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ritrue wrote:友達的每月營收中,需扣除約10億台幣的太陽能部門營收,才是友達顯示部門(LCD cell+ 模組)的營收.
群創怎麼片數多這多...(恕刪)
幾年前,群創的產能面積約是友達的1.3倍,所以群創的營收,通常都會比友達高出許多...
但近幾年,友達在后里8.5代廠進行2次擴線,在原本閒置的樓層,新增約 5.5萬片/月玻璃基板,每季增加約70萬平方米,整體產能擴增了約 14%後, 友達和群創的產能落差,拉近到 16%左右.
但友達偏中高階產品,ASP價格較高, 所以 友達的產能雖仍比群創小,但營收會比群創高. 群創之前想回頭做整機組裝生意,可能績效也不如預期,營收直直落.
群創的產品和大陸業者重疊性高,飽受大陸殺價競爭威脅. 我覺得群創應該要盡快找機會和其他面板廠合併,謀求生機.
友達昆山廠當初一期規劃,每月可出貨 500萬片手機面板和20萬片NB 面板....但大陸天馬,京東方,華星光電 拼命擴產後,LTPS報價崩盤, 友達昆山廠原本要擴建 2期產能,早就喊卡....
友達過去每月中小尺寸出貨量可達 1300~1700萬片,裡面包含任天堂Swith 面板.現在中小尺寸出貨量每月卻只剩1000萬片.
昆山廠現在每月的手機面板出貨量,我猜遠遠不如當初的規劃量.每年可能要虧損80億台幣. 來自昆山市政府每年將近30億台幣補貼,現在因中美貿易戰,可能會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