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tery wrote:
股利94萬的股票市值應該超過千萬以上,大筆資金的匯入買股,可能要考慮會有贈與稅的問題
台股某些股票一張才 $12 ,配息$1.5...花840萬 買個 700張,現金股利就有 105萬了...

這種 低價又超高股息 的股票,01有一堆人專門收集,各自持股幾千張,今年現金股息高達300~600萬, 他們老早就規劃好了...他們不會傻傻參加除息,還要乖乖繳一大筆所得稅.

台灣包租公一堆,真正繳稅的不知有幾成? 現金提存 或是 直接轉帳,贈與稅的問題,對某些人來說不是問題...
pqaf wrote:
台股某些股票一張才 ...(恕刪)



認同兄台的看法,賺錢的方式很多。

但是版大如果你運不好,借來的錢還不回去,你可否有考慮到家破人亡呢?但是如果你本身技術分析很強,就另當別論了。

加油!
dantie064 wrote:
認同兄台的看法,賺...但是版大如果你運不好,借來的錢還不回去,你可否有考慮到家破人亡呢?

你可能沒看懂吧...
我沒說去借錢來買股票阿,我舉的例子,是用自己身邊的閒錢幾千萬去買股票 來領幾百萬股息阿
用自己身邊的閒錢,大量買進 高股息的績優股,長期投資,每年爽領幾百萬的股息...這怎會有家破人亡的風險呢?

... 上面提到的借劵,是把 自己手上長期投資的高股息股票,借給別人去放空賣出,自己可以避稅,還有幾%的借劵利息可以賺..

自己改天想賣出獲利了結時,可以隨時 要求對方回補還劵 ,對方並得支付利息(交割作業時間需幾天) ,若是對方違約,無法回補還劵時,那就扣押處分對方的120%~140%擔保金.
用房貸增貸來轉現金的確是一個好方法
應該不容易有很多無稅自然人戶頭啦,5%稅金戶頭也只有非常微利可圖,只能高稅降低稅.

能找到一兩個,且他們又能撫養他人的機會的不多,小弟身邊有親友單身無收入,但其父母的報稅撫養都讓給其他兄弟姐妹了,加上股利收入非薪資,只能抵個人免稅額與一般扣除 約20萬,所以股利退稅從25%的營利加兩稅合一時代到17.5%營利到可扣抵減半這幾年下來,利用百來萬股利退20萬,到退十萬到三萬上下,一直降低股利要把他控制在百萬內,以求退稅.

有錢人應該是不會花這種心力與風險管控,找這麼多戶頭省這點錢.





pqaf wrote:
夫妻算是同一個 申報...(恕刪)

flystar1972 wrote:
應該不容易有很多無...(恕刪)

如果是要繳28%的
可以學一下外資(21%)
利用個股跟0050除息的時間差
在初級市場作轉換的動作

小小老百姓可能會再多出一筆代辦費
外加兩個月的管經費
7月底以後除息的成分股也要算好!

當然你的持股必須是0050成分股
今年是來不及了!

假設成分股全部都在7月底,0050除息前除息
殖利率4%
應該可以省下總資產1%稅金!





Acer_kewei wrote:
股市和房市是不一樣...(恕刪)


端節連假閒閒沒事看到此棟樓,特地回文向Acer大在這樓的兩篇文致敬順便留書籤。我自己在別樓也做過提醒風險的事,所以特別有感。

Acer大這篇提的內容,只要金融股一段期間(例如半年)內跌了2成,馬上人性該有的弱點就會出現了,例如:早知道半年前先賣,就算現在回補,就等於現賺2成了,3年股息都回來了。看不出半年前該賣跡象的人懊悔可能還不會這麼深,反正不會看技術線型。

最大的風險還不是這些已知老生常譚的。人生很奇妙,有時在衰的時候會有一連串衰事,就像老天似乎註定要毀滅一個人的事前安排步驟一樣(命理界說法就是刧數),股票在跌時,剛好人又失業,家人或自己又面臨要一大筆錢的事件(隨便舉一些例,重大傷病長期臥床或出租的房子燒死房客),然後要變現其他流性差的資產,多半也只能降價再降價才容易變現。這些才是事前算不到的風險,可是就那麼巧可以打亂所有原先的計劃條件。所以巴菲特才會說(本樓有人引用借用一下)現金像空氣一樣。

可能有人會覺得若要考慮那些極端黑天鵝,什麼事都不要做了。這樣講也沒錯。但是更正確的說,這些類似銀行壓力測試,就是要先想一下這些極端黑天鵝是我本來沒開槓桿時頂多傷元氣的事,會不會在開槓桿後變成致命的缺點。考慮過後發現還是可以,那當然可以開。但是要做長期開槓桿規劃,卻不考慮時間一長各種鳥事發生的可能,那就是賭博了,賭博本來就是高進高義一線間的事。

以上不是for樓主,而是for看了文章後會心動但底不厚技術不高的正常人。
flystar1972 wrote:
有錢人應該是不會花這種心力與風險管控,找這麼多戶頭省這點錢.


把4百萬的現金股利放在同一個名下,加上其他收入後,累進稅率可能高達40%..或是 28% ,二擇一.
拆分帳戶,能不能退稅8萬小錢是其次, 重點是在於降低累進稅率.省下來的錢就很可觀.
刪...刪...刪...刪...刪...刪...刪...

pineman wrote:
端節連假閒閒沒事看...(恕刪)


最大的風險還不是這些已知老生常譚的。人生很奇妙,有時在衰的時候會有一連串衰事,就像老天似乎註定要毀滅一個人的事前安排步驟一樣(命理界說法就是刧數),股票在跌時,剛好人又失業,家人或自己又面臨要一大筆錢的事件(隨便舉一些例,重大傷病長期臥床或出租的房子燒死房客),然後要變現其他流性差的資產,多半也只能降價再降價才容易變現。這些才是事前算不到的風險,可是就那麼巧可以打亂所有原先的計劃條件。所以巴菲特才會說(本樓有人引用借用一下)現金像空氣一樣。


ans:這一點都不奇炒,這是有一套理論基礎的,因為窮人的財務基礎規劃的太沒有彈性,一旦某一個細節打亂了,接連而來的就是悲劇,例如,看到股價下跌心情不好無心工作,老闆覺得你的表現太差就fire你,這時你少了你工作的現金流收入去支付平常的開銷,此時你不得不去動你股市中的錢為了你的生活,此時你心中會出現一個聲音,我是不是不適合投資?股價真的會漲回來嗎?如果股價又跌,公司明年不賺錢發不出股息,我銀行的貸款該怎麼辨?我的生活壓力已經這麼大了,我還要去承擔股市波動的風險嗎?此時你的心一動搖,你賣出了1000張的其中50張,此時你心裡又會想,反正我都賣了50張,不如再賣個100張,說不定股價跌了,賣這150張又能買200張,因為想要玩差價,死盯著股價,接下來剩下的850張就很容易全數出清,這種事在每一個人身上一定都會上演。




窮忙 我們這樣的世代
The Working Poor : Invisible in America

https://readmoo.com/book/210066462000101/contents


以下是這本書的讀書心得youtube,如果沒有時間看這本書,可以聽一下別人說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IwwoY3Mh0&t=324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