會把剩下的錢捲款落跑。(很多類似的電影情結)

所以,當你開過公司,知道產銷成本概念,
就會知道所投資的公司是否有這麼高的營業收益?才不會被騙!

若真那麼好賺.....就像挖到金礦一樣,
會用自己的錢或借錢去挖金礦,偷偷的賺,賺到的都進自己荷包,哪肯讓別人知道這裡有金礦?
但若還沒有挖到金礦,才會跟別人講...這裡"可能"有金礦,那裡"可能"有金礦,...
RentHA wrote:

龐氏騙局都這樣啊!...(恕刪)

樓主之前做的工作是會計,很懂「知道產銷成本概念」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