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TIME wrote:
今年很好大家都知道...(恕刪)


我覺得台灣人真的很愛跟風
一窩蜂的買,一窩蜂的賣
為什麼很多人賺不到什麼錢
最多賺一點點肉吃
幫人抬轎
跑的慢的人又停損出場
因為你跑的比外資還慢
所以要逆勢操作
這幾天新聞都在報被動元件被狂殺
連殺好幾波,誰敢買?
舉華新科這檔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8/3
新聞都叫大家小心被動元件
這天外資卻買超2千多張
大家常說明年怎樣,後年怎樣?
拜托,我連明天都不知道會不會有地震

如果真的不缺貨,外資又不是吃素的
幹嘛在跳坑進去,應該跟投信一塊賣呀
這時候我們要理性的判斷
數據會說話

有研究的可以叫出軟體
看累計最近120天 外資跟投信買賣超各是多少
外資只賣超13張 投信賣超9800張左右
代表什麼?
外資還是看好的嘛
政府基金委託投信操盤
拿人民的錢在賺錢
虧損不被人民吐口水才怪
有賺夠當然先跑一波
政府老板叫投信賣,他敢不賣?
看看外資的買賣超,
當然不可能一路一直買超
有買有賣
股價好時就賣一波,大家不敢買時就吃貨
買低賣高,大家也都懂
但大家都被新聞,傳言,聞風喪膽
停損停利
最大的贏家,往往是外資。
謝謝,屁話這麼多
還是勸大家冷靜理性的
去看他們外資投信的買賣情況
就能明白,只有數據是肯定不會騙你
分析師,新聞,傳言,媒體,網友屁話
都只是看看就好,別太認真。




砲砲砲 wrote: 看累計最近120天 外資...(恕刪)

你說的120天裡,多數時間是上漲階段,只有近一個月才下跌,所以用120天買賣總和來看籌碼變化是?
下圖是「籌碼K線」這軟體跑出來的,如果資料正確的話,以國巨來說,從最高點下跌以來,外資是買多還是賣多,投資人請自行判斷。另外,主力成本只有83,他們根本不怕跌多深,反而跌越深越有利,因為可以上下來回炒(可參考中國手機品牌htc),比只漲一波賺的多很多。當然,跌深反彈是常有的事。





1. 如果外資買,股票就該漲 ---股市就不會有輸家了! (買給你看的....真是看好的外資嗎 ?)

2. 有種資訊叫 " 集保戶股權分散表 " --- 看看籌碼到哪去了 !
t9996455 wrote:
這位大哥,我是做空...(恕刪)


關於國巨的增資股,參與除權都是貼權,拿到手停損賣嗎,暫且不會賣,大戶參與除權應該都會融券鎖單,拿到增資股再以現股還券,1300殺到683何須再殺斷頭,昨天的量換手量已經很成功,論業績我個人持股不會超過3個月,所以只要業績繼續創新高就行,搭技術理論籌碼賺差價,不會跟股票天長地久,那種明年後年的事聽多了,宏達電以前外資都可以敲到3年後eps,但不到3個月就急轉直下,信自己判斷,信外資新聞賠錢人家也不負責任的,我昨天開始做多國巨,基本面還行,股價,kd背離補跳空缺口683反彈,巨大換手量,技術面也行,就要有勇氣買進驗證自己,不然怎知道自己功夫行不行
freeliu wrote:
1. 如果外資買,...(恕刪)


感謝大大,剛剛去查了華新科集保戶股權分散表

結果看到了,我真的笑到肚子痛,也分享給大家看看吧,單位是張數



如果我眼沒花的話,經理人持有張數在5月份從4萬張變成0喔,然後5月份成交量也超大,我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真的笑到肚子痛,麻煩大家幫我看清楚一下吧

c0109832 wrote:
關於國巨的增資股,...(恕刪)



哇,c大你口氣忽然變好好喔,很喜歡你這樣實事求是的討論態度,法人投信外資其實成本相當低,所以說貼權其實很難說,再加上上表很明顯國巨主力跟外資很明顯賣超,只有融資是買超的,所以這樣看來對多方是比較不利的,我認為要彈最重要是要有利多,但是目前就是一樣的利多一直狂出,所以再有什麼利多也不容易彈了,因為我是做空風險較高所以比做多得更注意之後會有什麼利多

我本來是打算9月所有利多出盡再來空,所以前陣子氣氛很樂觀的時候在420作多華新科,但真的抱不住收盤就出掉了,還好有出隔一兩天就崩盤了,後來發現提早利多出盡了,所以股價創新低嚇得要死還是咬著牙全力空下去,哎~做被動心臟好累啊,後來才想通一些事,我才安心的加碼空單

所以c大,股票不一定只能做多,如果看多其實我也會去做多,股市沒有誰對誰錯,加油吧

不過舉世光要小心,他從以前就是空頭的,他的丁年庚月大跌論依然在持續,
他去中國也一直維持這調調,怕他被轟回台灣。

國巨這種有基本面股票,我都沒賺到
lee9小小 wrote:
球掉下去多少都會彈...(恕刪)
恩 看衰華新科的 在笑呀 今天被打臉了
是不是反彈了
你看空就繼續做空 祝您賺大錢


https://ctee.com.tw/news/viewcatenews.aspx?newsid=191052&cateid=kjmd
台灣被動元件股集體落難,大陸被動元件龍頭風華高科也不例外,上周五持續重挫5.46%收市,近期市場關注風華高科追趕台廠的進度,以風華高科去年MLCC營收規模計算,僅占全球MLCC產值1.08%,即使翻升1倍,仍難以擠入一線大廠之林,大者恆大依舊是MLCC產業現狀。

 根據風華高科官網公布的財報,2017年營收達33.55億人民幣,MLCC、晶片電阻營收分別達8.23億人民幣、6.32億人民幣,以2017年全球MLCC產值約111億美元,推算風華高科去年的營收市占率僅約1.08%。

 若以全球設備產能每月3,600億顆估計,對比風華高科去年每月100億顆月產能,產能市占率也僅2.7%。

 而市調機構Paumanok針對全球MLCC產業的統計,2017年全球MLCC產值約111億美元,一線廠村田、三星、TDK、太陽誘電、國巨、華新科等前六大在內,囊括全球近80%市場;京瓷、Vishay、Kemet、JDI、SAMWHA、禾伸堂、達方、宇陽、風華高科、潮州三環等11家廠商被歸類為「其他」,分食全球20.57%市場。

 被動元件產業的擴產進度受到設備交期、大陸趨嚴的環保政策牽制,除了台商匯聚的昆山地區壟罩在限排陰影之下,廣東肇慶環保局制定《肇慶市2018年陶瓷企業引導退出和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積極以環保整治手段引導陶瓷產業退出,當地68家陶瓷企業被列入重點監管對象,MLCC、晶片電阻上游材料供應橫添變數,風華高科是肇慶地區的大廠,業界關注對陸資廠上游材料供應的衝擊。

 風華高科為大陸國企,近日因2016年的會計帳問題遭中國證監會盯上,熟悉陸資企業運作的業界人士表示,官方動作對風華高科的生產不構成影響,但是管理階層是否出現變化有待觀察;更關鍵的是,未來是否影響風華高科的企業貸款,衝擊擴產進度,也是觀察焦點。

 禾伸堂曾經在今年的股東會上表示,日商花了3~5年的時間才放棄耕耘20年的中低階市場,未來日商不僅不會回頭,台商還會因此接收許多新客戶,陸資廠與國巨、華新科技術差距達10年,除非陸資廠合併日廠,否則在MLCC的料源上是不用考慮了。

這篇報導已經打臉很多看空被動元件的
跟某個地表最強的分析師
砲砲砲 wrote:
我覺得台灣人真的很...(恕刪)
不知道有沒有人手上有堡達的呢? 有沒有高手有何建議?

似乎已經跌到底部,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強烈反彈? 今年業績也不錯
1.未來 ~ 媒體無法預知 :

多空資訊通常早已反應在股價上!

散戶很少能從 "近期" 媒體餵養的資訊中獲得 "未來" 投資的勝利 !

2.未來 ~ 股價會反應 :

"過去" 國巨.華新科的高價 ~ 早以反應 "目前" 月營收創新高. Q2財報亮眼的業績 !

而近期股價一蹶不振....或許反應未來不如您預期 !

3.尊重 ~ 技術線型 :

用真金白銀.產業資訊.交易心理.....累積出來的供需強弱統計,

如果說沒參考價值- 那只是不想懂或是沒搞懂 !

4.尊重 ~ 籌碼 :

被動這波下跌,集保大戶續減....小散戶看好漸增,融資一路追 ! 另有某冠軍投顧死忠推 !

( 股市很少見到散戶反敗為勝的傳奇!)

5.大家加油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