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 存亡戰,台廠誰能殺出重圍?
中國 LED 產業近年來在政府支持下快速發展,全球 LED 供給過剩並陷入結構性調整。
目前供應鏈上下齊心積極醞釀的新一代 LED 技術,就是 Mini LED 和 Micro LED,隨著越來越多廠商投入資源開發,兩大新技術的發展方向也逐漸明朗。目前台灣在兩大新技術布局較完整且業務、財務等各方面都相對穩健的 LED 廠商,首推晶元光電、隆達電子。
不僅 LED 業界,發展 Mini LED 和 Micro LED 幾乎成為整個顯示器產業的全民運動。誠如業者所言,新技術發展初期,從合作研發、製程調整、試產測試到送樣認證,各環節無一不燒錢、無一不是成本,對於財力不支的廠商來說,即使看見了前景,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隆達電子是明基友達集團旗下的 LED 垂直整合供應商,從 LED 磊晶、晶粒到封裝、模組產品都能供貨,並且還是國際 LED 大廠科銳(Cree)的策略夥伴,目前 Cree 持有隆達股權比例約近 16%。
在既有技術基礎和集團背景優勢下,隆達近來在 Mini LED 及 Micro LED 等新世代產品同樣進展快速。Mini LED 已於 2018 下半年導入電競筆電面板背光、電競顯示器面板背光等產品,另用於電視面板背光的 Mini LED 和用於顯示幕的 Mini RGB LED 亦與客戶接洽。
由於友達不僅是全球電競筆電、電競顯示器面板的全球最大供應商,市佔率超過6成,也是全球車用面板、公共顯示器面板重要供應商之一。一般預料,隆達 Mini LED 事業在 2020 年應有機會整合集團資源,加速成長。
Micro LED 現在雖仍面臨巨量轉移技術的挑戰,不過友達、隆達都已各自推出 Micro LED 顯示器的樣機,巨量轉移一次可移轉數萬片 Micro LED。未來若 Micro LED 以搭載主動式背板(如 LTPS TFT 背板)和搭載被動式背板(如 PCB 板)並行發展,掌握面板技術與產能的面板集團背景資源,對隆達應有加分作用。
==================
【時報-台北電】Mikro Mesa 2017年開始與南京中電熊貓合作開發micro LED,在中電熊貓的實驗室,經過兩年的開發,完成3um uLED此項領先業界的先進顯示器技術,大小是人類頭髮截面積的七百分之一,為micro LED進入商業化量產的里程碑。
Mikro Mesa Technology創辦人陳立宜表示,該顯示技術是micro LED通往消費型產品應用之路的一大突破,由於晶片尺寸變小,因此micro LED的材料成本將大幅降低,不但能夠與AMOLED比擬,甚至有機會可以與LCD競爭。至於未來在軟性顯示器以及透明顯示器的應用上,能夠發展的空間會更大,將可大幅縮短micro LED技術相關產品上市的時間點。
Mikro Mesa該技術使用了直徑3 um的uLED晶片,為領先業界的超微小尺寸,讓磊晶片的利用率達到極致的高水準。轉移尺寸接近4吋,一次可容納高達 數百萬顆 以上的uLED轉移,並可進行多次多色uLED的轉移。(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李淑惠/台北報導)
台廠友達(2409) 9月起減少8A (8.5代線)及6B (6代線)投片。
根據TrendForce光電研究(WitsView)最新調查,由於電視面板價格普遍已低於現金成本,面板廠虧損持續擴大,包括韓國、台灣及中國面板廠都從9月開始針對電視面板產品調降稼動率,以期改善供需並穩定價格;
TrendForce資深研究經理王靖怡指出,此波產能調整以韓國面板廠最為積極。三星顯示(SDC)預計9月及10月7代線投片減少超過5成,8.5代線則約3~4成。
樂金顯示(LGD)也將關閉P7 (7.5代線)及P8 (8.5代線)兩座廠的部份產能,預計P8至2019年底產能僅剩四分之一,P7也傳出將在10月關閉三分之一的產能。
台系面板廠友達從9月開始減少8A (8.5代線)及6B (6代線)投片,其中8A主要受到55吋面板售價及需求不佳影響,第4季投片預估僅剩50%左右。6B則是減少65吋投片,預計第4季減少20%。
中國面板廠同樣受到電視面板虧損衝擊,但產能調整幅度相對較低。華星光電(CSOT)針對T2 (8.5代線)進行機台改造,因此從9月開始至年底,T2投片預估減少兩成。
京東方(BOE)合肥10.5線及彩虹光電(CHOT) 8.6代線至年底的投片也調降兩成左右。廣州夏普(Sharp)10.5代線面板廠也在電視市況不佳下,今年暫緩量產計劃。
但 京東方和華星光電, 還在硬著頭皮做出獲利的假象.想畢其功於一役, 徹底把二三線業者(中電熊貓,彩虹,惠科,,夏普SDP..),洗出場...
想不到,是全球最大的兩家電視面板廠,三星和 LGD 最先退場, 夏普SDP也退場了, 反而是體質最弱的 中電熊貓,彩虹,惠科,還在硬撐.
新聞說 SDP廣州新廠積欠上游設備廠超過 350億貨款,把量產時間推遲半年以上.
SDP廣州新廠真要量產的話,一年會計帳就要認賠400億.SDP當然寧可讓設備閒置,也不願量產.
SDP是日本公司, 不能夠像 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這些中國公司,可以無法無天,會計帳自己想做多少就做多少,一堆新廠就算實質大虧,也能做出獲利假象..
==============
彭雙浪, 據說要接替任期屆滿的和碩童子賢, 選任 台北電腦公會理事長了.
看來 友達經營是沒問題了,不然他怎有臉出來選理事長.
.=================

减产效应逐渐显现,旺季需求有所增加,9月份价格趋于稳定,预计10月份价格将持平
報價光止血還不夠,必須上漲 50% 才能安排出院....
三星顯示花100億美金,就只能蓋出一座 11代廠,年出貨量約1000萬片...
而三星電子每年的電視出貨量約 4200萬台, QD-OLED 新廠只能滿足 三星電子 一小部分的需求.
三星電子未來10年大部分電視, 仍得依賴 LCD, mini LED, uLED 面板.
===============
《三星顯示投資 100億美元 在牙山打造全球首條QD面板產線》
三星計劃將原本以LCD為主的大尺寸面板轉至QD OLED,通過技術拉開技術差距重新奪回大尺寸面板產業全盛時期。
10月10日SDC在忠南牙山召開“新投資及共同發展與合作簽約儀式”宣佈到2025年為QD面板產線和研發共計投資13.1萬億韓幣(約100美億元)。當天有總統文在寅,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李在鎔副會長,李東勳SDC代表理事等150名參加活動。
新線初期將以3萬張玻璃基板(8.5代)的產能規模從2021年開始稼動,生產65吋以上超大尺寸QD面板。為此,將原有8.5代線*按序轉換成QD OLED線,穩步提升產能至2025年。
李東勳SDC社長表示:發光色最接近自然色的QD半導體粒子是大尺寸面板產業的未來曙光,並強調公司將通過本次投資持續引領高端面板市場。
三星大手筆進行投資的主要理由為大尺寸顯示面板事業也急需從LCD轉換為OLED。此前三星顯示的大尺寸面板為LCD技術。但隨著中國廠商的產能不斷提升,供過於求的局面變為長期化後,盈利隨之受到影響,OLED轉換變為不可避免的選擇。
三星顯示此前已停產LCD主線體湯井L8-1稼動,而另一條L8-2 也正在通過減產調節產量。


























































































