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ing wrote:
對不起又不是對你說的...(恕刪)


你真好笑

我只是幫某人打抱不平

又不是對號入座

不要這激動嘛
Bill Bok wrote:
你真好笑我只是幫某人...(恕刪)


看來你真的不懂中文 , 建議你把 暱稱改成 天使Bill Bok 吧!

草本野 wrote:
我了解您的意思, 但是人性就是貪婪的, 當台北房地產有利可圖時, 就會有人不畏殺頭風險進出,
今天政府不管下多少政策, 只要還是有利可圖, 那就有人會繼續炒作,

台北市信義區大安區到底多少房價才算合理呢?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 你認為20萬, 我認為40萬, 路人甲認為60萬,
那當路人甲買不到時, 你跟我都別想買到.
就是這麼簡單....(恕刪)


我所謂經濟活動創造價值是這樣
如果,你認為房子買下去,出租也好,開店也好,可以有足夠的報酬,那ok
這房子就是有你認定可以由實質經濟活動得到適當的報酬的價值

如果你房子買下去就放著養蚊子,等轉手,甚麼也不做....就給你課重稅,罰款,或由政府買回

其時,提高房貸利率的意義也是在這
問題在於,利率太高,會傷害一般真的有需求的購屋者
利率低於房價成長速度,無法抑制炒作

所以,如果能使 空屋空地稅+利率 遠大於房價成長率,那就有可能抑制炒作

當然有法必有破,不過,在可以讓法更嚴謹時,何不讓他更嚴謹呢?


另外,炒作房價的熱錢,有一大部分是來自於外資
積於房地產為當地國民的生活必需品,不得炒作的精神
禁止非本地資金買斷房地產或是土地,在情理上是說得過去的

個人認為,開放非本土資金買斷房地產,根本就是鼓勵炒作
KCLin0423 wrote:

我所謂經濟活動創造價值是這樣
如果,你認為房子買下去,出租也好,開店也好,可以有足夠的報酬,那ok
這房子就是有你認定可以由實質經濟活動得到適當的報酬的價值

如果你房子買下去就放著養蚊子,等轉手,甚麼也不做....就給你課重稅,罰款,或由政府買回

其時,提高房貸利率的意義也是在這
問題在於,利率太高,會傷害一般真的有需求的購屋者
利率低於房價成長速度,無法抑制炒作

所以,如果能使 空屋空地稅+利率 遠大於房價成長率,那就有可能抑制炒作

當然有法必有破,不過,在可以讓法更嚴謹時,何不讓他更嚴謹呢?
草本野 wrote:
政府現在也下了很多政策要來遏止投機炒房, 但是說實話, 這種行為只是讓窮人更避而遠之,
以前買不起的, 現在更買不起了, 對有錢人而言, 政府這點小動作, 只是隔靴搔癢.

...(恕刪)


另外,炒作房價的熱錢,有一大部分是來自於外資
積於房地產為當地國民的生活必需品,不得炒作的精神
禁止非本地資金買斷房地產或是土地,在情理上是說得過去的

個人認為,開放非本土資金買斷房地產,根本就是鼓勵炒作
...(恕刪)

1. 所以,如果能使 空屋空地稅+利率 遠大於房價成長率,那就有可能抑制炒作
不可能 , 但是這樣能夠抑制的是"空屋、空地" , 致使投資客換各名目養房而已,如廉價出租,甚至買兩台販賣機擺著你也沒輒
想想看 ,一人名下只能有ooxx間房屋不然課重稅有成效嗎?沒有呀,人頭戶就破了....

2.個人認為,開放非本土資金買斷房地產,根本就是鼓勵炒作
基本上這點是正確的,只是端看於如果你是政府,你對經濟成長有多看重....房地產交易佔台灣GDP組成是非常可觀的

3.給大家
不要再談德國了,只看「小方向」當然OK,不過大家都失焦了
徳國房子炒不起來的原因是買房會虧,大家當然不願意,不然為什麼房價佔薪水比例不高,卻沒人願意買?
如果你把房屋稅拉高到 5K甚至 5W一坪,相信也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即便在台北信義區可能房價也很低,問題這樣真的是大家要的嗎?大家想要的是高房價(值)低房價(錢)吧?這根本是緣木求魚 ~ 不如祈禱自己去當幸運精子 或是 幸運抽籤手(去抽國宅)
一開始想說只是帶過,沒想到大家失焦 已為德國這樣才叫做對呢!有興趣的人建議更完整去看德國房地產內容、制度吧
不知道作者是不是現在開始賣樓賣房賣地外加信用貸款, 準備放空台北股市 ?
如果不是的話, 他對自己的論調有多大信心 ?

另外據說張金鶚教授編的"房價指數" 向來是國泰金控資金動向的重要參考依據
也因為這個指數這幾年來國泰金控對國內的重大房地產投資幾乎是零

2008.8 年他就說台北市房價要軟著路
http://funs.com.tw/html/89/n-5589.html

現在兩年多過去了, 結果呢 ?
結果就是國泰金控拱手把獲利王的頭銜讓出去, 現在才準備要進入市場

我相信這一波房價是熱錢進來造成的, 但問題是熱錢哪時候會走 ?

還是就停下來不走 ( 鮭魚潮 ? )

這才是要思考的問題

小弟就認識兩隻小鮭魚回台灣, 出手還真的很嚇人哩...

公路車ing wrote:
1. 所以,如果能使 空屋空地稅+利率 遠大於房價成長率,那就有可能抑制炒作

不可能 , 但是這樣能夠抑制的是"空屋、空地" , 致使投資客換各名目養房而已,如廉價出租,甚至買兩台販賣機擺著你也沒輒

想想看 ,一人名下只能有ooxx間房屋不然課重稅有成效嗎?沒有呀,人頭戶就破了....

.房地產交易佔台灣GDP組成是非常可觀的

...(恕刪)


如果廉價出租之類的經濟活動,可以應付得來你養屋養土地的成本,可以勝過自然利率,那當然,這是經濟活動給予房地產的價值

當然,有法必有破,但是,資金往往是往最大獲利的地方流去...就看政府怎樣引導

記得馬中痛不是要平均GDP大於3萬美金嘛?
他開放外資炒作房地產是不是故意的壓?
所以,合理懷疑政府根本就是要把資金引入房地產囉

抑制房價的方式可以多如牛毛
毛到你炒房團都懶得再去炒
也可以一日之間讓房地產崩盤(禁止外資買斷房地產)
看政府要怎樣引導熱錢流向而已

KCLin0423 wrote:
如果廉價出租之類的經濟活動,可以應付得來你養屋養土地的成本,可以勝過自然利率,那當然,這是經濟活動給予房地產的價值

當然,有法必有破,但是,資金往往是往最大獲利的地方流去...就看政府怎樣引導

記得馬中痛不是要平均GDP大於3萬美金嘛?
他開放外資炒作房地產是不是故意的壓?
所以,合理懷疑政府根本就是要把資金引入房地產囉

抑制房價的方式可以多如牛毛
毛到你炒房團都懶得再去炒
也可以一日之間讓房地產崩盤(禁止外資買斷房地產)
看政府要怎樣引導熱錢流向而已
...(恕刪)


1. 話說之前某篇回文被刪了耶 = =! 無言

2. 我說的廉租就是去破你的空屋重稅 ( 我就算 0元出租 (要付養屋 養地成本) , 也划算 ) WHY ? 可以避掉空屋重稅
當然你說的對 資金會往最大獲利的方向流去,因此政府要引導首重於 符合人性 ,不然再怎樣的管制有不是太容易成功
反到平白對一般民眾造成困擾
除非完全管制 那就沒話說了 ( 但是話說台灣還是民主社會吧? )

2. 我也說過啦? 不是合理懷疑呀,我說過你說的對,當然是引外資進來投資(炒房 炒股票)提升經濟成長.....
至於毛到外資不能炒房炒股,請問你要不要經濟成長?
這是倆各面向的考量了(不會賺的生意 外資會想要做嗎?) 不可能又要經濟成長又不想要通膨吧?

3. 我說過我贊成房子是消費品 不該是炒作的標的 , 但是 HOW TO DO ?
手法「更」重要 , 不是舉各大旗就認為一切可以成真,不然跟 反清復明 的天地會民粹就沒有不同了
民粹就請去閒聊板吧! 我們會在理財版討論不就是想說能夠做些更有建設性的交流嗎?

你的想法「出發點是好的」不代表就一定會是好的喔,我認同你的出發點,但是不認同你的想法

大家共勉之
更新日期:2010-12-02 記者:文 南方朔
一九九四年,當時克魯曼(Paul Krugman)還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他在當年最後一期的《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上發表了一篇引起極大爭端的論文〈亞洲奇蹟的神話〉。


在該文他指出,許多亞洲國家的成長都是「投入驅動的成長(Investment-driven growth)」,依靠著外資大量湧入、寬鬆的貨幣政策所造成的資金投入等而快速成長,而非生產力提高而造成的成長,因此這種模式其實是很脆弱的。


他的這篇論文當時曾引起一場筆戰,但也給華爾街的禿鷹們很大的啟發,遂出現了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藉著資金的大舉進出,而誘發許多國家的資產泡沫破裂,印尼甚至還引發了國家動亂,蘇哈托政權並因此倒台。


克魯曼的「投入驅動的成長」之說,是否真的能解釋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乃是個有爭論的課題,不過他的這種說法,毫無疑問地可以解釋今天愛爾蘭的經濟危機,而愛爾蘭資產泡沫破裂的經驗,對台灣也有一定程度的警示性。

我覺得民國100年大泡沫的作者應該也是有看到克魯曼的論文.只是台灣的泡沫還有大陸的市場在支撐.泡沫要爆也是香港先爆.
https://hiveos.farm?ref=693615 推薦碼,使用後會有10美金‧

公路車ing wrote:
我說的廉租就是去破你的空屋重稅 ( 我就算 0元出租 (要付養屋 養地成本) , 也划算 )


現在台北市有很多地點就等於廉租啦~
租金比台北縣高不了多少,房價多好幾倍,算起來連定存利率都不一定能贏。

而且
有出租也要扣稅的,你以為真的能0元出租阿~
國稅局會認定是贈與行為,到時候扣更重。

要租給房客,管理上就是一份難題,房客來來去去都要花時間的,
對於用房地產炒做的人來說,那完全是不敷成本的時間,
現在就有很多空屋很難租出去了,你可以上租屋網站看看,有些屋子都掛好幾年了。

而且…逼出這些空屋廉租,不就正好達到讓一般蝸牛族省錢租房的目的嗎?
他省下的錢做投資,賺的很少一部分付房租…剛好讓經濟發達,幾十年後你只有老屋,他可以買新屋

惡魔常常偽裝成假先知的模樣 帶領無知的羔羊走進死亡的墓地

lqz wrote:
現在台北市有很多地點...(恕刪)

"而且…逼出這些空屋廉租,不就正好達到讓一般蝸牛族省錢租房的目的嗎?
他省下的錢做投資,賺的很少一部分付房租…剛好讓經濟發達,幾十年後你只有老屋,他可以買新屋"

這部份應該沒啥機會... =.=

公路車大大說零元出租只是舉例啦...

要破空地重稅...

反正就找個人頭租地...

只要租地的所得稅低於空地重稅...

地主就有利頭...


政府一味建國宅是不大正確的方式...

這只是提供少數人"中樂透"的機會....

之前有統計...

台灣社會住宅的比例遠低於日本 香港 美國 歐洲國家...

於國有地建國宅只租不售...

可降低中下階層的購屋壓力...

外鄉打拼者也更有效益的存下錢...

也能有效壓抑房價地價...

需求減少就讓同一群人自己去炒吧...

不過 政府蓋的國宅要好好用心蓋啊...


貪是貧字頭 慾多化成愁 千江取瓢飲 知足自長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