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快報2019/01/08 14:20
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龍頭立凱 - KY(5227)2018 年 12 月合併營收 0.04 億元,較 2017 年同期減少 85.2%,累計 2018 年合併營收 1.7 億元,較 2017 年下滑 77.2%。公司指出,今年隨著兩項新業務啟動,盼全年營運逐季增溫。立凱電表示,2018 年是公司整頓轉型的一年,採「款到發貨」的穩健銷售策略,全年營收因而大幅減少,惟有效控制營運風險。公司也積極整合集團資源及節省營運成本,退出電動巴士市場,並大幅降低對大陸電動車補貼政策的依賴,未來將發揮立凱電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專利與技術,朝全球儲能系統與替換鉛酸車用鋰鐵電池市場轉型,效益已於 2018 年底初步浮現,預期 2019 年營運將迎來新動能。
立凱電表示,為順利轉型,公司在 2018 年營運低迷時期,進行集團資源整合及節省營運成本,先於前三季提前將電動巴士廠區折舊攤銷完畢,並於 2018 年底解散清算子公司台灣立凱綠能移動,將集團中未能貢獻現金流的項目整頓完畢,立凱電 2019 年可望在沒有包袱的壓力下拓展新業務。
立凱電表示,公司為全球磷酸鐵鋰材料的龍頭廠商,未來將更專注在核心業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專利與技術優勢,在動力電池之外,轉型開發儲能系統及替換鉛酸車用鋰鐵電池,未來將積極拓展歐美日韓市場,降低中國大陸市場比重,兩岸生產基地也將明確分工,中國大陸客戶的訂單未來將逐步轉由貴州立凱供應,台灣則負責研發與接國際客戶的高階訂單。
立凱電先前已公布,日前已通過南韓第一大化學廠樂金化學公司 (LGChem Ltd) 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產品認證,取代傳統車用電瓶 12V 鉛酸電池,首筆訂單將於 2019 年上半年正式出貨。
在儲能系統方面,立凱電已與某日本一線電子元件及消費品大廠簽約,2019 年起將正式供貨磷酸鋰鐵材料予此日本客戶。在兩大新業務的貢獻之下,2019 年公司營運展望樂觀。
*******************************************************
12月的營收果然慘不忍睹,幾乎到了倒閉收攤的地步,資本額21億,月營收只有400萬,一間麥當勞的營收可能還比他多

長園科的營收則是超過4000萬創歷史新高,相比之下,立凱的表現真的很慘。
不過神奇的是,股價竟然沒有下跌。要相信基本面還是技術面,各位投資大大自己考慮,我是樂觀看待,保守以對啦!!
但是長園科在公布業績之後,1/11股價創高,量也暴增,但是卻開高走低,留下長上影線的黑K,看到這種量價,說不怕是騙人的,量價很可能同時到頂,拉回修正機率大增。投資立凱一定要關注長園科,長園科感冒,立凱會跟著打噴嚏,短期建議保守因應,公司預估3月才會出貨給LG,也許等春節回來,2月底再擇機加碼布局比較好。
2019/02/14 08:40 財訊快報 戴海茜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龍頭立凱-KY(5227)自結1月合併營收1925萬元,月增380.5%,年減20.82%。立凱電表示,1月份正極材料出貨量大增,營收大幅回升,顯見公司轉型已邁出成功的一大步,在動力電池之外,搶攻替換鉛酸車用鋰鐵電池與全球儲能系統市場,預計轉型效益在今年逐漸顯現,公司對今年營運展望樂觀。
立凱電表示,公司去年完成集團資源整合的所有動作,並專心拓展磷酸鋰鐵電池的利基市場,今年在沒有包袱的情況下衝刺公司營運,從大陸電動汽車電池市場跨足到國際的車用鋰離子電池與儲能系統市場,搶攻高階鋰鐵電池新市場,從1月營收表現來看,大陸採「款到發貨」的保守接單之下,公司開年即見到轉型成果。
據IEK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研究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汽車啟停鉛酸電池出貨量約46萬噸,且每年以3%以上的速度在成長,在排放標準的限制下,啟停電池由鋰鐵電池取代逐漸成為趨勢,以每年替代10%的汽車鉛酸電池市場,每年就需要4萬噸的鋰鐵正極材料。
立凱電是全球少數可提供高品質且壽命長的鋰鐵電池正極材料企業之一,已取得南韓第一大化學廠樂金化學公司(LG Chem Ltd)訂單上半年可開始貢獻營收。
在儲能系統方面,立凱電已與日本某大型一線電子元件及消費品大廠合作,進軍高階家用儲能市場,今年亦可見到成效。
================================================================
以上新聞應該是公司發的新聞稿,立凱雖然元月營收較上個月400萬元大幅成長,不過1925萬元的營收其實也不算高,暫時不用被這種新聞沖昏頭。
每家公司對自己的未來展望都是樂觀的,雖然我也樂觀看待鋰鐵電池的成長性,但它的爆發性也要夠才行,如果一個題材要10年才見成效,也沒啥意義。
總之,立凱電營收成長是好事,但是希望能持續;另外,長園科2019年1月合併營收2076.3萬元,雖然年增1335.89%,但是較12月卻是大減,或許是因為配合台積電裝設不斷電設備,很容易像一般設備廠商,月營收起伏變大的緣故,請大家一起關注,給予這對難兄難弟祝福吧!
小弟對這檔股票是以基本面為主,技術面為輔,如果基本面沒有轉差,應該就會一直抱到天荒地老,但是持股的過程會參考技術面加減調節或加碼,例如不久前價格來到21元以上實在有點高,加上技術指標過熱,小小賣了幾張。畢竟這是一檔目前還在虧錢的公司,絕不可能一飛沖天不回頭。
至於如何觀察基本面有沒有轉差,坦白說我也沒把握,這部分還希望有業界朋友提供目前市場供需行情,在資料有限的情形下,現在能觀察的就是營收,如果營收能持續增長,總是會來到損益平衡點,而且觀察營收還得一起看長園科的狀況,一定要兩家公司手牽手一起好,整個產業才有蓬勃發展的機會。
因為這兩家公司目前都有增資擴產的計畫,先不論籌碼面的影響,顯示兩家公司的老闆是同步樂觀看待未來前景,就此點而言絕對是好事,反正現在就是每個月緊盯2家公司的營收狀況,就這樣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