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網友分享 LG OLED 使用後發生烙印.

看了1年約1個月左右
只有下班和假日,才有看電視,
沒有長時間收看電視~
烙印應該是被TVBS新聞台左下角的時間&時間右邊的4字標題&氣象旁邊的框線烙印產生的~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5819844

LG官方回覆, Oled TV 只能拿來看影片,不能拿來看一般直播電視!烙印屬正常現象@@

=============

買OLED TV 想下班 簡單看個新聞台,都算奢求.

那應該叫 oled movie 才對啊


pqaf wrote:
LG官方回覆, Oled TV 只能拿來看影片,不能拿來看一般直播電視!烙印屬正常現象
小米電視4A 65英寸618期間僅售2599元,約新台幣 11900元....大電視價格崩盤了...

去年全球 65吋以上市場銷售量約 1800萬台,但 大陸到今年底,就有4座10.5代廠,到 明年底,就有 5座10.5代廠,可以一口氣多增加4000萬片65吋/75吋 產量.產量暴增,滿坑滿谷的 65吋/75吋 面板賣不掉, 年初55吋的價格,年底可以買到 65吋的規格.

75吋也將大降價.年底 2萬有找,不是夢.

以前殺到現金成本價(材料+人事+..),業者就會主動停產,報價就會止跌反彈....這次卻顛覆了面板產業的生產法則,殺到材料成本價,還殺不停.喊牌要比誰口袋深,錢太少,沒能跟牌者,就出局淘汰.

大陸業者祭出半買半相送 大促銷,割肉放血,賠錢跳樓大拍賣,就算賠到破產,也在所不惜,這次想要一口氣 將台日韓競爭者 趕盡殺絕. 就是要拚個你死我活,
天下就屬於最後倖存者,劫後餘生,贏者全拿.
NB/PC 面板訂單約占友達面板事業營收 36%, 比重極高,和 TV面板營收占比 38%差不多.

友達 6月NB/PC 營收,應該也會增加個5% ,10億吧.

Q1 營收667億, 4月營收 210億,5月 247億, 6月若有 255億 ,
Q2 營收約 712億,急單效應下, 看看友達 Q2 有沒機會轉虧為盈?

=================

搶避中美貿易戰關稅,NB訂單6、7月塞爆

中美貿易戰陷入膠著,NB品牌焦慮感日增,除要求供應鏈提出遷廠規劃,也開始積極下單,在美國可能加徵關稅之前全力拉高庫存。ODM形容,客戶訂單是用倒的,而6、7月生產線是爆的,對供應鏈彈性生產能力將是一大考驗。

中美貿易戰剩下美國持續叫囂,大陸冷處理回應,6月底的G20將是關鍵,然迄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出席都是變量,面對各種不確定因素,受到衝擊較大的品牌廠都在緊急因應。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表示,美國占宏碁營收20%,不可掉以輕心。ODM指出,惠普、戴爾及聯想,輸美金額更高,更積極應對。

PC業界指出,品牌廠應對方式,除要求供應鏈配合遷廠,另一項要求,是在美國可能對大陸加徵關稅之前積極拉貨,提高自家庫存,或與能夠搭配的通路商,要求對方拉高庫存,也就是俗稱的塞貨。若一旦不幸,中美未達成協議,目前累積的庫存,就成為後續銷售與市場策略的彈性籌碼。

部分PC產品已經從10%加徵關稅,6月提高至25%,被影響的品牌廠在2018年下半就要求供應商積極生產,除拉高自身庫存,也要求經銷通路配合,如今即使已經被加徵至25%,然卻仍無須調整售價,因為目前銷售仍以被加徵10%的關稅產品為主。

事實上,若品牌廠以被貿易戰影響為由提高售價,消費者通常也會接受,若屆時銷售仍為原本關稅的庫存產品,等於品牌廠可賺25%利潤放在口袋,如此就可理解,為何NB尚未被納入加徵關稅項目,品牌廠已經積極要求供應鏈配合出貨的原因。

然上述的推論,都建立在中美貿易戰談判破裂,美國要對3,250億美元產品加徵關稅的前提下,若屆時中美突然達成協議,此時要求供應鏈積極生產的NB產品,就會轉變成品牌廠或通路商手中的燙手庫存,對品牌廠而言,將有一定風險必須承擔。

至於對NB供應鏈而言,只能配合客戶需求彈性生產,全球最大NB板廠瀚宇博德日前董事長焦佑衡表示,第2季感受到下游需求因為即將來的關稅,大幅拉高,提前拉貨的趨勢明確;日前金屬機箱廠可成董事長洪水樹也表示,第3季產能利用率將大幅拉升,對於客戶建立庫存的說法,他回應,此為合理推論。

然對NB供應鏈來說,其實對此類急單只能積極面對,卻無欣喜之感,因為全球NB規模1.5億台的市場變化有限,甚至連年縮水,此時客戶下急單,也意味後續訂單也會急縮,只是目前時間點都難以預測,無法計畫生產,對供應鏈的彈性,是一大考驗。

至於遷廠部分,各家仍在規劃,尚無動作,需視中美貿易戰變化而定,業界指出,即使加徵關稅,也需要看加徵關稅的幅度為何,若是一次下猛藥,加徵25%關稅,品牌廠將會立刻啟動遷廠,毫無懸念,若僅加徵10%,或如同墨西哥模式,每次加徵5%,就仍有空間,不需要全部遷移。

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指出,如同該集團會長葉國一所言,台商是動物,並非植物,一定是逐水草而居,所謂水草,最重要就是客戶訂單。以英業達來說,在馬來西亞、墨西哥、美國休士頓、台灣桃園,都有工廠,視客戶需求,可隨時調整,甚至連越南,也有葉會長的蘭花園,屆時若客戶需求,蘭花砍了都可蓋工廠生產。

目前英業達的NB,若要遷移,主要將以台灣為主,目前該廠已經為美系客戶生產給政府標案使用的NB,英業達NB事業群總經理張暉指出,台灣NB生產線預計在2019年產能將會3倍起跳;至於英業達旗下的英華達,已經在馬來西亞檳城生產智能手持裝置,2019年1月已經開始量產。
頭過身過
彭先生再次坐穩董事長寶座
友達股價繼續爛 這是一定要的
期末考都all pass了 管它去死
證交法,應辦理「事前申報」之人:
公開發行公司的內部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經理人、或持有公司股份超過股份總額 10% 的股東。計算內部人持股時,亦應將內部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利用他人名義所持有的股票,合併計算。

奇美實業,郭董,仁寶 的持股都未達10%,賣股不須事前申報持股轉讓.




郭董個人持股超過5成 的日本SDP 10代廠,去年慘賠將近 100億台幣.

群創董事長暨執行長洪進揚(11)日表示,這波面板產業淘汰賽會在18個月後明朗化

許文龍的台南 奇美實業 過去擁有群創股票約 57萬張.

台南幫從 6月 開始, 出脫群創的股票 給特定人...

兆豐台南賣出 7萬張.

玉山台南賣出 4.1萬張.

懷疑 台南幫就是 許文龍奇美實業?

更早在 4月之前,

郭董減碼 5萬張,

仁寶也減碼 2.5萬張.



難道群創好事將近,已經找到好的歸宿,準備改嫁了,所以10年長期大股東陸續轉移持股 給特定公司 ??

還是說,大股東只是在大難來臨前,不計成本的隨便賣給一般散戶接手?

掌握內情的大股東怎會用這種 $7~$10 價位, 廉價轉讓持股,他們會不會損失很大? 這是在拋磚引玉嗎?









樂觀合併期程⋯
但要有意義的合併⋯
之前流行1+1》2⋯⋯
應該是趁股價便宜轉給眾多子孫吧..等...之後要客20%的稅.

pqaf wrote:
網友分享 LG OLED...(恕刪)


pqaf wrote:
網友分享 LG OLED...(恕刪)


明知道不久就會有殘影,買了就不要後悔哦!

在美國可能可以退換貨,台灣就只能喝西北風!

哈哈,錢多每年買一台,不是可以天天看到好螢幕!

順便刺激一下經濟,也是做功德,功德無量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