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一年多資產減少近億,慘!

rickchiu wrote:
又不是債券,還AAA(恕刪)


你真的看不懂藍色大的重點嗎 ??
股海菜鳥 wrote:
你真的看不懂藍色大的重點嗎 ??


他自行想像的,你就信以為真?
藍色心鏡 wrote:
這個計算挺不錯很像2008...(恕刪)


「我們再找間銀行給它AAA評價吧」

給評價的不是銀行啦…


rickchiu wrote:
又不是債券,還AAA...(恕刪)


本質上也是債券啊…

「其實就跟以前陸金所發的p2p一模一樣,換湯不換藥.......只是發行方跟代銷方換了,其餘借款人來源,擔保方等一模一樣.....」

只是利率變低一點,金額變大一點,然後重蹈覆轍?

陸金所的該是穩一些,怕的不要投就是了…
JuliusCeasar wrote:
本質上也是債券啊…


所以說向銀行信用貸款...本質也算債券?


JuliusCeasar wrote:
陸金所的該是穩一些,怕的不要投就是了…


擔保方是中國平安產險,不是看陸金所.....銷售方也是平安銀行

跟陸金所毛關係都沒有........

當然啦,雷曼都會倒了,甚麼不會倒? 哈哈

說不定100年後,台積電也從市場上灰飛煙滅......難說歐......
rickchiu wrote:
所以說向銀行信用貸款(恕刪)



「所以說向銀行信用貸款...本質也算債券?」

信用貸款是債,拿出來證券化就是債券了。當然,你可把這商品取名叫「非債券」,然後說它不是債券。這無妨,爽就好。

「說不定100年後,台積電…」

100年後的台積電 vs 當下的P2P包裹商品?

這兩者放在一起討論的立論基礎是甚麼?

因為兩者都可能會倒,所以放在一起討論?

未來近期都可能會倒、上駟下駟都可能會死,所以評價都一樣?

100年後大家都死了,不過一坏黃土,那現在討論投資幹嘛?
JuliusCeasar wrote:
信用貸款是債,拿出來證券化就是債券了。


混為一談?


JuliusCeasar wrote:
兩者放在一起討論的立論基礎是甚麼?


真要放在一起看的應該是雷曼跟平安產險吧....

幹嗎把比喻說是拿來當討論的立論基礎?

再者,不知道你們一直強調是受到包裹的p2p ?

不知道是怎樣包裹了??? 不要光講一些虛的....
rickchiu wrote:
產品成立後按自然季度回款,若是借款人提前還款,收回的金額就會增多....

還有逾期款項在81天後由擔保方支付......

擔保方一樣是平安產險跟小額擔保公司......就跟以前陸金所的規則一樣拉.....(恕刪)



這樣還是看不出細節

這產品的報酬率大概比中國的定存高3% (google的數據 3.x%)
100萬~300萬RMB 門檻不算高
多3%報酬率, 又有人擔保, 真有那麼好的事?
就怕又有被忽略無視的風險包在產品裏.

樓主有在大陸活動, 就把資料分享出來讓大家參考參考
rickchiu wrote:
混為一談?真要放在一(恕刪)


「不知道是怎樣包裹了??? 不要光講一些虛的....」

你的論述濃縮起來也就是:

1.怕就不要投(投了就不要怕)。
2.錢花了才是真的。
3.天親地親沒有P2P親。

剩下的就是你虛說我虛回,大家抬抬槓,為這棟樓衝衝人氣,不好嗎?

「把p2p借貸的標,集合成一個大標,透過銀行募集...」

這不就一般所稱「包裹」?
Wang S.C. wrote:
就怕又有被忽略無視的風險包在產品裏.


先說陸金所好了,成立於2011年,就是說已經運作快10年了....

若有借款人逾期,會於81天之後,由平安產險99%,小額擔保公司1%...

連本帶利+50%的罰息賠付(當然逾期幾天罰息幾天).......我2014年底買之後,都是這樣

至於這種產品.......肯定有很多的風險阿......

依據認購說明書,提示了有法律政策風險,市場風險,借款人履約風險.....

免賠付風險或賠付不及時風險,保證人免於担責風險,保證人弱化風險,管理風險

信托計畫提前終止風險,放款銀行風險及第三方支付機構風險,IT系統不穩定....

還有好幾種風險,懶得打了............

在我看來,就是只要中國平安產險不扯皮不賠,就沒太大問題......

台灣所有產險公司加起來的規模,可能還沒有中國平安產險的規模大....

當然,不是說大公司就不會扯皮.........

至於這樣說明,若是覺得好像還是不踏實.....

那就當作這產品很會包裝,很會包裹就好.....
JuliusCeasar wrote:
「把p2p借貸的標,集合成一個大標,透過銀行募集...」

這不就一般所稱「包裹」?


集合起來透過銀行就算包裹? 認知挺新穎的,哈

這是政策因素造成的........監管單位要求投資人數需要下降.....

本來可能有100個投資人每人一萬,現在一人就至少要投資100萬...

讓投資人數大幅下降........在你口中就變包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