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一年多資產減少近億,慘!

自古聖賢盡貧賤 wrote:
忘了你的億是先賺在賠的


賺幾千,賠上億,有用 ?

還賠到資不抵債.........很多人這樣可能都要去燒炭跳樓了吧!
rickchiu wrote:
利率沒說中....哈哈


利率怎麼會沒說中?
我當初是不是跟你說你借錢來投資的主要風險,
在於投資不一定獲利,但是貸款一定有利息?
現在不就是你的處境嗎?


rickchiu wrote:
匯率風險本來就有阿....有誰不知道? 那些一堆買外幣保單的...承受更大的匯率風險...
不過幾年前,我保險業的朋友在推澳幣保單時,那是匯率是26.5...現在剩19.X
他說現在買便宜...多好(年繳的話,每年要買澳幣),以後說不定漲到30咧...
若沒漲到(澳幣匯率還是很爛的話),保單到期就放著一直增值阿...多好....


有在玩外匯的一定知道匯率風險其實是可控的,
因為正常拿閒錢出來玩的不會有資金缺口,
所以匯率不好看的時候頂多就是放著等匯率好看再去換回來,
這樣最多就是損失這段等待期的時間成本而已,
甚至還可以藉由避險的方式規避掉一部分的匯率風險,
但是因為你是貸款來投資,
不管你投資賺還是賠,匯率好不好看,
時間到了你就是要有錢拿來還貸款,
你絕大多數的動產部位都是人民幣,
而你的貸款是台幣,
所以時間到了,就算匯率再難看,你還是要把人民幣換回台幣繳貸款本息。
即便目前的你手上可能還有一些台幣的資產,
但是我相信光是台幣孳息的部分應該是抵不過你的貸款本息的,
所以如果不把人民幣換回來,你手中台幣部位一定會下降的很快,
時間一久,上述的情況還是要面對。
這就是你的匯率風險會遠高於其他外匯投資者的原因。


rickchiu wrote:
信用是指啥?


信用風險就是違約呀,
最主要的就是你P2P被爆的部分就是因為信用風險呀,
簡單的說,當初投資前講好你投多少錢,期間多久,時間到要付你多少錢,這就是信用,
當這個信用承諾無法兌現,就是發生信用風險。
包含你私募被騙的那部份其實也算是一種信用風險,
只是一般人比較不會去討論詐騙的部份就是了。


rickchiu wrote:
至於貸款緊縮就緊縮阿.....你沒看我還預備個1000萬的理財型房貸!


之前也跟你提好多次了,
理財型房貸真的不是給你用來搞這個的,
你這種玩法只是挖東牆補西牆而已,
你借1000萬的理財型房貸去還你原本的房貸,
那你要用甚麼來還這1000萬的理財型房貸?
你借個利率高的去還利率低的,有這種玩法?
除非你今天是因為臨時短期內資金周轉問題,
只要撐過這段時間後續資金就會倒位,
或是新的貸款利率比舊的貸款低,
這種情況下以債還債才是合理的,
問題你今天又不是上述兩種情況的任何一種,
你去搞以債還債只是把洞越挖越大而已。
你只是把當下要面對的問題時程往後推,
然後把問題捅的更大而已不是嗎?


rickchiu wrote:
這產品資產端是平安普惠那邊來的.....平安產險99%擔保.....
反正,基本上是平安產險有能力還,就不會賴......若是沒能力償還,當然很容易扯皮....


建議你先去弄清楚它們之間的擔保關係,
是甚麼形式,有甚麼條件等等,
並不是所有擔保都像你所想的那樣,
就我所知,有可能是利用類似信用保險的方式,
也就是貸款人去跟保險公司買個信用保險,
然後以這個信用保險作為類似抵押的方式去跟銀行或其他公司借錢,
當貸款人違約還不出錢的時候就等於出險,由保險理賠來支付貸款的本利。
如果是這樣,那就要去搞清楚這個信用保險的條款是甚麼?
有沒有除外責任跟不保事項?
理賠的受益人是誰?是平安惠普?還是終端投資人?
這些建議都弄清楚了,要買再買,
投資最忌諱就是只聽銷售人員說甚麼就信甚麼,
尤其是當你沒有很懂這個投資標的的時候。
之前私募基金應該有給你教訓了才對。


rickchiu wrote:
反正不相信就不要投阿........很危險的,呵呵......


我想...類似這樣的話,你已經說過好幾遍了吧。
這種"你們皆醉我獨醒"的觀念還是早點丟掉比較好,
尤其是當現實一再的告訴你,清醒的人很可能並不是你的情況之下。
rickchiu wrote:
還有,現在買的那個是信托產品了,不算p2p阿...哈哈


這種貸款信託雖然算是對岸比較常見的信託類型,
但是風險性並不小於P2P,
他充其量只是把原本P2P平台作的事情改由信託公司來作,
本質上並沒有甚麼改變,
風險當然也不會有甚麼太大的差異。
主要還是來自於信用風險,
不管是貸款人的信用風險,
還是受託人(信託公司、P2P平台)的信用風險,
都是必須考慮的部分,
還有一些法規部分的風險也是需要考慮的,
因為目前對岸信託相關的法規並沒有很完善,
導致有些信託產品其實是遊走在法規邊緣,
甚至有些根本是利用法規的漏洞而設計的,
這也是很常被忽略的風險。
rickchiu wrote:
經濟蕭條,就不用租房子? 難到租客要去睡公園?


不需要睡公園呀,
很多租屋族是到外地上班,自己老家是有房子的,
經濟蕭條時失業率通常也會提高,
有些原本在外面租房子就是為了工作的,
如果這時候失業了,你覺得他們還會繼續租嗎?
當然是退租回老家啃老呀。
別跟我說你從來沒考慮過這種情況。
vivian93 wrote:
利率怎麼會沒說中?


你寫太長,而且沒重點.......依我實作經驗來告訴你吧.......

最怕的就是產品風險而已.......當然風險低,利率就低....

所以舉債只是工具,端看投入甚麼產品而已......

若舉債投入期權,可能幾天就翻倍....舉債投入大陸國債,就要10幾年才翻倍...

當然投入期權,也可能幾天就歸0....舉債投入大陸國債,10幾年不翻倍機率都很低...


vivian93 wrote:
理財型房貸真的不是給你用來搞這個的,
你這種玩法只是挖東牆補西牆而已,
你借1000萬的理財型房貸去還你原本的房貸,
那你要用甚麼來還這1000萬的理財型房貸?
你借個利率高的去還利率低的,有這種玩法?


理財型房貸只是給我預備使用的........

我目前主要靠房租還債阿......那來借高還低? 你搞錯了吧....


vivian93 wrote:
理賠的受益人是誰?是平安惠普?還是終端投資人?
這些建議都弄清楚了,要買再買,


只能說,平安陸金所我投到現在(2014.12-2020.3) 違約標的也遇過上百個了...

目前為止都是逾期81天后,拿到本金利息及這81天上浮50%的罰息....就是這樣


vivian93 wrote:
這種貸款信託雖然算是對岸比較常見的信託類型,
但是風險性並不小於P2P,


信托公司的產品風險絕對是小於p2p平台的....

不過這次的商品,信托公司只是管道,可以說是掛名的.....

真正還要是看擔保人的實力,就這麼簡單,不用隨便扯....
vivian93 wrote:
如果這時候失業了,你覺得他們還會繼續租嗎?
當然是退租回老家啃老呀。
別跟我說你從來沒考慮過這種情況。


反正,依我家狀況,有一間已經租超過20年了(同一個人)

另外兩間租給一間公司快20年,一間店面10多年....都沒換過承租方

只有套房比較常換,不過最短的也租三年了....

不用拿少數例子當通例......
實在是太慘了,比中了新冠肺炎還慘.......

這是2019年1-3月的收益....



這是2020年1-3月的收益....



天差地遠....慘
對帳單出現了
看起來您的投資故事可信度稍稍增加了
好的一方面看
2020/3遠比2020/2增加很多
可能是谷底轉機了
rayms6 wrote:
看起來您的投資故事可信度稍稍增加了


哦? 那裏不可信???

rayms6 wrote:
2020/3遠比2020/2增加很多
可能是谷底轉機了


那是你誤解了。因為有些理財產品剛好在三月到期....

所以你覺得3月比2月多...完全理解錯誤.......

通常像陸金所是等额本息,所以每月都會有标的到期...
(當然也有些p2p是一次到期還本息)

理財就不是了,大部分都是一次到期還本息....
(除非買月滾動的產品,但是那是少數)
寫真多 在自言自語什麼
rickchiu wrote:
實在是太慘了,比中了(恕刪)


2020後沒配息的是平台都倒閉還是有些已轉讓或贖回本金了?如果沒配息的代表倒閉,那太慘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