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友達的外資持股數,勉強還在300萬張以上 (其中有 43萬張 紐約ADR).

群創的外資持股數, 今日可能低於 300萬張了.
洪進揚直言,身為群創董事長,他考量公司 分拆 的第一要點就是讓所有股東利益最大化、創造最大價值,「過往、甚至今年股東會上,大家都在為股價叫屈。從另一方面來看,在未來面板競爭裡,如何運用資本市場操作,把它建構成一個長遠競爭力,這些都是要考量的方向」。

洪進揚指出,未來會將公司做一個整理,讓資本市場對群創有更好的認知,尤其,對於市場來說,小而美 的公司反而容易吸引市場的目光、擁有更高本益比;

當然,公司分拆會考量法規面、市場面、營運面許多限制,一分二、一分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分拆之前,也會先考量股東權益後,再做判斷。

===================
洪董 話越講越明.群創 即將要被 分拆了...不知是 把好的分拆出去 ,還是 把好的留下來?

一分三? 把電視面板分出去給鴻海,把夏普,深超的中小尺寸 和 整機組裝併給 群創? 那些事業要賣掉 ? 不知要怎麼拆分,對鴻海夏普才最有利?
請問公司分拆是什麼情形?
股本會變小嗎?EPS也變小?

pqaf wrote:
如何運用資本市場操作,把它建構成一個長遠競爭力...(恕刪)

鴻海另成立一家 面板資源回收公司
當群創小於11元時
就宣布13元市塲收購25%
執行2次就過半
接下來怎麼拆都隨心所欲
rrosarian wrote:
請問公司分拆是什麼情形?
股本會變小嗎?EPS也變小?...(恕刪)


宏碁 華碩都分拆過
宏碁手法是 利用獲利好的宏碁科(25億股本) 收購 宏碁電腦(500億)
變成股本200億的 宏碁公司 再把製造部門獨立出去 為緯創公司(宏碁公司持有100% 定價30元)
原宏碁股東 1張 變成 0.33張 + (0張 緯創)

華碩手法
把製造分家
華碩公司減資比例85% 股本從現在的424.7億元,大幅減少成63.7億元。

原1張華碩股東可拿到
減資後的華碩 150股+ 和碩403.7274股

華碩 宏碁 分拆 還有個差別是設計部分(聽說)
華碩設計部分 留在華碩
宏碁設計部分 移到緯創 專注行銷

分拆後
股本會變小嗎? -->變小 分拆最大目的
EPS也變小?--->短期沒差異 未來通常會變好

分拆 短期對股價來說沒怎麼變化
大約2~3年後 就會發酵
群創董也提到 -->長遠投資人+策略投資人

小散戶 受不了這樣安排
遲早會怒氣賣出

-----------
洪進揚出身外資圈,問他未來會不會讓群創多與外資圈接觸,他倒是很嚴謹地說,「我不會特意找哪一個組群,群創需要的是長遠投資人,只要是長遠或者策略投資人都非常歡迎,只要有好的時間點、題材,群創也會主動與市場互動」。
pqaf wrote:
洪進揚直言,身為群...如何運用資本市場操作,把它建構成一個長遠競爭力,這些都是要考量的方向...(恕刪)


看群創的實際作為...應該是要大小通吃,上下兼顧:
1.購買鴻海的路竹LTPS六代線===>怎麼可能一下子又把中小尺寸分拆出去?!
2.發豪語要用"mini-led"幹掉"oled"===>代表在中大尺寸有雄心壯志~
3.Q3~Q4之際的整機組裝就要突破50萬台/月了=進入電視代工排名10名內===>逐漸把鴻海的生意挪過來.
4.別忘了鴻海當初堅持要把路竹廠挪一半來設六代線LTPS,是為了搶奪三星手上的蘋果手機小面板訂單.

又根據洪進揚新董座的一句話"小而美"...
猜測群創有可能先減資一半=二股變一股,再引進夏普技術入股&增資==>這樣夏普就成了群創的大股東;
既符合(尋找長遠&策略性投資人)的暗示,又可以合法取得夏普的面板技術&兼讓資本縮小.

鴻海自從包裝FII在中國上市,已經變成控股公司了;
群創在台灣結合夏普的技術,則可以在台灣另立代工製造的灘頭堡.
所以別小看群創...可能它就是鴻海在台灣的小分身...長遠來看,股價可能超過50元~

你看鴻海跑到美國/印度/...,群創都跟在屁股後面設整機廠,各大小面板廠都有群創人力支援的足跡...跟著分一杯羹肯定是有的~
我現在只怕減資不知道會否影響到融資者的安全(比如停資&融資在減資後的計算...),希望不要未嚐到甜頭之前就陣亡了~

Linkman wrote:
猜測群創有可能先減資一半=二股變一股....(恕刪)

現金減資 50% 要拿出5元配息
群創現金會給股東嗎

淨值高達27元 應該不能直接減資吧
可達瓜瓜 wrote:
現金減資 50% 要...拿出5元配息
群創現金會給股東嗎(恕刪)


是(沒退現金,兩股減為一股)的減資(或者叫:反股票分割),996億的股本變成498億(淨值27元變成54元)。

之後,夏普再以(面板技術部門的專利與人力)併入群創=技術入股,成為增資為資本額750億/持股33.6%的群創大股東。

是我亂想的...應該不太可能~
中小尺寸面板 第3季價格續揚

第三季受到 IC缺貨 等影響,手機面板供應持續吃緊,第三季價格可望續揚群創6代廠增加中小尺寸面板投片,要滿足客戶訂單

群智咨詢預計,第三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的面板總需求約近5.3億片,季增31.4%。今年蘋果LTPS面板拉貨動能大,第三季LTPS面板供需也可望轉趨平衡。

群創行動產品事業群總經理楊弘文表示,6月需求升溫,現在看來第三季訂單供不應求,大客戶拉貨積極,全線滿載。第二季開始調整某些產品的價格,大約是個位數的漲幅,第三季供需缺口擴大,大部分產品價格都會調漲,調幅還會更大於第二季。除了手機面板之外,平板電腦旺季備貨需求明顯增加,部分產品也缺貨

群創中小尺寸產能緊張,全力衝刺生產,達到客戶需求。竹南6代線(T2廠)今年只增加約6,000大片的產能,因應中小尺寸面板需求增加、尺寸放大,規畫2019年還會再增加1萬多片產能給中小尺寸。

華映總經理林盛昌指出,第二季中大陸市場拉貨動能加溫,華映4月開始產線拉滿,客戶追貨追得很兇。第二季手機面板部份機種漲價,特別是18:9全螢幕面板,因為供不應求,漲幅會比較大。現在看來,手機面板供應量吃緊,目前正在跟客戶談供貨分配,也在談第三季價格,有機會延續漲勢。

華映在莆田投資的華佳彩6代線,5月所有設備裝機完成,正在試產、送樣認證中。今年要搶大陸手機品牌客戶,希望9月底前獲得終端品牌客戶認證,趕上旺季出貨。

================

友達現在是全球 第二大 LCD全面屏 供應商, 出貨量 比 LGD,JDI,京東方,Sharp 都要大...友達這個第二名的寶座,Q3也許會被超越吧.

LTPS 供貨吃緊,昆山廠產線滿載,是不是 要開始回報母公司過去2年的養育之恩了?

手機出貨旺季來臨,雞犬升天,連 便宜低階的 a-si 產線也吃緊漲價... 群創,京東方把 電視產能,調整過去生產 手機面板.

希望這次的漲價風,很快就能吹到 電視產品線...

《科技》旺季迎反彈,電視面板7月止跌

【時報-台北電】已經大跌1年的面板報價,終於在旺季迎來反彈契機。6月份電視面板拉貨動能回溫,再加上面板廠調整產能,7月份大多數的電視面板可望止跌。至於32吋、40吋/43吋等尺寸面板,因為面板廠策略性減產,供需反轉,第三季喊漲。

 過去一年來面板價格崩跌,32吋面板6月份均價45美元,相比去年高點跌幅超過45%,而65吋面板更是以每月10美元的跌勢向下,成為此波液晶循環低潮中的重災區。其他像是40吋/43吋、或是50吋、55吋等面板,近一年來價格跌幅也都在40%上下。其中32吋、65吋面板的市場價格都已經下探現金成本,其他尺寸面板也都跌破總成本價位,電視面板廠普遍陷入虧損。

 京東方開第一槍,大喊32吋面板漲價。業界指出,32吋是京東方和華星光電主要獲利來源,第二季兩家大陸面板廠縮減32吋面板供貨,把8.5代廠產能轉作55吋面板,使得32吋供需在短短一個季度的時間就反轉。

第三季下游廠商拉貨增溫,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立刻喊漲。40吋/43吋面板目前也是供需平衡,面板廠則是策略性地針對部分價格較差的產品調漲價格。

 群創TV產品事業群總經理楊柱祥表示,電視面板隨著大陸618促銷愈來愈熱,電視業績一個月比一個月好,第三季比第二季好。傳統IT面板進入返校潮拉貨,價格微幅調整。觀察618促銷檔期,65吋、55吋銷售比重提高,每多個1~2吋,就多去化掉一座8.5代廠,主要尺寸價格像是40吋、65吋、50吋、58吋等,第三季都會調漲價格。

 WitsView研究副總邱宇彬指出,電視面板價格已經來到現金成本的底線,品牌廠預期未來面板跌價空間有限,而且為了衝刺年度銷售,拉貨動能增強。

台韓面板廠在訂單逐步回溫的情況之下,近期面板跌價壓力大為紓緩,預期第三季電視面板價格可望持平。部份尺寸像是32吋、40吋/43吋面板,更是因為面板廠積極控制產能,供需反轉,面板廠大聲喊漲,第三季有機會調升價格。(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袁顥庭/台北報導)

================

才經過一個周末,進入下半年 7月,怎麼 感覺 恍如隔世, 面板業的產業新聞, 突然脫胎換骨,轉大人....上週還跌到只剩$12.6.很多人準備好現金要在$12以下撿破爛....

群創的犧牲打,故意把 32吋殺到只剩 $40 ,策略成功 ,果然 有搔到 京東方等業者的癢處...

投資有風險,自己審慎評估,自負盈虧,不要看到新聞就亂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