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財富自由的首要前提是

我大致咕算一年22萬就可以養活自己和一個小孩國中生
這樣咕的
一個月三人吃飯一萬
一年算13萬
房屋土稅管理費合計8000
國民年金和健保費一年25000
學雜費一學期5000*2
補習班的三月9000*4
水電一月300*12
手機網路一月300*12
無汽機車
還在試驗能不能過



懶人國 wrote:
我大致咕算一年22...(恕刪)


其實不能這樣算,你還要把過去十年物價漲幅也算進去,然後推算未來可能需要花費多少?

不過,我只看過嫌錢少的,還沒有看過有人嫌錢太多......
並不是因為有財富前提才能財富自由這麼單一原因.這只是其中一個條件,很多中樂透的千萬得主最後也沒有達成財富自由.
有富爸爸只是比別人更早站在有利的位置,但絕不是怪罪自己只賺三萬是造成財富不自由的原因.就算你只是定存/股利也是被動收入,只是量不夠大而已,小資族也只能靠長久累積,不可能一步登天.
先努力提高收入再談理財吧…
那再怎么努力都沒辦法提高收入就不必理財了嗎?
小弟努力的10年還是很笨什麼都不會,都最低工資,我同事也有和我一樣的,什麼方法都試過換過了,讀書,學習,換工作,想方法,都是有學沒有會
早就放棄了


儲金戰士 wrote:
先努力提高收入再談...(恕刪)
唯一的好處是等存幾百萬才開始投資,繳的學費可能會很可觀,因為投資都是看趴數的,現在開始賠也賠不了多少,很多本金很少的都跑去玩高風險高槓桿,99%都死到被沒投資的人屌打。

除非能力超強,績效能長期打敗大部份的人,會一堆有錢人拿錢來找你。如果只是普通水準一年5%,一年需要多少生活費,乘20倍就是財務自由須要存到的最低金額,例如一年想要領50萬,現實就是你必須先想辦法存1000萬以上。

如果人人都能財務自由,全部都不用工作的話,誰來服務那些有錢人,這社會就是這樣的結構。


Never lose money wrote:
唯一的好處是等存幾...(恕刪)


只能說
這社會好詭異 那些被動收入也是一群在本業上努力工作的人貢獻出來的
結果現在都在鼓吹盡快退休才是爽
15151515151515151515151
蒸蒸日上,日上蒸蒸 wrote:
月花3000元即可
賺的錢 不同 但使用的方式決定一切


月花三千
這很明顯,在01只有神人8K大辦得到

大學時期家貧,每月生活費(不含房租)還是會破三千元
如果能夠有某一週必須省錢,通常那週要吃不少泡麵(那一週,有看電影的話)

還記得大學聯誼時,有個聯誼的女生說她一個月三千多就能生活,那時還覺得她好厲害
多年後,在01發現8K大也辦得到,實在佩服....
我沒工作時 就只有每月6000的借貸還款  加上房租的每月收入13000

總收入19000扣掉房貸9100 還有時常來的網路費700 電話費1xx  水電+房客的每兩月3500/2月 (高峰7000) =1700~3500
還要養貓每月1000~2000

剩下也就是飲料吃飯  只有5500左右

要是遇到房屋稅+地價稅7000up 就是等吃土

而且勞保健保都沒繳   除非是省下飲料錢 便當錢

對我來說一個人真的很省 就那幾千的差別就差很多了


我覺得財富自由前提是你選擇的生活 需要多少財富


對了我記得 職場甘苦談 有看過7-11做10年 月花1千的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