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330)值得再看三年

mobile3803 wrote:
哪來的良率,產能
若一直卡關
雖三星也在卡關中
若先突破
那就真的是彎道超車了
誰能超前,就在這一役了

老是有人覺得三星會超車 究竟是自信還是亂說
從半導體的人那裏的說法 根本沒聽過有這種理論
mobile3803 wrote:
三星人操肝也不輸台GG員工
INTEL可能追很辛苦
但三星只要把耗能問題找出來
彎道超車不是不可能
當年台GG也是靠這個超車三星


三星的良率一直不行

當年台積電會搶到 Apple的訂單
最大的問題不是代工
而是Apple的單是SoC
整合邏輯與記憶晶片再進行封裝

比良率三星根本不是對手

Apple給三星做
晶圓代工,記憶體,封裝都是三星自有技術與專利綑綁住Apple

所以台積電要搶Apple單
靠的是先進封裝的專利贏過三星
現在解密的文獻顯示
當年台積電設計兩種SoC給Apple挑
專利完全閃過三星
所以Apple才下單

所以台積電的本事不是只有晶圓代工
還有先進封裝
因為Apple要的是total solution

所以台積電的優勢是
晶圓代工良率贏過三星
先進封裝贏過三星
所以才贏得Apple單的~

3nm三星用GAA,全新架構不知要tune多久才有良率
台積電仍是用finFET,所以良率一定比三星好上太多倍

三星本來5nm就要用GAA,後來發現不行才改用finFET,良率還差很遠

EUV機台台積電最多
比經驗值當然輾壓三星

如果3nm三星堅持用GAA

那就不用看了

三星死定了!!!

台積電拖到2nm才用GAA
給自己多了好幾年的時間練功

3nm的resolution要用到 EUV雙重曝光
三星單層都曝的不好了
還雙層哩~

要等到ASML新的 high NA 機台問世才有機會改成單次曝光...

所以三星的如意算盤只是空想而已...
健人就是腳勤
mobile3803 wrote:
N3連廠房都還沒完成
哪來的良率,產能


台積電 N3 廠房就在 Fab18.......為何說還沒完成?
N2 是還沒開始蓋
guest2000 wrote:
難怪AMD昨晚的股價(恕刪)


Intel 去年第四季營業額無成長。桌上型使用者銷退抵消行動應用的成長。

今年第壹季預估較去年同期減少12%,毛利減8%,每股獲利減24%。

分析師不看好Intel在2021/2022在財報上的反轉,到2023有些希望。
去年11月才上樑,預計今年7,8月開廠進機台,當然還沒完成

作為新里程碑的台積電南科 3 奈米新廠,於去年 11 月底上樑典禮受到萬眾矚目,預計今年就將會開展試產,2022 年下半年就準備量產,將會是下一代先進製程的主力。董事長劉德音曾表示,3 奈米將會是台積電忙碌的起點。
jhlien wrote:
台積電 N3 廠房就在 Fab18.......為何說還沒完成?
看市佔比就知道了. 台積電來到55.6%(2020第四季)
不是要你看車用半導體;晶圓代工不是滿載,是超載。

***「自由」

全球鬧車用晶片荒,包括美國、德國、日本都相繼致函台灣政府,希望晶片廠增產因應。經長王美花今邀集台灣4大晶片廠商於經濟部舉行午餐會,她表示包括台積電副總、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世界先進副總、聯電總經理均出席。廠商表示目前產線「不僅滿載且超載」,但會中仍達成共識願意配合政府增產車用晶片。方法則分3方向,分別是透過產線優化將產能拉高到103%、把車用晶片「Supporting Rate」調到最高,以及與其他產品客戶進行協調等。 車用晶片荒席捲全球,3國致函台灣政府也凸顯台積電獨特供貨地位。王美花昨晚間緊急邀請4大晶片製造廠今於經濟部進行午餐會,商討是否能為車電晶片再增加供貨。 此外,德國經濟部長日前表示將致函台灣請求協助,今德國德國經濟辦事處長林百科(Axel Limberg)等人也被直擊出現在經濟部轉達函文。

對商討結果,王美花今下午親自出面說明,表示4大晶片廠均派高層出席,達成1個結論以及3個方向。她表示,台積電副總、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世界先進副總、聯電總經理均出席,4家業者都提到生產線是「滿載供不應求的,甚至是超載的」。 但因若沒辦法提供車用晶片,將造成車廠無法生產,影響的產業鏈非常重要,因此今天仍針對增產達成共識。她表示,1個共識就廠商也了解到重要性,願意配合政府增產。具體生產有3個方向,第1就是將生產線優化,本來可100%生產的產能,儘量拉高到102%、103%,多出來的量都會提供給車用晶片。 第2則是將車用晶片的「Supporting Rate」調到最高。王美花說,廠商對不同產業會有不同的「Supporting Rate」,下單100片約可給到80或70片;今晶片廠承諾車用晶片是「Supporting Rate」最高的,將用最優先態度來解決車用晶片需求。 第3則是因車用晶片需求緊急、量也相當大,晶片廠願意跟其他產品的客戶進行協調,看哪些願意延後一點、量少一點,協調後多出來的量全部都轉供給車用晶片。她也指出,這涉及非常複雜的商業談判,也要其他客戶能體諒、願意一起合作,才可能有比較大的進展。
聯發科發表2021年展望。

****[工商]
展望2021年,蔡力行指出,2020年聯發科與各大安卓智慧手機品牌都有5G的合作,2020年在可服務市場(SAM)的5G市占率已超過40%,2021年將是快速升級5G的第二年,預估全球5G手機出貨量將超過5億支,約為2020年出貨量的2.5倍,聯發科可望掌握這波商機。毫米波數據機晶片與整合型晶片如期將於2021年送樣,並於2022年開始營收貢獻。

整體來看,聯發科2021年將持續受惠於5G市場擴大,4G手機晶片需求仍相當廣大,以及WiFi 6、電源管理IC、Chromebook及遊戲機等新興市場持續成長。蔡力行看好,聯發科2021年仍是營收強勁成長的一年,且全年毛利率能夠維持在43~44%區間,2021年營業淨利金額與營業淨利率更可望再度強勁增長。

■首季營收季成長上看8%

聯發科也同步釋出2021年第一季財測,以美元兌新台幣匯率1:27.9元計算,第一季營收預估在964~1,041億元之間,與2020年第四季相比,約持平到成長8%,若以美元計算並排除出售旗下奕力影響,第一季合併營收將可望季成長6~14%,單季毛利率將達42~45%區間。
weber2654 wrote:
聯發科發表2021年...(恕刪)

weber2654 wrote:
蔡力行看好,聯發科2021年仍是營收強勁成長的一年


不知道可不可以一季賺一個股本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