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快炒 wrote:
政治咖請到政治版!!! 別每天在這洗板.......
輸贏都定了!!! 還不早點洗洗睡....
那我看你開口閉口都是扣別人帽子的說別人是網軍,
說什麼輸贏都定了,真那麼在乎輸贏,要去政治版的人應該是你吧。
雖然台灣張不開眼睛的假瞎子不少,但是我相信明眼人還是很多的,
所以我甘冒洗版的欲加之罪,把我在 186 樓的PO文再重新PO一次,
有看過的大大就不用再看了,
沒看過的大大可以看一遍,裡面哪裡提到政治了?
以佛心看人,人人皆佛,
以魔心看人,人人皆魔,
以網軍之心看人,人人皆.......
這樣應該知道誰才是網軍了吧。
以下紅色字體的部分是我在 186 樓的PO文,
基本上小弟基於禮貌原則,只要回文是指名針對我的,我都會回覆,因為這是基本的禮貌與尊重,
不過這一篇我沒打算針對任何人,純粹說說自己心中的疑問,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因為我對經濟學不太懂,所以我底下的陳述若有錯誤的話,就請那些懂經濟學的大大指正我,我會感謝您為我解惑,但是不要用太艱澀的詞句,盡量白話一點,因為太艱澀我會看不懂。
我的疑問是~
除非台灣是一個可以在礦產以及農業等等各方面都可以自給自足的地方,
這樣你才可以把自己封閉起來,完全靠內部供給就可以自給自足而不需跟外面的人打交道,
基本上可以把地球想像成一個封閉的系統,在不考慮太陽所提供的陽光與輻射熱能之外,其實地球人只要把人口與污染控制好,地球本身有山有水有物資有礦產等等,所以地球人根本不需要跟外星人打交道就可以自給自足了。
但是台灣沒辦法不跟外國人打交道啊,
因為台灣的礦產不豐饒,資源也不足,原物料缺乏,而且需要向國外進口農產品,
因此台灣有很多地方是需要進口來補足自己的不足,
而一旦你進口物資的話,就代表你要付錢給別人,假如要維持島內財務平衡的話,就代表你要賺取外匯來彌補你進口時付給別人的錢,
以上以白話文來解釋,就像某一家庭需要購買日常用品,所以他就必須付錢去外面買,而這樣就會使得家庭產生財務缺口,所以男女主人就要出去賺錢以收入來填補這財務缺口。
好了,
那想要賺取外匯大致應該有兩種方法吧,
一種是把自己生產或加工過的商品或貨物利用海運或空運來運送出口(台灣是海島所以陸運不行),把東西賣給外國人來賺取外匯,
另一種則是讓外國人自己來你家買東西,把錢自己送上門來讓你賺外匯,
把貨物運送出口應該不需多做解釋了,
至於讓外國人自己把錢送上門讓你花,請問除了發展觀光讓外國人來你家觀光之外,有其他辦法嗎?
以上兩種方式都是賺取外匯收入來彌補商品或物資進口時所造成的財務缺口的方式啊,
兩種方式基本上沒有互相衝突也可以互補吧,
但是台灣以出口為大宗的製造業常常因為環團的抗議,或是可能必須面對電力的缺乏,所以使得發展受到阻礙,
而對於號稱無煙囪(汙染比較低,也不太需要大量電力)的觀光業,卻常常看到一些人以莫名其妙的理由來反對,
那我想請問這些人,
你們有什麼好的經濟發展規劃或策略來彌補這個因為進口所產生的財務缺口呢?
你們有什麼好的產業願景可以養活台灣的2千多萬人呢?
這個也反對,那個也反對,難道台灣人只要喝水吃風就會飽了嗎?
亞洲除了北韓之外,所有國家負責觀光的單位無不盡力的想發展自己國家的觀光,不然他們拍那些宣導自己國家觀光的短片要幹嘛?
舉辦那些觀光展覽要幹嘛?
這些國家其中有些本身的條件(資源,礦產)等等都比台灣強,
台灣的礦產等資源少,先天條件比別人弱,還東挑西挑的,
那不然乾脆學北韓啊,
產業的發展本來就是能夠面面俱到最好,因為這樣才不會因為某些時刻的干擾而讓台灣自身受害,(例如假如某一產業都是全靠進口的話,那萬一有不可抗拒的情形發生導致沒辦法進口的話,那台灣的那個產業不是全都掛了嗎,還有譬如鋼鐵等重工業要是都靠進口的話,萬一發生戰爭,海運被封鎖了,那你拿什麼來生產戰車或是槍枝與彈藥呢?),
而假如能夠把其中自己最有競爭力且汙染最少的產業以較大的比重來發展不是很好嗎?
因為那樣的C/P值才是比較高的啊,
觀光業不正是那種產業嗎?
看看人家新加坡,面積只有台灣的大約50分之1,
人家也是資源匱乏的地方,但是人家努力地朝著觀光的目標前進,
新加坡的觀光人數早在不知幾年前就已經破千萬了,土地面積是我們的1/50耶,而台灣擁有比新加坡更好的景觀與面積,為何不發展自己的長處而且汙染更少呢?
當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想娶她進門的時候,本來就是這個女人的所有優點與缺點都必須接受啊,
為了”女男”平衡(我特地把女人擺在男人前面喔),以免受到婦權團體的抗議,
因此以上文字再以女人為主角的觀點重新說一次,
當一個女人愛一個男人想嫁給他的時候,本來就是這個男人的所有優點與缺點都必須接受啊,
觀光或是任何產業不也是一樣嗎?
總不能好的都你全拿,壞的你都不要吧?
觀光客來自世界任何地方,本來就是三教九流都有,台灣人出國去觀光的不也一樣三教九流都有,
總不能你想賺人家的錢卻又要叫那些你看不順眼的人別來吧,
你或許會說你不想賺這些人的錢啊,
那請問那些服務業的從業人員怎麼辦?
台灣少了一大筆外匯的收入而導致入超(入不敷出)怎麼辦?
你總不能因為自己可以不靠觀光客吃穿而自私地說~關我屁事吧,
既然能為國家帶來外匯收入,也能為從事服務業的其他人民帶來收入,
將心比心,容忍一下一時的不便有那麼難嗎?
不然請問一下,
製造業因為污染與環境保護,所以你們不想要,
而無煙囪的觀光業,你們因為害怕你們眼中的那些水準低的觀光客所以也不要,
那請問有什麼產業可以替代,可以聘僱這些製造業與觀光業的為數眾多的就業人員呢?
他們的收入來源要從哪個地方來彌補呢?
還是你們有什麼好的對策可以不靠觀光就可以讓外國人自己送錢來給你,讓你賺外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