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toafu wrote:
因為無意中看到這篇...(恕刪)


5萬多小朋友是賺5千萬的意思嗎?
1張小朋友=1000
50000x1000

真正大戶在這裡

Youfown wrote:提供一項參考數據,日本夏普於2009年在其10代TFT-LCD工廠投產,花費了兩年時間才達到穩定的成品率。


我在群創討論區有看到,群創最近跟夏普交流,臺灣人在企業管理較有彈性,但日本人在新產品的試產良率比較穩定,群創的前身是奇美電,當時的面板技術就不怎麼樣,一堆不良返品,所以即使中國面板廠有臺灣工程師,合理推測將來中國新產能合理要3~4年品質才穩定
華星光電李東生:預判AMOLED市場過剩言之尚早
科技 2017-06-14 11:29:21

  近日,華星光電宣布布局國內首條摺疊顯示屏,在武漢光穀正式開工建設武漢華星光電第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簡稱t4項目)。
  
  據悉,t4項目總投資350億元,是國內第一條主攻摺疊顯示屏的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t4項目採用的柔性LTPS-AMOLED技術,是一種將LTPS技術、AMOLED技術及柔性技術相結合的全新顯示技術。t4項目規劃月產4.5萬大片玻璃基板,主要生產3"~12"高解析度柔性和可摺疊式智能手機用顯示面板,該條生產線的建設旨在進一步衝擊韓國等國外企業在高端AMOLED市場中的壟斷地位。
  近年,中國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發展非常快速。當前,國內大陸地區液晶面板產量已位居全球第二,自主核心技術快速增長,全球產業話語權不斷增強。但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市場問題。
  由於很多地方政府希望再投進AMOLED,導致市場產生AMOLED三年過剩的說法,華星光電董事長李東生髮表了自己的看法。
  李東生認為,AMOLED在市場上的增長會不會過剩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果按照現在已經宣布要做的產能全部按期投產,有可能會產生過剩。但是現在宣布做那些項目是否能做成還難以預計。另外,市場需求的增長幅度也是關鍵因素。

  “去年,所有的人都不看好A矽小屏,但是在去年下半年,A矽突然開始短缺,A矽廠商一下從虧損變成盈利,直到目前為止,A矽的銷售都沒有太大下降波動。所以現在去預判AMOLED的市場會不會過剩言之尚早。”
  對於外界比較擔心的AMOLED項目可能會面臨企業專利大棒的問題,李東生表示,AMOLED在專利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即便企業申請專利,需要開放一些技術,也不會將最核心生產工藝技術對外開放。李東生表示,除三星外,其他做AMOLED的日韓企業都不是很成功,所以新入局的企業面臨的挑戰很大,需要全方面考慮企業的戰略布局。

pqaf wrote:
幾年前我在屠宰場花...(恕刪)

我猜p大在25元才會賣,現在十年線在22元,如果今年發生站上十年線,
P大想多漲3元也就是25元再賣。
老爸2004買在56元套牢至今,幸好買一張
我今年來回買賣,套牢在12.70元 不多32張

big大 wrote:
我猜p大在25元才會...(恕刪)
我覺得應該是30元,因為p大在先前提到放空為何不30元在空而是12元空,另外隔壁阿牛賣30元……看來p大對30元這個數字很期待

wigochen wrote:
我覺得應該是30元,因為p大在先前提到放空為何不30元在空而是12元空,另外隔壁阿牛賣30元……看來p大對30元這個數字很期待


30元那應該已經是不想賣了吧.....

友達能漲到前幾年的18元我就謝天謝地了....
sharp 成了新的鯰魚

“鯰魚效應”是眾所周知的一套理論,即在遠洋歸來的漁船中放入鯰魚,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增加了成活率。其本質是一種負激勵,通過影響一部分企業的利益,帶動整個行業的正向發展,過去的幾年中,一隻隻“鯰魚”的出現成為中國彩電市場增長的動力。..........


  
  短期來看,由於中國網民紅利觸頂,電商發展後繼無力,未來市場份額預計將在30%~40%的箱體中震盪,對市場的刺激能力有限。根據奧維雲網預測數據顯示,2017年618線上銷量增長將會大幅放緩,規模增長預計為13.7%。


  隨著加入的品牌增多,互聯網品牌的優勢有同質化的趨勢。另外如同任何品牌陣營都存在自身短板,經過三年的野蠻增長之後,2016年末至今,互聯網電視企業應對資本問題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乏力,也表現出互聯網品牌的短板正在顯露,可能將進入一個調整期。


  面板價格目前處於高位穩定的狀態,隨時有下降的可能,而且根據曆史數據來看,一旦面板價格被撕開裂口,往往會是一瀉千里的局面。因此目前來看,面板價格下跌,可能再次成為激活市場的“鯰魚”,這顯然這會影響面板廠商的利益,但彩電企業和麵板廠商之間的利益蹺蹺板一直是難以平衡的狀態,利益分配寄望於收斂三角形式的長期演化。不過在長期堆積的渠道壓力之下,品牌在618必將出現打出今年以來的最低價,但受限於尚處高位的成本,這一波低價能持續多久還是要看品牌廠商對面板價格的影響力。


  當然,我們還要寄希望於一些新的“鯰魚”出現,他們或許會影響現有的市場格局和規則,但對中國彩電市場將有多大的正向拉動也未可知。比如Sharp,在2017年上半年成為一大亮點,市場份額逐月攀升。雖然代價是大幅下降的產品價格以及可能會受損的品牌形象,但不可否認Sharp用實際行動上演了外資品牌的絕地反擊,其大小屏組合促銷的營銷模式也正在被其他品牌所借鑒。

  在拐點真正到來之前,韜光養晦中的品牌商不如做好產品升級的準備,目前互聯網品牌已經有所動作,向高端產品佈局,小米、樂視、看尚、暴風等品牌陸續發佈深度人工智能、量子點、超大屏、激光電視等產品,未來價格戰再起之時,可以獲得結構性得調價餘地,不然完全依靠低端機型比價,將仍然難以解除當前所面對的盈利困境。


vul34622 wrote:
sharp 成了新的...(恕刪)

剛剛逛了一下新聞,大陸現在還有618銷售節日?(沒聽過) 銷售額破1000億了。 電商平台降價賣電視是好事還壞事啊?  這個節日電視好像賣的不錯!


今年618期間,樂視超級電視在堅持生態補貼、成本定價的基礎上,很有誠意的拿出史上最大優惠力度回饋廣大樂迷,超4 Max70直降3000元,超4 X40直降450元,超4 X43直降400元,40和43吋另包含一年超級影視會員。

但兩大第三方電商平台,在我們的優惠力度上,仍強行通過優惠券、滿額返現等方式進行價格補貼,並且這些補貼多數成本仍強迫我們買單,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承受能力。當下的價格不僅遠遠擊穿了我們的成本,也導致此次電商節可能成為眾多黃牛的提貨節,大量產品由線上串貨至線下,嚴重擾亂超級電視的價格體系。

為保障用戶利益和保障企業的長久發展,我們正積極與兩大電商平台溝通,對於部分疑似黃牛訂單進行限制發貨或取消訂單。我們呼籲良性的競爭環境,電商平台強行降價,已經引發惡性競爭,我們看到,一些企業面對成本壓力,甚至採用低配,低質的產品參加電商節,損害用戶利益。

超級電視堅持高配,堅持全渠道同款同價,官方商城,LePar以及第三方電商平台都是我們的銷售通路,我們也極力維持穩定的價格體系,通過這些平台直達用戶,而不是被惡意宰殺價格,被黃牛漁利。對於目前第三方電商平台上的價格亂象,我們深表遺憾,並已取消部分訂單,限制黃牛提貨。我們認為,一個靠綁架企業殺價格戰,功利的競爭銷售額的的電商節,是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看似讓用戶受益的背後,實際上是在損害企業利益,最終損害用戶利益。

剛剛在有群創樓
看到群創樓對於這個新聞都持分常正面看待
但我個人短線是看負面
長線要再觀察

因為粗略的分析來看
現在群創的面板生產面積是大於鴻海集團自有品牌電視所賣的面板面積
這樣他多餘的面板只能賣給非鴻海集團整機代工廠
但如果我是非鴻整機廠 我一定不會優先採購群創面板
因為沒道理養肥對手

但長線如果他可以跟三星一樣
賣到自己的面板場不都夠 還要向外採購的話
這樣的確對於群創就很正面看到(所以郭董才拼命殺價搶市佔率吧)
但短線上 我認為他的面板生產面積仍然是大於自有整機代工場的

以上是我大方向的看法
至於詳細的數據分析
可能要像P大這樣的專業
才有辦法細算出實際的數據是多少
---------------------------------------------
"研調:電視面板新風潮 垂直整合是王道
2016-12-19 14:13聯合晚報 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
IHS指出,電視廠商的兢爭從終端市場,己逐漸發展成上游屏資源的兢爭,同時,面板到整機代工製造再到品牌出海口,這種垂直整合模式較越來越明顯。
.....
playkoei wrote:
群創的面板生產面積是大於他自有品牌電視所賣的面板面積
這樣他多餘的面板只能賣給整機代工廠
但如果我是整機廠 我一定不會優先採購群創面板
因為沒道理養肥對手

但長線如果他可以跟三星一樣
賣到自己的面板場不都夠 還要向外採購的話
這樣的確對於群創就很正面看到

品牌廠最恨 原料廠或代工廠,撈過界,搶占地盤.

宏碁和華碩的品牌還小時,還可同時幫國際大客戶做代工.

當品牌事業打算大張旗鼓時,和大客戶之間就產生利害衝突,宏碁就得被迫分割出緯創,華碩就得被迫分割出和碩,

宏碁和華碩還得宣示,盡速降低對分割公司的持股,並且刻意把訂單轉給其他代工廠,主僕公司間,還要演戲,假裝家門內鬥,化解外界的疑慮.

華碩減資分割 施崇棠、童子賢 恩怨情仇上檯面

大客戶也不是笨蛋,初期還是會抵制緯創和和碩,砍單圍剿,所以兩家公司分割初期幾年都是慘淡經營.

鴻海從機構模組廠和connctor供應商,跨界到PC代工,又跨界到 面板業,又跨界到 NB代工業,也是遭遇同業或客戶很多次 "防鴻行動".
鴻海在PC代工成功突破圍剿,鴻海在面板業的成績就普普,NB代工就好像失敗了. 郭董和林百里還有點撕破臉.

鴻海搞Infocus品牌時,還不敢公然承認 infocus就是郭董牌.infocus成績普普,不成氣候,同業或客戶自然不當一回事.
這次鴻海野心更大,藉夏普之名,公然跨界到國際品牌,還大打價格戰,搶占客戶的地盤,同業或客戶照例還是會重啟新一波防鴻行動.

鴻海當年在主機板上關鍵的 connector產品線,居龍頭地位,intel每次最新的CPU socket都是協同鴻海,AMP,Molex三家大廠一起開發,但往往是鴻海技術最好,成本最具競爭力,初期交貨最順暢,PC代工廠雖想圍堵防鴻,出手還是有所顧忌,就怕傷鴻3分,自傷7分. PC代工廠想下單購買 Foxconn CPU Socket時,有時還得連同主機板 其他DDR,USB,PCI...整套一起買,鴻海才願接單出貨.

但鴻海旗下的面板技術,並非全球龍頭地位,有些技術還是落後於,三星,LGD,友達.. 鴻海旗下的面板地位,是可以被同業取代的.

鴻海旗下的面板廠,是否能安然渡過多方的圍剿抵制,有待觀察...
只要面板供需持續吃緊,夏普銷售繼續暢旺的話,鴻海倒也沒再怕被圍剿...
但如果夏普的低價促銷戰,後續無力支撐的話,銷售量大降,可能就要擔心其他品牌廠會不會趁火打劫.

鴻海有在做電視代工,外界常說鴻海是旗下面板廠的最大出海口...但鴻海若真能幫代工客戶全權決定用料的話,SDP當初就不會庫存那麼多.

面板屬電視的關鍵零組件,大型客戶往往會自行選用面板,自行去向面板廠議價,再委由鴻海設計代工,
小型通路業者,只想拿現成機種貼牌販售,可能就會全權委由鴻海設計選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