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李董請辭,6月浪仔扶正, 新舊交班,有些陳年舊帳就趁機清一清, 先苦後甘,接班的浪仔才能美化往後的財報.2015/Q1時,一口氣認列33億反托拉斯損失,把大部分可能敗訴的官司都結了.2015/Q4,面板報價大跌,外界對友達本業獲利深感悲觀時,雪上加霜, 突然認列太陽能資產減損68億,提前把未來幾年太陽能部分設備折舊做一次性認列. 太陽能每年虧損約15~30億,經此次一舉打銷設備折舊和結束海外部份投資後,太陽能營收每季營收已從60億掉到現在約45億,每季虧損也大幅減少.不過這也造成友達2015年淨利大減1百多億,稅後只剩50億,對比群創2015年稅後淨利超過百億, 讓一般投資人印象以為友達獲利不佳.目前看起來,再次提列大筆 反托拉斯和太陽能損失的機率比較小,但不敢說完全不會.倒是,雙虎過去10年,曾經在2011前後幾年,虧損上千億,當公司獲利時,可以虧損扣抵,有17%的所得稅利益可以回沖.過去已經拿出幾十億認列在財報利益裡,美化財報盈餘,應該還有幾十億金額尚未使用,也許會在這兩年內的年底作帳時,拿出來用.友達今年搭上國家再生能源政策的順風車,政府散財,也許在接下來幾年也能從政府預算大餅,分一杯羹.
友達現在撐在$12, 群創可能很難如外資所預言,跌到$11以下吧,除非友達先跌到$11以下,因為在一般投資人眼中,友達的股價應該是要低於群創的,在比價效應下,群創股價若低於友達,散戶就會進場大撿便宜.群創的手機業務好像只佔營收的7%, OLED市場的好壞,對群創影響有限...外資以此當藉口降評,有點扯.如果,外資是以路竹LTPS廠來降評,那還有幾分道理...LTPS廠設備貴,建廠動則千億,友達昆山廠享有大陸官方高額補貼獎勵,由昆山市政府出土地,出錢蓋廠房,一期投資額就要600億,加上二期後要1000億.鴻海當年宣稱花800億籌建路竹LTPS廠,現在怎麼可能佛心用$314億轉賣給群創,鴻海還特別強調說,此次交易鴻海只損失800萬.雖然,路竹廠區建物和土地實際上原本就是群創的產權了,鳩佔雀巢,租借給鴻海使用.這筆建廠費用,交易時可以不用算.但$314億真的可以便宜買到 整套LTPS的設備嗎?我猜幾種可能,1. 鴻海是以 路竹LTPS廠為借款人,向銀行長期借款另外借了300億. 鴻海本身只出資314億.如果是這樣的話,群創花314億現金,買下鴻海的路竹廠後,還得繼承銀行300億債務.2.路竹廠的無塵室和廠房設備300億,原先就由群創付款買單,鴻海只花$314億買產線設備. 現在只針對產線設備去轉賣給群創.但不管是哪種可能,群創往後6年要認列的資產折舊費用,可能就不只$314億設備,而是全部$600億資產.以上這只是我的猜測,實際如何,等群創1月底財報再看看是否有揭露.昆山LTPS廠每月2.5萬片產能發生虧錢,還有昆山大金主 提供政策補貼的大紅包.路竹LTPS廠每月2.4萬片產能若是虧錢,花媽或鴻海 可沒義務去補貼,一切要靠群創自力耕生,承擔所有虧損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