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過高獲利經驗的公司,就像吃過人肉的獅子,那滋味美味無與倫比,不會願意輕易放棄手上的戰利品.歷經多年的虧損和補貼,今年上半年,終於苦盡甘來,京東方淨利(扣除折舊費用)大賺42億人民幣,TCL集團也靠CSOT大賺,CSOT 的EBITDA獲利(含折舊費用) 高達54.8億人民幣.都創新高. (AUO上半年的EBITDA是427億台幣,群創是471億台幣)這前6大廠,主宰了全球電視面板9成的供貨,都是面板業的既得利益者,真的會傻到為了衝量,讓報價大跌,損傷自己既有的獲利,害自己公司上市股價暴跌,害自己 再度陷入虧損的困境嗎? 既然能夠坐享暴利,何苦勞累欠債淪落街頭?目前看來,三星,LGD,AUO,INX 都對LCD擴產意興闌珊,放緩腳步,消極以對,韓廠甚至逐步減產.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雖仍在擴產,貪心想賺更多,但他們的心態應該也是和台韓四大廠一樣,允許讓報價稍微走跌,刺激更大的需求,但不會同意讓報價失控,犧牲既有獲利.以前靠面板廠高層間的水晶會議,交換報價情報,後來被反托拉斯重罰後,不敢再私底下聯合調控產能,壟斷報價,但各大廠彼此間應該還是有默契的. 各面板廠高層有時看似無心的公開發言,就是種對市場報價的明示或暗示.我在想,如果是 建廠設備或物料採購過程中,管理層檯面下可以收取的回扣遠比公司檯面上的分紅酬勞高,才需如此降價拚產能出貨量.....面板業前六大廠都是大賺,讓夏普,中電熊貓,惠科也急得想要進來卡位分一杯羹,憎產速度比前6大廠還積極.但這三隻小小貓.靠破壞性的報價,真能撼動前6大廠的極力維持的報價秩序和市場地位嗎?拭目以待, 過兩個月的彩電廠和面板廠間的報價攻防戰劇情如何發展?研調每月上下旬的報價預估,現在看似市場行情的風向球,作為上下游採購和議價的參考,也可能輕易淪為雙方人為操控報價的有力工具. 好奇各國的反壟斷單位,怎沒鎖定這些放消息,預測報價的研調中心進行反托拉斯調查.================40吋跌幅較兇, 43,50,65跌幅較輕
morphine0821 wrote:焦家有在顧吧?!...(恕刪) 除權息行情提早啟動?本來鎖定這檔現在這價位又怕怕的...======================友達有夠悲情的連兩天最後一筆都萬張賣單灌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