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是有良心的企業嗎?

shochin wrote:
張大回台積電可以救台積嗎? 我們就拭目以待..
台積電這幾年的變化在內部的員工都可以察覺到, "績效" 無庸置疑的擺在第一順位看..
廠間評比看SPC紅黃燈, 看報廢率, 看 move, 看 MRB, 看 cost down 成效, 比加班費, 比人數 ....
看這些有什麼不好嗎? 一個公司其實可以由這些數值來做品質/體系改善..

但在台積電, 這些指標是不是變成一種惡性競爭的工具?
因為長官要 performance, 所以 cost down 要比別人多; SPC goal 別人看多少, 我們定更高的目標; 金融海嘯沒訂單, 所以強迫關機台總電源省電費, 結果要趕單開機電路板燒光光, 修理要幾十萬, 電費省1,2萬. fab change review, 星期一~五不能看, 非要星期六開無薪水的 review meeting.

有時候想想, 以前這些一年領2,3百萬的工程師, 現在當長官了, 領導一年領1,2百萬的工程師, 要求做的事情是以前的2,3倍, 人數是以前的1/2. 是因為現在的工程師實力太堅強, 還是以前的人太弱? 更別提以後可能連100萬都是奢求

台積電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 review meeting/ report 一堆, defense system, monthly/weely SPC, yield/ pre-yield meeting, FCCB/ pre-FCCB, staff, project meeting, direct project meeting. 上班時間就是開會, 寫報告. 趕 report 給客戶還要"責任制"的留在公司寫報告查資料. 客戶要 process improvement 也要額外時間 IEEE/ GOOGLE.

但公司的前景在哪? 更低的線寬? MEMS? LED? 太陽能? 工程師的進步又在哪裡?

假使一間公司只剩壓榨"基層"工程師來獲利. 但又不能給剩下的員工更好的待遇, 試問, 未來會有多好的獲利能力?


您真內行+本日最中肯

不是我危言聳聽,是真的已經到危急存亡的關頭了
(我接下來都不會買台積電股票~之前60衝那一波就全部脫手了)
不把這一群汲汲營營的高中低階主管汰換掉
只象徵性的輪調幾個廠處長
坦白說,意義不大

惡弊積習已深、單看數據來決定一個人的表現真的是各廠的精華啊
還有另一個問題....
試問,事先看好產品,把事情防堵好、規範好的人比較實用
還是放著等事情開天窗了'產品有問題了再來review、彌補來的好???
很抱歉,在台積,對看數字報表的人來說,前者一點貢獻都沒有,後者比較吃香
因為一來可以寫提案畫大餅、塞些吃不到的"效益"跟cost down
二來剛好安插自己的國王人馬去"解問題"、邀功...

台積電除了最喜歡提他已經名存實亡的"誠信"
另一句常用來說嘴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可以看的更高更遠"
沒錯~~這鬥爭跟扭曲的管理文化確實讓大家引以為戒
這是電子業的悲歌,不只台積電適用,也算是提醒從事電子業的網友從這一篇文章可以學點厚黑
在大公司裡面
績效考核其實只跟部門有關!
想知道自己部門在t的評價
看看那些大頭在yield review meeting時有沒有留到你們部門上去報告就知道了.

你待的部門不紅
就算你是部門裡面的No.1/No.2 還不是照樣在考績上跟股票分紅上吃鱉.
( 所以我離職後不到一年, 副理換了3個, 底下的人換了2輪, 有能力的都逃命去了)
但部門紅不紅跟這個部門的實際貢獻度有關嗎?
我是存疑的.

升遷就更是與派系有關係了.
如同前面幾篇文章中所提到的.

但這些問題, 不是t獨有, 在U體系更是嚴重.
只是大家對t的期望之深
所以才會有今天這麼多的批判聲音出現.

奉勸各位一句
景氣不好時是老闆開除員工
景氣好的時候就是好員工開除老闆的時候了
累積自己的實力與Credit, 把吃虧當成吃補, 工作上才有可能步步高升.
你們所說的不就是電子業普遍現象, 到哪間電子公司都是一樣, 考績數字化衍生的問題很多, 工程師都知道, 主管也都知道. 只是他們做到這個位置, 不願意丟掉飯碗, 不敢面對真相. 不願意說出, 當作炮灰,所以我從來不認為裁員後段10%人員是真正的後段人員. 我認為他們只是這個制度下的犧牲品. 你往往會發現這種考績制度的公司劣幣逐良幣, 有能力的人會走, 但每天拍馬屁又不做事的爛人, 他可以常存公司.
CCHO
台積電是對員工十分"狠"的公司
而且是出了名的
這年頭就是這樣
懂得包裝糞土都會變黃金
看到這麼一長串的回文,

我沒待過tsmc, 但我的感覺是tsmc 的名聲毀於一旦, 真是可惜

其實有很多老外是因tsmc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地方叫taiwan的!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看各位這麼義憤填膺, 各位可不可以開個公司, 要有TSMC這麼有名氣, 然號讓我領錢領到爽, 我要準時下班, 保肝保命, 有時間陪小孩老婆. 有生活品質, 喔對勒, 還要有強大工會喔, 像是美國Big 3, Ford, GM 等車廠一樣, 連威而剛都可以拿, 時薪超高, 至於公司賺不賺錢, 要不要面對股東, 要不要面對客戶, 要不要面對貸款銀行, 我想那不是我要擔心得事情, 那是 Morris 要擔心的事情, 哈, 台灣幸福企業


一堆嘴砲............................................


可不可以移去閒聊趣味版啊?


每個人還越講越起勁..................................................
成功的企業,應該是獲利及人心都要雙贏才是成功的企業,但能兼顧的又有幾個間呢?

單就獲利沒有人心的管理方式,確實是對股東分有所交代,但卻失去了人心,當人心失去後,就會失去向心力,在領導統御裡,失去人心的主管,是很難管理底下的員工的,大家幫你做事都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不會額外替公司著想,領自己的薪水,以後風頭過了,該跳槽就會跳槽的

單就人心沒有獲利的管理方式,確實對一些員工來說是一個養老機構,因為少了競爭力,公司沒有獲利的狀況下還要保你,會感恩的,絕對是赴湯蹈火,不會感恩的就會說這是公司本來就要做的事情(現在的員工都比較不會感恩)

時勢造英雄,當一個正確的決策在進退兩難的環境下熬過了,後續帶來的名聲衍伸出來的獲利,絕對會使這家公司在世界邁進一大步,尤其是指標企業,蔡變成狗熊,這也是料想得到的事情

前面一些支持只求獲利,對員工裁員的大大們,應該是沒有做過主管或帶兵過,可能都是每天鈔票的老闆或是唯利是圖的股市進出戶,對員工的對待方式,就是我扮白臉,由主管來扮黑臉,大行裁員減薪政策

小弟在某一中小企業任職主管,在去年11月得知公司老闆要跟上流行,還要我擬定策略,可是公司訂單並沒有減少阿,我苦口婆心,但老闆一意孤行,小弟雖然是共犯,但在經過一個月的思考,我也提出辭呈,表面上理由當然是替公司省下更多的人事成本,但實際上這種公司已經不是我要效勞的地方了,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我只能說單就獲利沒有人心的管理方式,絕對會是人心背離,人才流失的關鍵(先聲明~我不是人才啦)
B.B.club wrote:
看各位這麼義憤填膺, 各位可不可以開個公司, 要有TSMC這麼有名氣, 然號讓我領錢領到爽, 我要準時下班, 保肝保命, 有時間陪小孩老婆. 有生活品質, 喔對勒, 還要有強大工會喔, 像是美國Big 3, Ford, GM 等車廠一樣, 連威而剛都可以拿, 時薪超高, 至於公司賺不賺錢, 要不要面對股東, 要不要面對客戶, 要不要面對貸款銀行, 我想那不是我要擔心得事情, 那是 Morris 要擔心的事情, 哈, 台灣幸福企業 ,...(恕刪)




基本上這種

1. 領錢領到爽

2. 準時下班

3. 有強大工會

4. 企業已經營超過20年以上

5. 只要你願意待 幾乎都可以幹到退休

6. 這次金融風暴也沒有因為公司短暫虧損而裁員

唯一缺點就是沒名氣

好在沒名氣

所以公司只好偷偷賺

躲在棉被裡偷笑

這公司不存在嗎?

我只能說....不少

不要問我是哪間

自己找

連找都不找的人沒資格問我是哪間公司.....一定有就對了
1. 小奶萬歲 2. 以上都是玩笑話

sapdavid wrote:




基本上這種
...(恕刪)



給各明燈吧, 我知道有這種公司, 但不知道哪些產業比較多.
CCH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