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cockroach1136 wrote:
..請客請客請客.(恕刪)
我只是斷章取意 ,僅列出一小部分年初試水溫時,低檔買進的持股,另外還有一拖拉庫是,年中高檔買進的不好意思列出.平均成本很高的...不懂得高點先部分獲利出場,這波跌下來,整體仍在損益邊緣,僅僅賺了點便當錢. 沒你想的那樣賺啦.

友達8.5代廠還在折舊期,2014全年仍得折舊580億,今年提早進場,只是先搬張板凳,卡位等待看戲,等明後年折舊大幅下降後,好戲才會上場.pa#40
群創還有230億還沒折舊,以現在每季折80億來算,
明年第一季就可折完,明年第二季,群創就有好戲看了,
友達每一季也折80億元,580億元要八個季節才能折完,
要在二年時間友達才會有折舊效應。

群創 路竹8.5代廠 大約2010/Q2量產,初期產能小,可能又花了1年半後,約2011/Q4達到 最大產能,遞延五年折舊,算起來大概2015/Q4 才能完全折舊完畢,且過去幾年雖沒有蓋新廠,但每年仍有2百億的設備投資,用於舊製程和技術的更新.
我猜想,群創明年仍可能需要折舊攤提400多億吧? 就算到了2016也不太可能是零折舊.每年還需200多億的折舊吧? 折舊減少,雖可讓群創EPS多個$2,但 面板業整體報價每年都在跌價,群創對中國市場依賴太深,且低階產品比重太高,造成營收獲利深受跌價影響,若沒妥善調整產品結構和市場, 未來中國市場的跌價損失 可能吃掉大部分的 折舊改善的獲利.

相對的,友達的后里園區七星基地的 8.5代二廠 約是2011/4月 量產,推算起來可能要到2016 底,才能折舊完畢,兩座8.5代廠約花了2000億資金. 但他過去每年也是有投資更新設備和製程,所以2016後,未來每年仍可能有2~3百億的折舊費用.

但友達的主力客戶是Sony 和三星等國際大廠,對中國市場依賴度較輕,高階產品比重較高,ASP和利潤高很多, 受產業跌價的影響稍輕些.pa#41

請問大陸面板廠的威脅呢?什麼時候大陸面板產能大量開出?
我覺得大陸的產能開出才是最大的威脅。

《商業周刊》指出,中國「十二五」計畫中,二0一五年的目標之一便是:面板必須達到八成本土採購,華星光電就是樣版企業,由中國第三大電視品牌TCL持股五五%;其次是深圳政府的三0%,韓國三星電子也持股一五%。這,是中國第一次成功複製三星模式,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的面板廠。

BLURRY wrote:
請問大陸面板廠的威脅...(恕刪)
前文有提過....

1. 原先2011年已有2條8.5代線量產.(京東方北京 和 華星 深圳光電)

2. 中國2014有3條 8.5代新線量產,(,三星蘇州 和 京東方合肥 年初已量產; LG廣東 九月剛量產; )

3. 2014年還有 4條 6代新線,

4.另外有3條興建中 (京東方重慶,熊貓南京,華星深圳 興建中)

2015年底前.共有8條8.5代 量產.

http://www.topology.com.tw/graph/graphcontent.asp?id=J0A71JBUME4B8KT1HDK78LD3C5

2015年韓國和中國將擁有全球液晶面板八代線85%的產能

LGD廣州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於今年9月1日竣工量產.

南京中電熊貓8.5代線,改採夏普IGZO技術主打高清中小屏,採取了70%高分辨率中小尺寸面板加30%4K電視面板的產品結構,避開電視屏的激烈競爭。預計明年3月竣工投產

京東方是大陸早期的面板霸主,曾經收購韓國Hydis,所以技術水平高,擁有FFS廣視角技術(類似LG IPS),他PC monitor等產品,早被國際大廠 HP等認證採用.

華星光電是中國另一隻老虎,電視大廠TCL和中國官方重金投資扶植,不惜重金引誘台灣 雙虎的資深技術人才,帶槍去投靠,近年技術突飛猛進.

不過 中國的8條 8.5代廠主要是聚焦在中國的內需市場,享有關稅和 租稅減免優惠.
外商面板廠若沒在中國設廠的話,未來想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障礙會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低,生意越來越難做.

但是中國的面板否能打進 國際歐美的高端市場,仍有待觀察.台灣雙虎的未來,終就會失去中國市場這塊大餅,只能寄望於歐美和其他新興國家市場,dd+pa#42

中國市場需求目前雖佔全球3成之最,可是其他新興國家的潛在需求,正與日俱增.
為了避免洩漏國家機密及外星科技,必須消滅此篇痕
w921510 wrote:
.還是你真以為我永遠都只看的到卻買不到
但是努力後,用技術分析十之八九能抓到
見證甚麼?.
2014-08-01 13:53 #64
就如上面所說 友達14.1是高點 群創14.1是低點

目前兩檔離這個位置都沒多少點

友達要注意的是如果再度跌破月線要跑很快

(恕刪)
我能理解沒有神人可以百分百命中.當初W大的8/1預測好像偶有失準?當時W大好像比較看好群創

友達8/6, 8/21 跌破月線後,再創新高.友達的8/28高點是在 $15.2,

群創8/7的低點好像$13.2.

為了避免洩漏國家機密及外星科技,必須消滅此篇痕
小摩:面板報價Q4起下滑,台廠獨鍾聯詠
2014/09/23 09:16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小摩出具最新面板產業報告,聚焦在TV面板尺寸的轉移以及中國新競爭者的加入,在新變局下的贏家及輸家。預估明年和後年的LCD面板供需,將由今年的吃緊轉為平衡,預估今年第四季中到明年第二季中會開始看到面板價格下滑。

在台灣的面板廠方面,小摩只給聯詠 (3034) 「加碼」,而至於雙虎友達 (2409) 及群創 (3481) 都給「減碼」評等,其中友達又略優於群創。

小摩指出,今年TFT-LCD面板供需意外吃緊,受惠於穩健的TV通路銷售成績以及面板尺寸改變。預估TV在2015/2016年仍將每年有4-5%的成長,但在尺寸上的變化會轉趨緩,面板尺寸變化對供需是一個重要的動態因素。

此外,小摩也強調中國政府已經端出明確的政策,到2015年底,在地化的採購必需達到8成,由2014年的5成左右向上堆疊。因此,預估中國的面板製造業者將會擴大產能。預估有70-80%的產能會是8代線面板廠,分別來自於BOE京東方、ChinaStar華星以及CEC-Panda中國熊貓等。

在中國新政策的推波助瀾下,台灣面板業者面臨更大的挑戰,台灣業者在中國缺少圈養的客戶,以及在中國生產。反觀韓國的面板廠三星顯示器(SDC)與LG Display(LGD)已經增加透過中國的晶圓廠滲透到中國的TV製造商。

小摩預估全球的LCD TV電視近三年(2014/2015/2016)的出貨分別為2.21億台/2.3億台/2.4億台。成長的幅度並不大,中國在2015/2016年的成長僅有2%/4%;至於北美在同期間幾乎是停滯的,而在新興市場方面,由於在2014年的基期偏高,未來兩年的動能也並不強。


瑞銀和小摩都看衰 面板股走勢,先備份存查,過些日子再來驗證他們的說法是 金玉良言 或是 胡言亂語 ?

中國內需市場已經飽和,Samsung和LG 現在進入這個殺戮戰場,打混戰,不見得是正確的策略.

報載三星顯示器蘇州廠LCD事業陷苦戰 量產近一年,營運成績不如預期,因折舊與攤銷費用也反應在帳面上,2014年上半年創下2,637億韓元(約2.55億美元)營收與866億韓元淨虧損紀錄。
pa#44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