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參考答案:為何要先課證所稅?

Q2 今天說一年內不討論了
而且部長本人股票全出
全力加碼房市
請問樓煮該如何解釋?
還在公平正義嗎?
拔獅子的鬃毛治禿頭還比較實在
我想這個討論串,只剩下兩種投資人在討論,完全沒有作空的投資人。因為有證所稅會造成成交量下降,大戶人去樓空,臺股往下跳水,這對作空的投資人來說,他一定希望證所稅能課徵的。但我沒看到討論串裡有人用的是這個理由。

所以剩下的兩種人,一種是只作多,且靠差價在賺錢的。另一種是只作多,但買股票是收股利來賺錢的。

前者需要成交量,有量才有波動,才方便賺差價。有了證所稅後,他還得吐出原本賺到的一部份錢; 而後者只期待有便宜的股票可以買,他只在乎收得到股利。

那麼以政府的立場看來,它應該要偏坦那一方才是對得起全國人民? 畢竟它是民選政府。

前者在現行制度下,也爽了二、三十年了。現在換給後者高興,平衡一下,會是件十惡不作的壞事嗎?




我支持證所稅 ( http://www.hoamon.info/blog/2012/12/15/2013_capital_tax_type.html )
hoamon wrote:
我想這個討論串,只剩...(恕刪)


股票市場的利潤,可以分效率市場,跟無效率市場。

效率市場,是指股價充分反應公司的價值,用效率市場來投資,主要是賺取合理的股息。

另一種就叫 無效率市場, 是指公司的未來價值,尚未被所有投資人發現,因些,只有行家才會積極買入。無效率的股價經過時間的推移,價值被發現後,就慢慢表現在股價上而變成 效率市場的一份子。

你是希望投資 效率市場,賺取合理的股息。
還是用自已的能力去預估一家公司 在 一季後,半年後,一年後,股價會有什麼變化。利用 市場無效率化,用你比別人精準的眼光,搶先一步,去賺取股價的價差。

巴非特名言: 如果 有 效率市場的存在,那巴菲特今天應該會是個擦鞋童。
效率市場投資法,是巴菲特極力抨擊的方法。
但巴菲特還是很感謝 投資效率市場的商學院畢業生, 因為沒有這些人接手 效率化的股票,巴菲特賺不到無效率這一大部分。

巴菲特,彼得林區,都是 無效率市場的專家。
他們賺的主要是 股價尚未反應實值面的時后,先一步買進,賣出手中股票,賺取效率化後自然產生的價差。

如果你的觀念,一直停留在賺取價差是在股市炒作,或利用市場波動, 或放消息,或興風作浪,或靠不正當的方式,賺取散戶的錢,那你還要加油。
會希望推證所稅的 有一定比例的是空頭.或者空手.或者想買定存股或增加定存股持股比率的
這些人廣義來看 都不是投資人 只是準投資人 還不是希望能藉證所稅利空打壓低接
就像他們口頭說的 不買股票也不會怎樣
那麼政府為何任意放任特定人士改變市場規則圖利這些準投資人 或者想出房地產再低接的大官權貴?

所以別再說什麼公平正義 財政部也不是法院
既然沒有公平正義的定論 那就聽聽哪方的聲音大 哪方的實力強 資金就往最強的地方流動 這才是資本市場的真諦

對於國家來說
創造成交量也是創造就業機會
只領股利的能創造什麼機會? 就只有提供資金與市場流通而已(這個價差交易者也有) 但價差交易者會提供較多的稅金給政府
究竟是哪方對國家貢獻大呢? 應該是很清楚了
財長劉憶如重申,一年內不碰土地實價課稅,以證所稅遲遲無法定案來看,土地實價課稅更是遙遙無期。針對此點,網路上民眾議論紛紛,指財長主打證所稅,但卻對炒房課稅議題遲遲不出手,難免有瓜田李下之嫌,網友直批年青人買不起股票不會死,但買不起房成不了家,對於劉憶如與其未成年女兒名下,共有7筆土地、10筆建物,背4230萬元房貸買下價值不斐的房產,感到無法接受,連財經新聞台都忍不住挖苦財長,似乎正努力要從「黃金女郎」轉型成「房產女王」。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監察院昨天公布最新一期廉政專刊,「政壇黃金女郎」財政部長劉憶如與女兒名下的黃金存摺,申報一千六百卅七萬元,比一年多前申報多出六百二十七萬元;另外,劉憶如賣掉美國的房產,買下中正區臨沂段較昂貴的土地與建物,並將房產信託。



全文網址: udn房市情報 - 房市新訊 - 政策焦點 - 打股不打房? 財長官員忙添房產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9&f_SUB_ID=4104&f_ART_ID=263339#ixzz1ttc2TV77
Power By udn.com

我們的劉部長出脫了所有的股票,這應該是最好的答案吧
fobislai wrote:
會希望推證所稅的 ...(恕刪)

覺得股市粉好撈
賭徒 對經濟沒貢獻 好吃懶惰
不然為何不敢跟人說 工作是買賣股票
認為正常企業只要透過銀行募資 不必透過股市
如果有一天小弟能專職投資股市
那是真的已經財務成功才有可能作到
家中一口子人要養
沒有大資金 誰能只投資股市?
股市被打壓 誰有變現壓力? 還不就我等受薪階級

可達瓜瓜 wrote:
覺得股市粉好撈
賭徒...(恕刪)
3325km wrote:
火氣大,會影健康的,...(恕刪)

你的邏輯蠻有趣的,看似讀了一些書,其實說出來的話自相矛盾。

你一方面承認「市場的無效率」,另一方面又指出「看不見的手,反而自然平衡所有人的利益。這是自由經濟的效益。」

所有經濟學的書本都會告訴你,看不見的手「自然平衡所有人的利益」只會在「有效率的市場」才會發生。無效率的市場,不會平衡所有人的利益,所以你才有超額利潤可賺。

所以像下面的回文,讓人覺得特別有意思:

「你表面上提公平正義,
實值是為了個人私心。
股票買不到便宜,就希望大戶閃邊去,
讓價格跌下來,讓你過好日子。」(這是在指摘我有私心嗎?)

下一段馬上是:

「從公平正義出發,往往為了私慾,最後就是共慘。
從自私心出發,往往看不見的手,反而自然平衡所有人的利益。這是自由經濟的效益。
你書讀那麼多,國富論,或奧地利自由經濟學說應該看過吧。」(這是在認定我的私心,能幫助平衡所有人的利益嗎?

政府介入市場的依據,就在於沒有完美的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經常失靈亂分配。

我做股票又不是做給你看的,你那麼關心作啥? 而且我覺得我的文章是告訴大家「不可能會崩盤」,而不是期盼崩盤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回頭再讀一遍。
songbo_tw wrote:
Q2 今天說一年內不討論了
而且部長本人股票全出
全力加碼房市
請問樓煮該如何解釋?
還在公平正義嗎?
拔獅子的鬃毛治禿頭還比較實在

說的好。可惜我這地下財政部長早就卸任了...去炮她吧...

五位黨主席候選人,已經有兩位表態支持證所稅
誰跟財團站在一起,誰跟弱勢站在一起,已露端倪

在兩位候選人呼籲下,證所稅即將開徵

蘇煥智:民進黨應支持課證所稅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4日電)民進黨主席候選人蘇煥智今天說,民進黨應走中間偏左路線,維護公平正義,落實照顧弱勢,從支持課徵證所稅開始,清楚展現民進黨新路線;他說,立委曾巨威修法版本較符合期待。

蘇煥智今天召開「中間偏左的民進黨,搶救崩世代的領航者」記者會,他說,民進黨對證所稅的立場沒有講清楚,民進黨應該站出來支持課徵證所稅。

他說,基於租稅公平原則,證所稅應秉持「有所得就應課稅」的原則,將證券交易所得納入綜合所得一併計算、一併課徵


吳榮義:貧富差距惡化 不開徵證所稅, 馬政府稅改玩假的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學者專家昨天表示,國內貧富差距逐年惡化,賦稅改革可以發揮所得重分配功能,但新內閣上路以來,稅改主張「滿天飛舞」,卻沒有一項拍板定案。資本利得稅是賦稅公平的展現,若連證所稅都無法開徵,馬政府稅改就是玩假的。

吳榮義:新閣稅改主張窘態百出

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表示,國內貧富差距問題嚴重,當選連任的馬總統曾一再宣示,「要以均富為未來四年施政首要目標」;但新內閣上路至今,稅改主張五花八門,包括證所稅、暴利稅、富人稅、奢侈稅分區課徵等,結果隔天府院卻出面緊急滅火,這些都淪為「一日壽命」的稅改主張,新內閣的稅改根本是「窘態百出」。

陳錦稷:目前稅制只是圖利富人

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員陳錦稷則指出,馬總統日前曾說過,適用四十%稅率的家庭戶數僅占全國戶數○.七%,卻繳了四十六.八%的綜所稅,因而得出有錢人繳比較多稅的結論;但馬總統只提到富人繳比較多的稅,但卻未能深入分析所得最高十%組別,平均每戶實質稅率僅有十二%,也就是說,目前稅制只是圖利富人。

王榮璋:賦稅公平須開徵證所稅

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則強調,必須開徵證所稅,「這還不能算是富人稅,只是最基本的賦稅公平展現」。根據美林證券調查,台灣富人的財富分配,股票占了三成二,遠高於一般國家的平均值;換言之,國內有錢人持有股票比例偏高,若不課徵證所稅,合理嗎?

台北大學財政系教授蘇建榮表示,有所得當然就要課稅,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政府可以詳細規劃資本利得稅的開徵,以化解反彈阻力,例如證所稅雖然是買股票有獲利就課稅,但投資股票有虧損,也可抵稅,對投資人反而是正面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