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案因此引起群創內部不滿:「深超的主要股東包括深圳市政府和鴻海集團,利益變成他們的,這樣對得起群創股東嗎?」
乍看之下很有道理,感覺血壓已經在開始飆高了,但是仔細想想,現有群創高層有資格質疑 "對得起群創股東嗎" ?? 保障股東最基本的股利和股價,你們沒一點做到,只在意自己的權益,現在要分拆,職位不保了,才想號召股東來對抗,會不會想多了?
公司資產變動有些是董事會通過即可,關係到股東權益則要股東會通過,舉例來說,川普一些貿易制裁可以透過行政命令,不需經過國會。但是全民減稅這等事就非要國會通過不可。買賣LTPS廠等於是被用行政命令陰了,但如果是要分拆部門,可能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未來顯示器行業群雄並立,烽煙不止,群創股價連淨值40%都不到,如果分拆可以有更好戰略位置,且能給全體股東一個很好的回報,當然是支持的,如果是又想佔群創便宜,我想這次群創股東們會硬起來的。
================================
上面那篇我漏了一段,補一下。
業界盛傳,郭董已經準備2套劇本,力拚鴻海面板廠在中國上市,第1套劇本是分拆群創中小尺寸面板放到深超,挹注業績和利潤之後,再推動深超在中國上市,第2套劇本則是整合群創的大尺寸面板、夏普的廣州10.5代線以後在中國上市。
這種新聞從未停過,可以知道應該有在進行相關計畫,但是時間,方向仍是未定,所以現階段最好方式是搬張凳子看看就好,外資的動向才是短期的關鍵。等正式開演之後,就知道要鼓掌還是砸凳子了。
ligasy wrote:
這7-8月時候早就炒過了,記者拿舊文來充文章字數
有新有舊,記者拿來做撒尿牛完,兜成一篇專題
是的,應該是這樣。
從內容來看記者應該是拿到9.28會議和10.11會議資料的內容,算是之前劇情的update。還怕了無新意,連對話都出來了,還搬出謝勤益來分析一下。
====================
本刊掌握的會議紀錄指出,9月28日,群創董事長洪進揚主持的主管會議報告中,談到已經完成深超與群創的技術交流,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將是後續的安排雙邊對談,並盤點車用IP給深超、群創車載以及夏普重組後的新公司(簡稱ABC),ABC預計明年3月31日組織調整完成,並規劃在2021年至2022年上市。(看仔細,就算如期,想想你會持股3-4年嗎?)。
IHS顯示器研究總監謝勤益認為,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應該是從車載的生意出發,幫鴻海集團拿到BMW、特斯拉以及通用汽車等更多車廠的汽車電子業務訂單,所以他成立了K Group(今年7月下旬改為K視界控股集團)納入鴻海集團全部的面板事業,但K Group不一定是一個公司,可能只是功能性的組織劃分而已。
「群創只做車用顯示器,但鴻海還希望拿下中控系統和影音系統的訂單,所以郭董一定要做整合,把面板和系統綁在一起跟車廠談,至於面板整合的相關規劃應該還沒有定案。」謝勤益說,車用顯示器要通過耐熱和耐震動的測試,困難度和價格都比較高,因此,車用面板比起電視以及手機面板價格都還要穩定,只要進入BMW等車廠供應鏈,未來5年的業績和獲利幾乎就完全不用擔心,鴻海如果也拿下車廠的中控系統訂單,對獲利當然有明顯助益。
https://youtu.be/kU7FarP0a2M
==========================================
看來群創這次不管是金雞蛋?或是曲棍球?都非吞不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